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养猪机械化及有关的几个问题

    <正> 一自从毛主席与党中央提出关于发展养猪的英明指示后,全国各地已经形成一个养猎高潮,大型猪场象雨后春筍般建立起来,全国人民正在信心百倍地争取实现“一人一口猪”、“一亩地一口猪”的宏伟目标。由于养猪业的高速度发展,每人只养二、三十头猪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我校党委根据省、市委指示,决定在实验农场实现养猪机械化,并力争在机械化程度与劳动生产率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960年02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仔猪人工养育试验总结

    <正> 自从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去年指示要开展一个养猪高潮以来,各地养猪事业发展的很快。许多养猪先进生产者已创造了一母百仔仔与一窝61仔的空前奇绩。在多胎与多产的实现后,怎样多活就成为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而向饲养科学提出人工养育仔猪的新任务。东北农学院家畜饲养教研组曾于1959~1960两年先后做了三次人工养育早期摘乳仔猪试验;1959年4~5月与6~7月间共做两批,采用稀饲顿喂方式,1960年3~4月间一次,采用干饲自食方式。现将试验结果胪术如下。

    1960年02期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群育雏经验总结

    <正> 东北农学院实验农场养鸡场从1948年开始建场,十多年中间在学校党委和场总支的领导下。鸡场工人、技术人员和牧医系师生共同努力,在原来的饲养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地创造新的饲养管理方法,育雏工作逐年均有提高。特别是大跃进的五八年以后,农场职工干劲冲天,由过去的春季育雏改为常年育雏,克服了严寒酷暑的影响,五九年从一月开始育雏到十三月总计11万只,成活率平均为95%。1960年第一季度到四月末已育成3.6万只,平均成活率为98.7%,兹将育雏经验总结如下。

    1960年02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提高禽卵孵化率的研究报告(第一集报)

    <正> 在畜牧业的“大发展,全改良”的方针指导下,我国各地正在大力地繁殖家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需要。而繁殖家禽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孵化禽卵,因此系统地研究有关提高禽卵孵化率和雏鸡品质的问题,对于保证高速度地,大量地繁殖家禽有其重要的意义。两年来,我们在党的正确预导下,采取大搞群众运动的方式,教研组之间,教师与同学之间,密切协作,先后进行了火炕孵化的研究,天然孵化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了一系列的机器孵化的研究。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孵化率和雏禽的品质,又进行了

    1960年02期 2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用催产素(Oxytocin)对乳牛作早期妊娠诊断的试验

    谭贵厚;程永馨;朱成贤;

    <正> 乳牛配种后,早期地进行姙娠诊断检查是牧场经营管理上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过去,乳牛的姙娠诊断多系采用直肠检查的方法,这不仅在技术的掌握上需要长的时间(至少二、二年)而且一般要在怀孕后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确诊,所有这些都远远地满足不了我国当前乳牛业飞跃发展的要求。根据最近文献的报导,可应用姙娠母畜阴道平滑肌能对催产素产生收缩反应的这一原理来作为乳牛的早期姙娠诊断。据此。我们于1959年先后在东北农学院香坊实验农场、哈尔滨市畜牧科学研究所示范牧场以及郊区的人民公社就183头滨州乳牛试用本法

    1960年02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哈市马匹疝痛病1276例分析

    <正> 1960年1月我院自1949年建院以来,即为哈市各运输公司、清洁队、机关、企业、学校以及郊区人民公社的牲畜诊疗各种疾病。病畜以役马为最多。在内科疾病方面以消化器官疾病为最多,其中更以疝痛病最为多见.我院几年来,在疝痛病的诊疗工作中,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死亡率方面已经由7%下降到4%。同时,为了进一步研究疝痛病的综合问题,对哈市役马疝痛病的发生规律也作了初步的调查统计,以供兽医临床同志们参考指正。

    1960年02期 4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拉布大林乳牛场乳牛骨软化症的调查研究

    史言;王云鹤;张润栋;

    <正>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旗国营拉布大林乳牛场第一生产队的成年基础母牛群中,自1960年1月22日起,相继有前肢肱骨骨折病例的发生,截至4月8日止先后共达18例之多。这一突然情况,引起了场方的极大注意,在积极采取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以防止事故的继续发生的同时,并向各有关科研及学校、机关发出了呼吁,我们在接到了场方的电报之后,乃赶到现场,并在该场党委的具体领导之下进行了调查研究工作,现将初步结果报导如下:

    1960年02期 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几种兽医外科手术的研究

    <正> (一)眼球移植术的研究一、前言家畜眼病(尤其在马)是比较常见的,据我们几年来在临床上不完全的统计,单睹马及双瞎马约占诊疗马匹头数的5~10%左右,严重的影响了使役及其工作能力的发挥,因此,我们产生了进行眼球移植术研究的想法。但是,据我们的了解,目前该项手术在国内外尚无文献报导。完成该项手术研究,不仅具有临床实际意义而且对医学上也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它

    1960年02期 6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3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针灸羊脊柱旁両侧交感神经链对羊瘤胃蠕动影响的观察

    <正> (一)试验的方法和步骤Ⅰ.试验动物,针灸部位及针刺的方法:我们选择了健康的成年绵羊作为试验动物。首先于绵羊的尸体上确定了脊柱旁两侧交感神经链的针灸部位,其具体部位如下:于绵羊的11,10,9肋间确定针刺点(有时也用第8肋间)。针刺点位于脊柱正中线两侧5~8厘米处。针刺时针与皮肤表面呈30~40°角,向内下方锥体方向刺入。当针尖已触到锥体的骨部时即可。此时一般的深度为3.5~5.0厘米。在针刺时,如针尖(?)

    1960年02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针灸对机体生理和病理机能影响的研究

    <正> 一、研究目的兽医针灸疗法已有悠久有历史,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与家畜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疗法。此种疗法的特点是适应症较广、操作简易、节省药品、疗效迅速,因此针灸疗法是治疗家畜疾病的一种多快好省的方法。兽医针疗法虽有很多独特的优点,但由于在反动的统治时代中兽医被歧视,作为中兽医的针灸疗法当然得不到重视和提高,故长随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1960年02期 8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铜乳剂的制作与防治作物害效果总结

    <正> 利用工厂废品作为农药具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1958年冬季,在哈尔滨亚麻厂热忱的帮助下,我们在该厂找到了一种含铜的废品,经过多次加工制作和室内杀菌及温室防病试验,均证明它具有优良杀菌剂的性能。可以作为农药广泛使用,并定名为“铜乳剂”。

    1960年02期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用离心风扇特性测定和设计方法的探讨

    蒋亦元;温锦涛;王志夫;

    <正> 一、研究的目的气流在农业和牧付业机械上的运用已日渐广泛,它借助于农业材料的空气动力学的特性进行分离,如清选粮,甚至土豆与土壤的分离,也有用气流运输谷物、茎稈、糠粕、棉花和粉状物等,用气流作为清进和运输的手段具有以下一些突出的优点:设备构造简单,使用维修方便,气流在转向方面有很大的适应性等等,因此它在新颖农业机具上的出现是日益增多了,但是产生气流的风扇无论在国外或我国结合农业上使用的特殊要求的研究都很少。即使农业机械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的国家在设计象谷物收获机械等上的

    1960年02期 99-108+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商品生产基地问题

    <正> 建设和发展农产品商品基地,不断地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是保证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有了强大的农产品商品基地,人民公社就可以更好地贯彻执行“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国家就可以更快地发展农业,从而也就有了高速度发展工业的条件,并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根据苇河人民公社调查,苇河人民公社由管理区基本所有制过渡到公社一级所有制以后,农、林、牧、付、渔各业生产都向基地化与现代化前进.它标志着公社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苇河公社的商品基地是在一九五九年试办八个基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一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了它是高速度发展公社经济的一种最好形式,也是公社组织大生产的

    1960年02期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