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寒冰;李文雄;李福;魏湜;
本试验采用在田间条件下栽培的6个不同基因型的未熟胚培再生植株后代(IE_2),分析其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结果表明,在成熟期、株高、产量性状以及抗病性方面均表现明显变异。但基因型间反应不同。同一基因型的株系间或同一株系内仍存在分离。IE_2代所观察到的表型变异在以后世代中的遗传稳定性和选择利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1991年02期 103-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肖玉珍;赵静珍;齐永安;陈祖仁;
本试验结果认为金针菇(Collybia vellutipes)最佳培养料配方为棉籽壳或木屑75%,麸子20%,豆饼粉3%,糖1%,过磷酸钙1%;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8℃,子实体发育最适温度为13~15℃;菌丝生长发育的最适湿度为培养料含水量60%~65%,子实体发育时期空气最适相对湿度为85~90%。
1991年02期 113-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文景芝;陆家云;
本文是继前一个研究之后对来自东北的24种禾本科植物和海南省的一种双子叶植物(橡胶树)上的14种“长蠕孢菌”的分类鉴定的继续,共鉴定出内脐蠕孢属(Drechslera)1种,平脐蠕孢属(Bipolaris)9种和凸脐蠕孢属(Exserohilum)4种。其中双色平脐蠕孢(B.bicolor)和虉草内脐蠕孢(D.tetrarrhenae) 为国内新记录种;狗牙根平脐蠕孢(B.cynodontis)、长孢平脐蠕孢(B.urochloae) 和环形凸脐蠕孢(E.holmii)3个种首次在东北地区报道;此外,还报道了橡胶树平脐蠕孢(B.heveae) 的一个新寄生植物——燕麦(Avena sativaL.)。
1991年02期 120-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彭建强;张明厚;刘学敏;
通过调查栽培密度一致而发病率不同的9块大豆田的病株分布,引用昆虫生态学中常用的几种分布型测定方法进行分析,初步研究了发病末期大豆花叶病田间分布型。结果表明,病株田间分布型与发病率有关。当发病率小于10%时,病株呈聚集分布,一般符合负二项式分布模型,并且在此范围内,平均拥挤度随发病率增高而减小。当发病率高时,病株呈随机分布,平均拥挤度又随发病率升高而增大。各项聚集指标均一致,说明发病率越高,聚集程度越小。
1991年02期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瑶生;
本文以猪产肉性能改良为例,阐述了育种方案最优化方法的实际应用。得到模拟条件下的最优方案,并探讨了猪育种中的3种选择方法。结果表明,育种改良的遗传进展大小顺序为SM3>SM2>SM1,而总贴现净育种收益大小顺序正好相反。对最优方案的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1)成绩测验费用对净育种收益影响不大;(2)决定留种率的后备种公猪数很少时,育种收益对它非常敏感,但敏感度随其数量的增加而逐步下降;(3)育种收益对风险因子十分敏感。
1991年02期 132-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源昌;
<正> 偏位杯冠线虫 Cylicostephanus asymmetricum(Theiler,1923)宿主:马.寄生部位:盲肠和结肠.分布地区:讷河、爱辉、呼玛. ☆杂种杯冠线虫 Cylicostephanus hybridum (Kotlan,1920)宿主:马.寄生部位:盲肠和结肠.分布地区:哈尔滨. 杯齿属 Cylicodontophorus Ihle,1922 ☆双冠杯齿线虫 Cylicodontophorus bicornatum(Loos,1900)Cram,1924
1991年02期 141-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滕国麟;许婉茹;
本文对长期饲养和使役于黑龙江省高氟地区的慢性氟中毒病马4例做了病理形态学观察;详细记述了本病的特征性变化(牙齿与骨骼)及非骨组织(内脏器官)的规律性变化;对本病的诊断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991年02期 158-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坚伟;梁建广;
初生民猪腹腔内消化器官各段(除十二指肠第2部外)的长度,与初生哈白猪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各段重量间也无显著差异;各段周长(除盲肠外)仍无显著差异。两品种的肾、脾和肾上腺的长度、重量和比重方面同样也无显著差异。这说明两品种腹腔内各器官在初生时差异很小。唯一的差异是民猪的升结肠向心曲和离心曲分别比哈白猪多转半圈,差异极显著。
1991年02期 16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车丽美;周源昌;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法对猪囊尾蚴的全囊虫、囊液、头节的粗提原(CW_1,CF_1,CS_1),超速离心上清抗原(CW_2,CF_2,CS_2),及葡聚糖凝胶柱(Sephadex G—150)层析提纯抗原(CW_3,CF_3,CS_3)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W_1,CF_1和CS_1抗原分别显示12,5和9条氨基酸染色区带;CW_2,CF_2和CS_2抗原分别显示10,3和5条区带;而CW_3和CF_3抗原分别显示2和3条区带。由此可见,提纯后的抗原组分较纯。通过脂蛋白染色预电泳法和阿尔新兰染色法证明,囊液抗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同时含有糖蛋白和脂蛋白成分,而头节抗原则未出现糖蛋白和脂蛋白染色区带。
1991年02期 173-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乔永芬;岳庆文;阮兆权;苏伯威;
本文给出准速度和准加速度联合表示的一阶和二阶非完整系统相对运动的Appell方程。并将所得结果推广到变质量系统,最后举例说明新方程的应用。
1991年02期 179-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福林;余友泰;戴有忠;杨广林;
根据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系统联合收割机的实际情况,在调查、征求使用单位及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6个评价指标,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分类研究。在聚类分析时,考虑到收割机的综合状态分类的特点,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似系数的计算方法。
1991年02期 190-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云龙;贺桂馨;连正兴;程涛;
为克服昆明白小鼠胚胎的2—细胞阻滞并使受精卵发育到囊胚期,本研究设两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第1实验组所用培养液为Brinster氏化学合成培养液与输卵管上皮和输卵管液混合的协同培养液;第2实验组用改良Brinster氏化学合成培养液;对照组用经典的Brinster培养液。培养是在5%CO_2和95%空气,37℃的CO_2箱内进行。3次体外培养试验结果是:第1实验组小鼠胚胎从受精卵发育到囊胚期平均发育率为43.7±7.76%;第2实验组的平均发育率为17.1±5.06%;对照组的平均发育率是15.3±3.06%。统计学分析表明,添加输卵管上皮和输卵管液的Brinster培养液对克服昆明白小鼠胚胎2—细胞阻滞具有一定作用。
1991年02期 195-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6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景鹏;
雏火鸡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出壳时较高,4.5736±0.0507毫克/毫升;3日龄达到最高,9.7742±0.3018毫克/毫升;18日龄降到最低,1.9899±0.01379毫克/毫升。以后逐渐升高。由此可知,3日内雏火鸡的饲养管理尤其重要,以确保卵黄中的IgG的最大量地进入雏火鸡体内,增加雏禽的免疫功能。另外,雏火鸡体内的母源抗体逐渐降低,15~18日龄最低,这时进行免疫较为适宜。
1991年02期 201-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