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黑龙江省固有耕作制度的特点研究初报

    沈昌蒲;刘明泉;

    <正> 一、前言以“大豆——高粱——谷子”轮作式为主体的耕作制度是东北地区最普遍的耕作制度,也是黑龙江省最普遍的耕作制度。“大豆——高粱——谷子”耕作制度在轮作方面是按照大豆——高粱——谷子的顺序换茬播种;在耕作方面是大豆扣种,高粱及谷子(耒不)种,高粱是第一(耒不),谷子是第二(耒不),也就是按“两(耒不)一扣”土壤耕作制来耕种;在施肥方面是在输换的三年内,逢扣种时施一次底粪,(耒不)种时施口粪,或不施口粪,也就是“三年一槎粪”。

    1963年02期 1-12+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玉米在间作及单作条件下生理性能的比较研究

    叶乃器;林光前;庞士铨;

    <正> 众所周知,农作物的产量有90—95%是作物在光合作用中利用日光能同化CO_2所形成的。因此,光合作用在农作物的产量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当前农作物产量远较理论值为低,其主要问题在于光能利用率不高[1、2]。所以生产中许多农业技术和措施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光能利用率或光合强度,从而提高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在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正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在水稻及小麦方面曾比较

    1963年02期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亚沟地区岗地白浆土肥力特征研究初报

    郭兴嘉;

    <正> 一、引言土壤基础肥力条件以及各肥力因素的动态变化规律是全面审定士壤肥力特征及其生产能力高低的基本依据。所谓土壤的基础肥力条件,主要是指土壤中水分与养分存在的一般状况以及该土壤所具有的、可以作为其肥力特征的一些相对比较稳定的理化性质而言。所谓动态肥力,是指各肥力因素,特别是水分与养分两大肥力因素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协调性是否能符合作物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理要求。当然,基础肥力与动态肥力二者密切相关,

    1963年02期 19-2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哈尔滨地区黑土好气性芽孢杆菌优势种的分离与鉴定

    姚占芳;

    <正> 一、前言土壤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自然培养基。芽孢杆菌的生存力和适应性都很强,分布广,活动范围大,无论在农、医和工业发酵都涉及芽孢杆菌的活动。士壤中物质的转化,特别是氧化作用,芽孢杆菌也是积极参与者,对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起着重要作用。但土壤的生态条件对微生物的数量、生理群、种的组成和微生物的生化强度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士壤的性质能够反映在微生物质的差异上。微生物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便

    1963年02期 29-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东北地区的土壤冻结情况——(东北地区农业气候调查研究报告之一)

    王景文;张庆民;施长武;冯万忠;

    <正> 一、引言土壤的冻结不仅影响越冬作物和树木的生命活动,同时还多方面的影响着农业生产活动。我国除华中、华南及康滇三个气候区以外,其他广大地区的土壤在冬季都要冻结[1]。各地土壤的冻结情况是不会完全相同的。为了进行农业气候区划,迫切需要了解各地土壤的冻结情况。1957年,作者们曾对长春地区的土壤冻结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2],但这还满足不了东北地区农业气候区划的需要。为此,作者们对东北地区及内蒙东部各

    1963年02期 3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辣椒果实的发育与贮藏——Ⅰ.辣椒果实缸藏

    龚立三;左德芸;胡文信;

    <正> 辣椒果实是贮藏量较大的果菜之一。甜椒鲜藏对我国北部地区冬季鲜菜供应有其意义。我国民间青椒解藏的经验相当丰富[1、2],缸藏法效果较好。本试验的目的在于了解辣椒果实缸藏的效果和辣椒果实在缸藏前后的动态。试材为属于 Capsicum annuum L.的巴彦大辣椒(甜椒),取自本院辣椒育种的原始材料圃。生育期间前期偏旱,后期多雨。9月24日采收。选浓缘质硬的健康青果,轻

    1963年02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铃薯贮藏——Ⅰ.长形块茎的氧化系统与耐贮性

    龚立三;崔成东;姜常志;左德芸;王安国;汤宗福;

    <正> 马铃薯块茎如果贮藏不当,发芽发病严重。本试验目的在于了解各种伏态的长形种薯的氧化系统特点。试材为德友一号(Mira)块茎,贮藏末期取自马铃薯研究所;块茎体形长,休眠期中等,高产,唯在贮藏期间基部易感病。为此,选用以下四种状态种薯:休眠态健薯、休眠态病薯(病情仍在加重)、光下萌发态健薯、光下萌发态病薯(病情接近痊愈)。每种健薯又从顶部、中部和基部取样,而病薯从顶部、中部、患部附近和患部取样。样品加Sorensen 磷酸盐缓冲剂 pH5.91.

    1963年02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东北地区甜菜育种和良种繁育问题

    董一忱;

    <正> 育种和良种繁育的情况据文献记载,东北地区甜菜育种早在1915年由公主岭农事试验场开始,1937年以后哈尔滨农事试验场也开展了这项工作。到解放前场相继育出顺天根、丰光、丰荣等品种,但未来得及大量繁育推广,而在解放时品种材料全部丧失。所以说在生产上起作用的甜菜育种和良种繁育,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随着制糖工业的发展,甜菜种子需要日益增大,甜菜育种和良种繁育便进入高速度进展阶段。

    1963年02期 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马传染性贫血的贫血机制的探讨

    刘忠贵;董长安;

    <正> 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为当前我国一些地区马匹的主要疫病之一。为有效防治此病,必须进一步阐明此病的几个主要问题,其中包括贫血的发生机制。虽然很多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并积累有一定价值的资料,但贫血机制问题尚未得到完整的解决,而且存在着分岐。部分学者如Клае、Нагао、Finzi、Zweig等认为贫血是因溶血所致,Лактинов、Арханвльский、小原甚三等指出红血球的脆性增高及肝肺对

    1963年02期 6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黑龙江省家畜寄生虫的调查研究——第一报:猪的寄生性蠕虫

    郑建咸;周源昌;徐守魁;王裕卿;

    (1)从省内15个市县的95头猪体内检出有十二种蠕虫: 吸虫一种: 华枝睾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Cobbold, 1875 絛虫二种: 猪囊尾蚴 Cysticercus cellulosae (有钩絛虫 Taenia sclium L, 1758) 细颈囊尾蚴 Cysticercus tenuicollis (胞状絛虫 Taenia hydatigena Pallas, 1774) 线虫八种: 猪蛔虫 Ascaris suum Gocge, 1782 有齿结节虫 Oesophsgostomum dentatum Rudolphi, 1803 长尾结节虫 Oesophagostomum Iongicaudum Goodey, 1824 短阴后圆线虫 Metastrongylus pudendotectus Wostokow, 1905 长刺后圆线虫 Metastrongylus elongatus Dujardin, 1845 圆形蛔状线虫 Ascarops strongylina Rudolphi, 1819 六翼泡首线虫 Physocephalus scxalatus Molin, 1860 猪毛首线虫 Thichocephalus suis Schrank, 1788 棘头虫一种: 蛭形巨吻棘头虫 Macracanthorhynchus hirudinaceus Pallas,1781 其中华枝睾吸虫、有齿结节虫、长尾结节虫、短阴后圆线虫、六翼泡首线虫和蛭形巨吻棘头虫六种尚为在我省猪体内检出的首次报导。 (2)记载了这十二种虫体在省内的地区分布,并分别统计了它们的寄生率和寄生强度。 (3)分析了调查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与结果间的关系。(4)对检出的几种虫体作了较详细的形态学描述、度量、描画及照相。

    1963年02期 81-96+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