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振英;单安山;
采用缺硒低蛋氨酸的玉米——豆饼型基础饲粮添加或不添加硒和(或)DL-蛋氨酸三次重复试验研究了雏鸡对饲粮硒含量的反应和蛋氨酸对其反应的影响.试验阐述了组织硒含量、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与饲粮硒含量之间的关系.观察了雏鸡在不同水平硒和蛋氨酸饲粮下的生产表现,测定了蛋氨酸对雏鸡缺硒疾病、组织硒含量和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为使微量元素硒在动物营养中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
1985年04期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正>~~
1985年04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宏伟;
测定了七头奶牛产后6小时之内的初乳孕酮和雌激素含量,其中初乳??酮含量平均为406pg/ml,相当于乳牛正常发情周期中的发情外周血清孕酮含量最低值的1/4;初乳雌激素含量平均为72.06pg/ml,相当于正常奶牛发情期最高值的2.7倍.初乳所以具有催情作用,是因为初乳中含有较高的雌激素和少量的孕激素.
1985年04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郑坚伟;张立教;
一、品种间差异 (一)正常饲养组在正常饲养情况下,哈白猪于50公斤体重以后,产肉量占绝对优势,而民猪在四肢骨长度上占优势,其中后肢骨表现最突出.在骨骼重量上两品种间无显著差异. (二)限制饲养组在维持和低维持饲养情况下,民猪不论在肌肉重量上,还是在骨骼重量和长度上都占优势,而且,随营养水平的降低优势程度越明显.由此充分说明,在营养缺乏的情况下,民猪在肌肉重量和骨骼重量与长度方面的抗逆性强于哈白猪. (三)限制饲养组恢复正常饲养总的结果表明:哈白猪和民猪尽管前期遇到营养严重缺乏(维持营养以下),如后期给予正常饲养补偿,两品种的产肉量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即缩小了两品种生产瘦肉能力的差异;但同时加大了骨骼长度的品种间差异;对骨骼重量的品种间差异无显著影响. 二、营养水平间的差异在70公斤体重阶段,哈白猪和民猪原限制饲养组的肌肉重量、骨骼重量和长度均与其正常饲养组拉平,即两品种限制饲养组都得到补偿.但很难下结论哪个品种的补偿力强. 三、肌肉和骨骼关系民猪股坐夹角比哈白猪小,而坐骨和股骨又比哈白猪长.因此,延长了股后肌群相对髋关节的力臂,相应增大力矩,提高肌肉功率,结果减少了股后肌群的重量.民猪这种肌肉骨骼结构特点有利于生存而不利于肌肉发育.
1985年04期 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曲鸿章;张恒轩;石发庆;康世良;
采取如《实验性雏鸡缺硒病的病理形态学研究》同样方法,观察了雏鸡缺硒病时的胰腺病理变化.结果表明,眼观胰腺体积明显小于同同龄对照鸡,胰变细变薄,硬度增大,色灰白;镜检变化主要是胰腺腺泡变性、坏死,坏死组织消散部显露出纤维状结构,经网状纤维染色证明这种纤维是网状纤维.这些变化与Thompson和Gress等所报道的“胰腺主要变化是腺细胞萎缩、结缔组织增生,纤维化”不一致.认为胰腺因坏死而发育迟缓甚至停滞,致其体积变小.
1985年04期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徐忠宝;康世良;石发庆;
本文报告应用亚硒酸钠对雏鸡实验性缺硒病的治疗效果. 经对59只呈典型缺硒病症状的雏鸡治疗结果表明:药液浓度为0.01%及0.05%,剂量为0.2及0.5毫升的亚硒酸钠,一次肌肉注射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浓度为0.05%,剂量为1.0毫升的亚硒酸钠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高达88%.病雏于注药后,一般需经2-3天临床症状缓解,经5-8天症状消失,呈临床治愈,但体硒仍处于较低水平,且组织器官的病理学变化也未完全恢复.
1985年04期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夏德山;
本实验对以低硒玉米-豆饼作为基础日粮饲喂的低硒营养的仔猪的空腹血糖进行了测定.自40日龄始至100日龄止,每间隔10日测定一次.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表明,不同日龄的组间比较及各日龄组的均值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10).可以推断,低硒营养(0.022ppm)对仔猪胰腺内分泌功能无显著影响.
1985年04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沈昌蒲;马多仓;宋武斌;孙玉珩;芦学田;王景春;稻田少耕轮耕体系及配套机具的研究课题组;
鉴于低洼粘朽稻田采用翻(14-16 cm深)-耙-耢耕作方法有许多不足之处,影响水稻的产量和作业成本的降低.因此设计了稻田少耕轮耕体系.经过第一、二阶段试验——平翻深松少耕体系,肯定了稻田加深耕层的增产作物及两年的后效.为了降低平翻深松作业次数和成本,设计了旋耕深松-耙茬(或旋耕)一耙茬的三年少耕轮耕体系.经过三年试验,证明这种耕作体系有增产10%以上和降低作业成本52.8%的效果.同时设计和制造了相应的农具—水旱兼用旋耕机.
1985年04期 4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兆荣;崔正中;
通过对三江平原各类型白浆土有机——无机复合胶体研究的结果看出,从岗地白浆土→平地白浆土→低地白浆土,土壤表层有机质总量依次为3.84%、4.67%、7.31%;土壤复合有机质量为3.44%、3.46%、5.11%;土壤复合度的变化梯度为89.58%、74.09%、69.90%.上述三项指标在白浆层中均很低. 表层有机——无机复合状况良好,致使土壤结构、保水、保肥性能显著优于白浆层. 因此,白浆土改良是趋利避害,发挥黑土表层优势,千方百计增厚黑土层,改造白浆层不良本性,打破白浆土黑土层薄、白浆层厚的不合理土体构造.
1985年04期 4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爱文;吕文清;
1984年7月,在东北农学院院内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菜豆植株上,分别采集具有花叶、疮叶、黄化、皱缩等症状的病毒标样:V-1、V-5、V-9、V-16.然后,接种到菜豆家雀蛋上,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将四个标样进行人工接种,在豆科、茄科、藜科、苋科、胡麻科、葫芦科、鸢尾科7科40种植物上测定寄主范围和寄主反应.以桃蚜(Myzus persicac)、豆蚜(Aphis medicaginis)做蚜传方式的测定.同时,测定了病毒的稳定性,并以病叶汁液观察了病毒粒体形态,通过试验证实了种子传毒,根据以上鉴定结果,这四个标样为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ean Common Mosaic Virus(BCMV).
1985年04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慧琴;张敬荣;李辰仁;庞士铨;
本实验用分子量为6000的聚乙二醇(PEG)配制不同渗透势的水溶液,模拟土壤干旱条件,观察大豆和玉米不同品种间种子的萌发率.试验表明,不论大豆还是玉米种子的发芽率都在一定渗透势围范内随外界渗透势的下降而减低.但12个大豆品种中在渗透势为-6.9巴时,“丰收10号”发芽率仍较高,11个玉米品种中在渗透势为-10.6巴时,“克单3号”等发芽率仍很高.由此可见,不同种间种子萌发时的水分亏缺临界值不同,即使同一种的不同品种间种子萌发时期的抗旱力亦不同.
1985年04期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许蕊仙;蒋先华;秦智伟;
本研究以20个甘蓝品种、自交系、一代杂种为材料,根据8个主要数量性状,应用模糊聚类分析的分类,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试验证明,此种分析方法在实践中是可行的.
1985年04期 6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永和;高庆玉;周恩;
苹果枝条皮部所含膜脂脂肪酸的种类相同,主要有亚油酸(18∶2)、亚麻酸(18∶3)和软脂酸(16∶0),其次是油酸(18∶1)和硬脂酸(18∶0);但不同品种脂肪酸种类配比各异.各种脂肪酸的克分子百分比含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饱和度高的脂肪酸(18∶2和18∶3)在冷凉和寒冷的季节中明显高于温暖季节,而饱和脂肪酸(16∶0和18∶0)和饱和度低的脂肪酸(18∶1)则与此完全相反.另外,不饱和脂肪酸的克分子百分含量与苹果的冻害级别(抗寒力)显著相关,因此膜脂不饱和脂肪酸的克分子百分比含量可以作为抗寒力鉴定的指标.
1985年04期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李国英;谭余;张永和;
为探讨黑穗醋栗根系和地上部在年周期中生长的相互关系,作者用根窖法连续两年观察了四年生黑穗醋栗的根系在一年中的生长动态,以及其与地上部枝、叶、果实等生长的相互关系. 在哈尔滨地区,冻土层达二米多,春季回暖晚,一直到4月上旬土温还在0℃以下,因此根系生长晚于地上部.4月上旬黑穗醋栗即开始萌芽;而到4月中下旬随土温逐渐上升到4℃时,根系才开始生长;13-18℃为根系生长的适温.一年当中,根系有两次生长高峰,而地上部,枝条有一次生长高峰.根系和枝条生长呈交替生长现象,即枝条的生长高峰过后出现根的生长高峰,以后又逐渐出现枝的生长.枝条停止生长后根系即出现第二次生长高峰,5月上旬叶幕基本形成.
1985年04期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余友泰;
本文综合介绍了以下几个典型国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时期和主要特点.这些国家是:①美国——人均耕地面积大的国家;②日本——人均耕地面积小;③法国——人均耕地面积中等;④和⑤苏联和匈牙利——社会主义国家.
1985年04期 8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0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乐光;
喷油雾锥闪光测相装置是一种能够保证喷油系统修理质量,易于在喷油泵试验台上改装的性能指标检测装置.本文论述了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着重对其工作精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正确使用该装置、能保证检测误差不大于1%.为此,给出了确保装置工作精度的使用规则.
1985年04期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振卿;
本文分析推导了依据适时性函数计算作业的适时性损失及成本的公式,并给出几种典型适时性函数的适时性损失及成本的计算式;提出并证明了作业期最佳分布定理并依据定理提出作业期分布优化的方法.
1985年04期 102-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