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兆西;王伟;吴宗璞;高凤兰;
本文作者认为,影响褐斑粒形成和发展的诸因素中,大豆种质起决定性作用。播种期和毒株对褐斑粒的形成和种皮斑驳发展的影响,视不同品种而异。有些抗斑驳型品种,受播种期和毒株的影响不大。在感斑驳型的品种中,感染时期对褐斑粒形成也有一定影响:花期感染,引起褐斑粒最重;荚期以后感染,褐斑粒明显下降。研究指出,筛选抗斑驳型的种质,作为抗病育种的抗原应用,对降低褐斑粒的严重度,提高大豆品质,是完全可能的。
1986年04期 363-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武镛祥;傅洪保;张强利;
该项研究表明,用不同日数春化处理和连续春播的方法,经过3—4代,可将冬小麦改变为遗传上稳定的春小麦。从阿芙乐尔、高加索和五十周年三个冬小麦品种得到大量的春性品系。冬小麦的基因型和春化处理的时间对冬小麦的转化有明显影响。没有从无芒1号冬小麦品种得到春性品系。春性品系只出现在一定日数春化处理的后代中,但和春化处理日数之间没有规律性的联系。冬小麦向春小麦的转化是逐渐进行的,转化第三代是冬小麦向春小麦转化的关键时期。转化春小麦保持了原始冬小麦品种的一些质量性状,农艺性状表现出广泛的变异。改变冬小麦为春小麦可作为其他育种方法之外创造春小麦育种材料和丰富春小麦种质资源的一个新途径。
1986年04期 369-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达家;李振华;胡国良;
1979—1984年,对高赖氨酸玉米育种方法进行了研究。初步认为,用修饰回交法能缩短年限;从回交后代中分别选择硬质(透明)、半硬质(半透明)与粉质(不透明)胚乳的籽粒进行连续自交,可以选出赖氨酸含量较高与籽粒农艺性状较好的品系,其产量可以接近或超过普通玉米。
1986年04期 37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达家;李振华;胡国良;
此一研究结果证明,选择比当地主栽品种多1—2片叶的品种,合理施肥,采用30-45厘米宽度的超薄膜覆盖,适期揭膜,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1986年04期 381-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郑品清;李桂英;李景富;李盛萱;
蕃茄病毒病的主要毒源类型是烟草花叶病毒(TMV),占92.23%;其次是黄瓜花叶病毒(CMV),占2.1%;再次为 TMV 和 CMV 混合感染类型,占1.74%;在鉴别寄主上未表现症状的占3.83%。
1986年04期 386-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曲鸿章;张恒轩;石发庆;康世良;
该试验结果表明:①渗出性素质,突出表现为心包积液显著且发生率高,皮下胶样水肿比雏鸡缺硒病轻,剥皮前难以认出;②胸腺坏死,特别是因胸腺发育迟滞而明显小于同龄对照组;③胰腺坏死,体积变小,但与雏鸡缺硒病不同,即未呈现网状纤维显露和所谓纤维化;④骨骼肌变性、同质化、坏死和出血;⑤心肌和十二指肠平滑肌同质化和坏死;⑥肌胃同质化、坏死及钙盐沉着,病变比雏鸡缺硒病发生率高;⑦肝脏显著脂肪变性;⑧淋巴器官(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的淋巴组织坏死。
1986年04期 391-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徐春青;傅有丰;徐忠宝;夏德山;孙先忠;彭煜;
黑龙江省属缺硒省份,尤以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东南部山地和三江平原地区最为严重。松嫩平原的某些县含硒量稍高,但亦属低硒地区。全省土壤硒水平范围值为0.0117—0.6314ppm,平均值为0.1605ppm。水溶性硒水平范围值小于0.1—15.8ppb。饲料硒水平因地区不同差异亦显著。如低硒地区(病区)与非低硒地区(非病区)的玉米含硒量平均值分别为0.0065与0.0215ppm。
1986年04期 399-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涛;王振隆;佟恒敏;乔桂林;
本文选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磺胺二甲基嘧啶(SM_2)在6匹健康成年马体内动力学。色谱柱采用反相 ODS 柱(46mm ID×250mm)。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75nm,流动相由50%甲醇与50%无离子水组成,并用36%乙酸校正 pH 至4.0,流速为0.5ml/min。SM_2的平均保留时间约为8分钟,内标物的保留时间平均9.9分钟。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多室模型,用夏普 PC—1500袖珍计算机处理数据。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分布相半衰期(t_((1/2)α))为1.41±1.01(hr),消除相半衰期(t_(1/2)β))为12.92±4.17(hr),曲线下面积(AUC)为245.14±61.35,总表观分布容积(V_a)为7.59±1.77(100ml/kg),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V_c)为3.49±0.61(100ml/kg),总清除率(Cl_B)为0.4314±0.13(100ml/kg·hr)。计算出多剂量给药参数如下:给药后24小时稳态下最高(C∞)max。平均(?)与最低(C∞)min 浓度分别为26,10.45与4.49(mg%);累积系数(R)为1.33,先导剂量为133(mg/kg)。本文提出,多剂量给药间隔时间为24小时。
1986年04期 407-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铁城;徐中儒;张瑞忠;侯中田;葛家麒;赵洁;
本文介绍了一个科学试验用微机应用软件的功能与实现,阐明了系统设计思想,着重讨论了程序实现的难点及解决方法,并给出一个计算实例。
1986年04期 413-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孙玉珩;卢学田;王景春;
采取旋耕和深松两种土壤耕耘部件联合作业,首次应用于水田,不但达到了土壤耕作的农艺要求,同时也解决了农业机械在水田耕作中的困难。如耕深便于控制,拖拉机动力得到了有效的发挥。旋松机的性能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但传动部分较复杂,变速不方便,尚待改进。旋松机在水田作业时,工作幅为1.84米。旱田旋耕时,由于土壤比阻小,工作幅可达到2.1米。土壤坚实度在3.5公斤/厘米~3以下时,旋松机可以正常工作。当坚实度达到4公斤/厘米~3时,东方红-75拖拉机超负荷作业。
1986年04期 421-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士忠;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一种在计算机上实现的模拟试验(又称 Monte Carlo 试验)的原理和方法。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并且编制了适于 PC—1500计算机的BASIC 语言程序。实例模拟表明,这种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建议育种工作者在实施一项选择方案前,首先采用这种模拟试验方法进行中间试验,以减少失误。
1986年04期 429-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志勇;
以弓形虫强毒株静脉接种2—3月龄仔猪的结果表明,仔猪感染弓形虫强毒株后,淋巴结的动态病理过程表现为单纯性、坏死性和增生性淋巴结炎的变化规律,并可见肺门淋巴结损伤较其他淋巴器官为重。在疾病经过的严重期,淋巴结、脾、胸腺和骨髓的淋巴细胞数量均显著减少,同时,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由胞膜突起、凹陷和断裂到染色质的聚集、崩解等不同程度的质的改变。从免疫形态学上表明,在恢复期病例,体内出现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文中还详细描述了巨噬细胞与虫体的相互作用在不同阶段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特点,以及巨噬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的消长规律。
1986年04期 435-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葛莘;
本文介绍了用枯斑反应法研究大豆种子的磷酸缓冲液提取物对大豆花叶病毒(SMV)侵染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成熟大豆种子内含有抑制 SMV 侵染的物质。成熟种子的浸提液对 SMV 侵染抑制率为50%左右;2.大豆不同品种的成熟种子浸提液对 SMV 侵染的抑制作用无差异;3.成熟大豆种子的浸提液对SMV 的不同株系的抑制作用无差异;4.成熟大豆种子浸提液在100℃下加热10分钟后,其抑制效力不变;5.大豆未成熟种子浸提液对 SMV 的侵染力无抑制作用;6.菜豆和眉豆成熟种子浸提液对 SMV 的侵染力具有与大豆成熟种子浸提液相似的抑制效应。
1986年04期 44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志兰;
本实验对实验性缺硒病仔猪进行了三项肝功能试验。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谷草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和硫酸锌浊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且肝功变化出现于临床症状显现之前,故可作为本病早期实验室诊断的参考指标。
1986年04期 448-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树禹;
用~(14)C 测定大豆喷施 TWEEN-20水溶液后的光合速率。试验证实,TWEEN-20对大豆的光合作用有抑制作用。含0.05%浓度以上的 TWEEN-20水溶液抑制作用差异极显著。
1986年04期 450-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学东;崔琳;
国外高性能透射电镜都具有超低倍(几十倍至数百倍)观察的功能,给电镜工作者带来极大方便;国产 DX—201型电镜不具有上述功能。使用本文所述的操作程序,便可使 DX—201型电镜获得一个200倍左右的超低倍图像,从而克服了该电镜不能进行低倍观察的缺点,便于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1986年04期 452-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印璞;
本文叙述了作者把分析与综合方法、黑箱方法及试验方法和归纳方法应用于谷物干燥研究的情况,指出了自然科学方法论对于科学发现、发明、技术革命的极端重要性。
1986年04期 45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1986年04期 459-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