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混和选择与系谱选择对三种类型大豆杂交后代集团定向选择效果的比较研究

    李新海,王金陵,杨庆凯,邹继军,周彤,姜秀霞

    以3种不同类型大豆杂交组合F2至F4代为材料,采用混合选择和系谱选择按成熟期及种粒大小进行集团定向选择,以比较两种方法的选择效果及其与组合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野生或半野生组合中,混合选择法选的材料成熟略晚1~2日,平均百粒重较大,且变异系数高;而在栽培组合中系谱法选的材料有成熟略晚、种粒较大倾向,但是两种选择方法均能选出相似的生育期类型及种粒大小类型。大豆种间杂交后代随着向大粒方向选择,植株变矮、茎秆增粗、倒伏性降低、分枝数减少,产量性状得以改善。在F2代根据植株个体表现进行熟期或种粒大小分组定向选择,这种趋势能有效地保持到高代。在野生或半野生组合中,混合选择法易于选取高产高蛋白个体;在栽培组合中,系谱法易于选取植株形态与产量性状理想的材料。

    1997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水稻倒伏指数与其它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邹德堂,秋太权,赵宏伟,崔成焕

    研究表明,基部挫折重、光合速率、生物产量等性状对水稻倒伏指数具有较大的负效应,株高、鲜重等性状则具有较大的正效应,其中以基部挫折重的直接作用最大。按基部挫折重大,光合速率和生物产量高的方向选择,有利于抗倒伏性和产量性状的改良。

    1997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7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8 ] |[阅读次数:0 ]
  • 黑龙江省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分析

    王振华,金益,王云生

    对黑龙江省1982~1994年主要推广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的分析表明,年种植面积在1.5万hm2以上的杂交种共计51个,涉及64个自交系。应用最多的为M017、甸骨11A、东46,分别组配了8,8,3个杂交种,面积约占自交系总面积的26.5%,说明黑龙江省杂交种的种质基础比较狭窄。选系的方式以二环系和改良系为主,外引系和一环系直接组配的杂交种逐渐减少。骨干系按其血缘关系大致可分为美国Lancaster血缘(约占23.42%);大黄血缘(约占10.99%);桦甸红骨子血缘(约占10.62%);铁岭黄马牙血缘(约占10.65%);美国M14血缘(约占13.06%);冬黄血缘(约占3.18%);前苏联血缘(约占7.12%)等7大基本种质类型。

    1997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特性的研究

    赵奎军,李国勋,宋捷,李长友,滕春波

    对东北农业大学昆虫学教研室分离出来的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V-Ms-4毒株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病毒多角体呈近圆形、四角形、六角形和不规则形,大小在1.16~2.86μm之间,病毒粒子为389~467μm×40~68μm,为多粒包埋,病毒在粘虫消化液作用下,10min失去折光性,30min内完全被溶解,释放出病毒粒子;消化液能使释放出的病毒粒子在15min内失活;寄主的脂肪、气管基质及表皮组织为感染病毒的敏感组织,感染后脂肪和血淋巴蛋白的含量比健康幼虫明显降低,未见病毒侵染中肠的现象。

    1997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降水的季节分布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赵妮珊,侯中田,孙彦坤,徐中儒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降水的季节分布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因素的主次,6月降水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提出了丰产的降水分布为4月23.8~32.3mm,5月50.6~58.7mm,6月94.7~103mm,7月161.2~172.8mm;分析了边际产量效应,各月均是在干旱时灌水边际产量效应高,超过适宜水分后为负效应。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和节水灌既提供科学依据。模型也可用于省内地区降水对小麦产量影响的测报

    1997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建立动物生存新环境,发展现代生态大畜牧业——从生态学角度探讨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黄保续,郭翔宇

    从动物生存环境的生态危机出发,提出了现代生态大畜牧的概念,阐述了发展生态大畜牧的必要性,并就其基本原则和发展战略作了初步探讨。

    1997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松嫩草原植被与生态因子多元分析

    洪锐民,李仁杰

    通过对黑龙江省松嫩草原植被盖度、多度和频度的调查分析,将植物群落抽象地概括到两个排序轴上,再应用相关分析,确定不同地点的主要气候因子,结合这些主要气候因子与土壤因子,分析各因子与排序轴间的相关性,确定影响群落分布的主导因子,并描述其对群落分布规律的影响

    1997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对_vMDV感染雏鸡SOD活性的影响

    迟玉杰,李庆章,于洪祥

    1日龄肉用AA雏鸡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人工感染后,马立克氏病(MD)发病率62%、死亡率34%,脾脏、胸腺、法氏囊、心脏、肝脏、肾脏及性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健康对照雏鸡相比,T-SOD和Mn-SOD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而Cu,Zn-SOD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而vMDV感染后注射黄芪多糖或香菇多糖,MD发病率40%或55%、死亡率13%或21%,上述各器官T-SOD和Mn-SOD活性均显著高于vMDV感染雏鸡且显著低于健康对照雏鸡,Cu,Zn-SOD活性无显著变化。结果表明,雏鸡vMDV感染初期注射香菇多糖效果较好,感染中后期黄芪多糖效果更佳。

    1997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黑龙江省谷子区域性农业生产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冷志杰,王宏燕,赵洁,孟军,孙聪姝,徐中儒,葛家麒

    根据在黑龙江省31个县、市进行的多年谷子农业生态联合试验,并运用双重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进行模型挂接,建立了黑龙江省谷子区域性农业生产数学模型。初步揭示了积温降水,土壤肥力及农家肥、化肥对谷子产量的影响程度及相互间的变化规律,并应用模型对谷子产量形成过程进行了模拟和预测。

    1997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农机市场需求预测研究

    刘凤军

    农机市场的发育是影响农机工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农机需求是农机市场的重要方面。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及组合预测方法、灰色预测方法,通过建立动态仿真模型、编制DYNAMO方程,对黑龙江省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具、小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具、联合收割机等主要农业机械的需求量进行了预测,为农机生产经营者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及策略提供依据;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1997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对突然扩大局部水头损失的初探

    赵宝峰,金英子,卢玉邦,张忠学,蔡淑清

    对于管路突然扩大的局部水头损失一般采用hj=ξv22g计算,其中ξ=(1-A1A2)2、在公式的理论推导中,此公式忽略了两断面间的沿程水头损失而导出来的。本文对两断面间的沿程水头损失进行了考虑,结合实验,对hj重新进行了推导计算,并进行了修正。

    1997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杏大小孢子与雌雄配子体发育

    胡宝忠,李桂琴,桂明珠,李晶

    以龙垦2号品种为试材、分期取样固定,按常规石蜡法制片观察。结果表明,哈尔滨地区3月5日花药壁已分化,次生造孢细胞和花粉母细胞已形成。四分体属同时型,其排列方式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呈椭圆形、具3孔沟。有的药室内产生巨型细胞。子房内具2胚珠,1枚后期退化消失。胚珠倒生,近珠孔处为双被,其余部分愈合;厚珠心,具珠心帽结构;胚囊发育属蓼型。杏雌蕊发育的异常情况较其它果树的比率都大。

    1997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西葫芦雄蕊与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李桂琴,桂明珠

    西葫芦(CucurbitapepoL.)雄蕊5枚,由(2)+(2)+1的三体组成,花丝粗短,各花药具2个花粉囊,呈S形弯曲。横切面观察,有30个花粉囊分布其表面。药隔发达;造孢细胞分裂仅2~3次,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基本同步,四分体时胼胝质壁发达。为四面体型排列,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大而明显;雄配子体球形,外壁厚具刺,萌发孔多个,具盖状结构,属于2-细胞型。

    1997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植物细胞色素P-450(Cyt.P450)对除草剂的代谢作用

    向文胜,苏少泉,赵长山

    植物细胞色素P┐450(Cyt.P450)对除草剂的代谢作用向文胜苏少泉赵长山(东北农业大学生命中心哈尔滨150030)(农学院农药与杂草教研室)MATABOLISMOFHERBICIDESBYPLANTCYTOCHYOMEP┐450XiangWen...

    1997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研究

    孟祥勋

    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研究孟祥勋(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哈尔滨150030)STUDIESONSTORAGEPROTEININSOYBEANSEEDSMengXiangxiun(NortheastAgriculturalUniversityHarbin1500...

    1997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8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