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玉米密度的研究

    胡达家;

    <正> 一、前言黑龙江省是我国玉米主要产区之一,每年种植玉米的面积仅次于大豆而居第二位,并且单位面积产量较高。本省玉米之所以高产,是与自然条件适合玉米的生长发育(如日照长,玉米抽穗前后雨水较多,土质肥沃等)以及耕作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密切关系。特别是自从1958年以来,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不断出现了许多玉米高产记录。

    1961年0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水稻密植试验研究

    李兆方;

    <正> 一、前言合理密植是农业“八字宪法”的中心,是农业增产的最基本措施。但密植的合理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为了配合我院实验农场的水稻大面积生产,总结经验,并尊循毛立席“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予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客观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的教导,进行本辅助试验,以研究和掌握在哈尔

    1961年01期 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春小麦倒伏问题研究初报

    李文雄;

    <正> 一、引言小麦的倒伏、是关系到小麦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在高肥、密植和灌溉条件下,防止倒伏,以发挥小麦的生产潜力,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小麦倒伏,不仅使产量和品质降低,也影响机械收获的进行,给生产造成一系列的损失和困难。已有的资料证明,小麦倒伏后,一般减产25—30%,严重者在50%以上,且倒伏发生越早,减产也越严重,(Волков,1939;Ральченко,1940;Савицкий,1948;Ско-

    1961年01期 1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春小麦种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孙凤舞;

    <正> 一、前言种子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因此,种子质量好坏在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种子质量不良,不仅在播种时要浪费很多种子,同时还会影响播种质量,造成出苗不齐或缺苗断空,从而降低产量。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各籽粒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对环境条件的耍求和适应能力亦不一致,播种在同一条件下就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所以在播种前进行种子精选,对改善种子品质、提高种性以及提高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是一项有效的农业技术措施。

    1961年01期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亚麻苗期病害的病原及其防治的研究

    刘克济;王吉长;

    <正> 一、前言亚麻播种出苗后,在苗高二三寸时,常有幼苗成群蔫萎、猝倒腐烂,造成严量的缺苗现象。在低洼地或连作地被害尤甚。并在子叶或真叶上常形成炭疽状的病斑。本病在黑龙江省各亚麻栽培区年年都有发生,幼苗被害率约为10—20%,一般称之为立枯病,常认为是由Fusarium,hni所引致。过去关于亚麻的此类病害虽有Fusarium lini或Oolletetrichum lini等病原的记载,但究竟何者为主尚无详细的研究。

    1961年01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稻田化学除莠的研究

    苏少泉;杨肇仙;

    <正> 一、前言杂草在稻谷生产中的为害性很大,特别是在我国东北寒地稻作区,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和严重,因为草为害而造成减产的情况时有所闻。因此,如此及时而彻底地防除稻田杂草是生产上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国各地在稻田化学除莠方面进行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值得提出的,是1958年黑龙江省各地重点推广

    1961年01期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水稻磷肥试验总结

    陈魁卿;

    <正> 前言磷肥是水稻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但是作为磷肥的过磷酸钙,对水稻的肥效各有不同的说法。根据我组1957年的试验以及一般农民反应,认为栽培水稻施用过磷酸钙的效果不大,施用磷矿粉,对水稻有无增产作用,也没有生产或试验证明。为了探讨过磷酸钙对水稻的增产作用,乃进行本项试验。本试验分两部分进行的。第一部分是在校内用同位素P~(32)进行盆体试验,第二部分是在香坊农锡进行田间磷肥施用量的试验。

    1961年01期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放线菌有效菌种分离及其抗病力试验报告

    程云川;齐永安;沈玉茹;杨向群;陈祖仁;

    <正> 一、引言本组从1958年12月开始,在东北地区,南至旅大区(金县)、盖平、熊岳、海域和黑龙江省的密山、勃利、穆棱、肇东、庆安、宁安、哈尔滨等地,从不同耕地中采取土壤样品,进行抗生菌菌种分离,共分离出来1,100号放线菌。将这些菌种进行纯分离之后,对小麦根瘤病、小麦赤霉病、亚麻炭疽病、亚麻立枯病和白菜软腐病等进行了抗生力试验。从一千多号的放线菌菌种中,选出了对上述植物病害有较强的拮抗力。的八个

    1961年01期 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大豆、谷子、高粱抗盐锻炼研究

    厖士铨;张贤泽;

    <正> 一、前言我省盐碱十地带占相当大的面积,如安达、肇东等地。有的能长野生盐碱植物;有的赤土一片不生植物;在较经盐碱土上,虽然能够生长作物,但是产量很低,而播种的面积也受到局限。扩大盐碱地的利用,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通过土壤改良,和防止士壤继续盐渍化;另一方面是通过生理生化的处理,提高作物抗盐力。提高作物的抗盐力,也就能够扩大播种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我省在农业实践中,已提出盐碱地改

    1961年01期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仔猪下痢生物学因素的研究

    田蕴珠;

    <正> 绪言家畜胃肠道内有着无数的微生物,它们和宿主机体有着极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动物胃肠道内的微生物直接关系到动物的营养、消化与吸收,如草食兽所摄食的纤维素,由于动物的消化道中并不分泌纤维素酶,而是借消化道内微生物的活动,将纤维素分解以后才能加以吸收。 2.一些肠道微生物能够合成维生素(B_1、B_2、B_5、B_(12)、K),这对动物的营养和生

    1961年01期 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养鸡业机械化初步研究

    姚维祯;王振祥;

    <正> 我国的养鸡事业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养鸡的技术方面,群众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在养鸡的方法上则绝大部分始终停留在手工操作。解放以后,由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畜牧业,使养鸡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几年来,在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的群众运动中,创造或试行了很多新的饲养管理方法,如:鸡的放牧饲养、母鸡的笼养、平面养立体喂、鸡的垫褥草饲养、畜舍养鸡等等。

    1961年01期 8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8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养猪机械化初步研究

    刘启文;安国邦;

    <正> 一、机械化对于推动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意义畜牧业生产过程是个异常复杂的生产过程,它与工业生产、农业生产无论就其产品性质或加工对象或作业方式均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就是畜牧业生产是个常年的有严格时(?)要求的,以活的生物为对象的连续循环生产过程,而且对每种培育对象,每个阶段又都有其各自不同的饲养管理要求,比如在一天之内对于饲料加工、调制、喂饲、饮水、运动、刷拭、清除粪便、打扫卫生等就要反复的做几次,而且对于各种牲畜在各各不同

    1961年01期 99-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