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哺乳动物性别决定与睾丸分化 Ⅰ.哺乳动物性别决定

    李光鹏,谭景和

    哺乳动物性别决定与睾丸分化Ⅰ.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李光鹏谭景和(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哈尔滨150030SEXDETERMINATIONANDTESTISDIFFERENTIATIONINMAMMAIS.I.SEXDETERMINATIONLiGuang...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转基因水稻的研究进展

    刘山莉

    转基因水稻的研究进展刘山莉(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哈尔滨150030)DEVELOPMENTINTRANSGENICRICELiuShanli(NortheastAgriculturalUniversityDep.Biotech.Harbin1500...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球孢白僵菌对东北大黑鳃金龟(Coleoptera: Melolonthidae)的侵染效果

    张丽坤,李国勋,文景芝,姜英

    从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diomphaliaBates)成虫体中分离出一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iana(Balsamo.)Vuil.。室内试验表明,它对金龟子的感病率为61.3%,2龄蛴螬的最高死亡率为53.3%。该株球孢白僵菌对东北大黑鳃金龟2龄幼虫的毒力略大于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Metch.)Sor.(45.6%),明显大于卵孢白僵菌B.brongniarti(Saccardo)Petch(20%)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几种杀菌剂对烟草赤星病的保护及治疗作用

    贾文香,张明厚,张俊华,赵寅,马锐,王艳秋

    盆栽及田间小区试验当烟株13叶后,人工接种底部叶片测定几种常用药剂的保护及治疗作用。保护作用效果好的为扑海因、菌核净及百菌清,喷药当日防治效果为75%~90%,经雨水冲刷,3日及7日后,分别为55%~70%及35%~50%。其次为代森锰锌和多抗霉素。当日、3日及7日后防效分别为40%~60%,40%~50%,20%~35%。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及角霜净防效均在30%以下,治疗效果好的为菌核净、扑海因及百菌清,接种后1日及2日喷药防效为87%~94%,37%~44%;多抗霉素及代森锰锌为69%~81%及28%~33%,甲基托布津及角霜净为56%~69%及11%~22%。内吸剂喷洒叶的正面时可抑制叶正、背两面的孢子形成,保护剂则只能抑制喷洒叶面的孢子形成。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黑穗醋栗有机物质变化与品种越冬性强弱的关系

    高庆玉,王静,马莺,张永和

    通过对黑穗醋栗越冬性不同的5个品种,分5个时期测定枝条皮部膜脂脂肪酸、可溶性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非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和亚油酸(18∶2)在越冬期间明显增加,而增加后含量与品种的越冬性强弱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亚油酸和可溶性蛋白质主要在秋季增加,到12月25日达到最高值;而非还原糖在冬季也增加,2月25日才达到最高值。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管理信息咨询系统

    刘海波,孙彦坤,梁荣欣,董银山,袁靖

    在研究玉米区划及CERES——玉米模式应用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双重系统——玉米生产管理信息咨询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进行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管理咨询服务:玉米适宜种植区咨询、栽培措施咨询、生长状况监测、气象灾害诊断、产量预测、生产潜力估算等。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茶子属中的茶子亚属和单性花亚属的核型研究

    丁晓东,董英山

    对茶子属中的两个最大亚属——茶子亚属和单性花亚属中部分种类的核型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子亚属的8个种中有6个为二倍体(2n=2x=16),1个为单倍体(2n=1x=8),1个为四倍体(2n=4x=32),平均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44%;单性花亚属的4个种均为二倍体(2n=2x=16),平均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3.6%,由此可以看出,茶子属的进化是从染色体倍性和核型不对称性这两个方面进行的。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功率的半导体激光照射对犬皮肤创伤愈合及瘢痕组织结构的影响

    冯新畅,张建文

    试验选用本地杂种犬18只,随机分为3组,在犬的背部两侧各造一边长为2cm的正方形皮肤全层缺损创。选用波长890nm,频率1000Hz的砷化镓半导体激光照射,每天一次,每次5min,连续10d。实验一组左侧照射选用平均输出功率2mW,峰值功率5W,右侧创伤不照射作为自体对照。实验二组左侧选用平均输出功率为4mW,峰值功率10W,右侧作为自体对照。对照组左侧作为对照。每天对创面愈合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描记创伤面积,于临床愈合后取组织样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检查。结果表明:砷化镓激光以本试验所用剂量及方法照射,对犬全层皮肤缺损创的愈合促进作用,差异显著。镜下可见实验一组的两侧、实验二组的自体对照及异体对照的结构均为正常的瘢痕组织,实验二组激光照射侧皮下毛细血管充血,真皮内胶原纤维增生明显。表明激光的生物学剌激要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能产生生物效应。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制霉菌素对肉鸡的生长效果及抗饲料霉变性能的研究

    邹晓庭,韩友文,王友明,丁金文

    1600羽红宝肉鸡分分为4组,饲喂4种含不同制霉素预混剂饲料,活性分别为(0.70×108,1.4×108,2.1×108μ·t-1).进行了为期54d(1~54d日龄)的饲养试验,对各组鸡群成活率,日增重、料重比进行测定,并观察鸡群发病情况,并对制菌素饲料防霉变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8日龄成活率(0.7×l08μ·t-1)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1.4×108,2.1×108μ·t-1)差异极显著(P<0.01).日增重随日粮中制每菌素的增加呈提高趋势(P>0.05);料重比随制霉菌素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54日龄成活率对照组与添加制霉菌素组差异极显著(P<0.01);日增重对照与添加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料重比随制霉菌素增加而下降(P<0.05).制霉茵素能提高日粮中Glu,Lys和Vai三种氢基酸的代谢率,饲料中添加1.4×108μ·t-1以上剂量制霉菌素具有良好的抑制细菌和生长作用,并且具有良好的预防雏鸡曲霉病的效果。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家兔的超数排卵

    李子义,周琪,文兴豪,岳占碰,孙兴参,刘忠华,李武,谭景和

    应用国产激素制剂对大耳白、青紫兰和比利时3种家兔进行了超数排卵处理,系统研究了品种、激素剂量、发情周期、重复超排间隔时间以及体重、季节等因素对超排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PMSG和hCG对3种家兔超排处理的最适剂量有差异,大耳白兔为130IU剂量组最好(平均获卵24.38±5.57个),青紫兰兔为110IU剂量组最佳(平均获卵26.00±4.31个),而比利时兔的剂量效应不明显(130IU剂量组好于其他各组,平均获卵16.00±2.35个);2)同种家兔间隔1~2个情期与间隔3~4个情期重复超排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且分别与各自初次超排效果相比也相差不显著(P>0.05);3)发情周期不同阶段开始超排效果不同,大耳白兔和青紫兰兔发情早期至发情晚期的超排效果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好于间情期;4)以120IU~130IU剂量进行超排处理,体重在2.00~2.99kg的青紫兰兔的超排回收卵数为26.38±7.47个,极显著多于体重在4.00~4.99kg的青紫兰兔(获卵13.75±4.85个)(P<0.01);5)大耳白兔在10~12月份的超排回收卵数为25.73±6.28个?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变质量系统相对于非惯性系的最小作用量原理

    乔永芬,马云鹏,岳庆文

    给出变质量系统相对于非惯性系的更普遍的最小作用量原理。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个农牧结合生态系统物流模型的建立及持续性分析

    冷志杰,赵洁,丁双吉,王宏燕,徐中儒

    建立了人口、玉米连作与奶牛养殖相结合的农牧生态系统物流模型。并运用C语文编制程序进行预测,经多年实验数据检验效果较好,说明模型有效、可行并具有一定通用性。最后将模型用于哈尔滨玉米带,探索几种不同的农业类型的结构与功能,并进行持续性分析。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利用比阻测算管路流量

    赵宝峰,金英子,卢玉邦

    在有压管路供水时,为了节约用水,合理分配,往往要进行水的量测。利用比阻测算管路流量是一种测量简单、计算方便的测量方法。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连作胁迫下大豆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刘元英,罗盛国,刘淑娟

    1995~1996年,研究了在田间条件下,黑土和石灰性黑钙土上连作大豆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试验结果表明,连作胁迫对大豆氮的吸收影响不大;对磷、钾的吸收显著降低;而对钙的吸收量却显著地增加,在石灰性黑钙土上表现得最显著,这与大豆连作障碍的严重程度有极好的相关性。对镁的影响不规律。连作胁迫下大豆对微量元素的吸收一般是呈下降趋势,其中硼的降低最为显著。1995年,连作大豆体内铁、锰的含量显著降低,在石灰性黑钙土上极为显著,但1996年不具规律性。铜在连作大豆体内含量基本是呈下降趋势,锌在1995年不具规律性,但1996年两点的结果都表明,连作大豆体内锌含量明显降低。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寒地春玉米种质拓宽创新的方法——双近缘广基因多重组互测改良群体选择法

    王振华,张永林,金益,王殊华,王云生

    针对黑龙江省寒地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用“双近缘广基因多重组互测改良群体选择法”,进行寒地春玉米种质资源的创新与拓宽。阐述了该法的要点,同时用20年30个生育季节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运用,组配了国内、国外两个广基近缘群体,从中选出了东46、东237、东156、东91等一批早熟优良玉米新系,广泛应用于玉米育种和生产中。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黑龙江省南瓜死秧烂瓜病原菌的研究

    文景芝,贾文香,张明厚

    作者研究了近几年来导致黑龙江省南瓜大面积烂秧烂瓜的病原菌的形态、生理及致病性。该病原菌在CA上菌落呈非绒毛状,边缘清晰。菌丝柔韧,平均宽5.50μm。CA培养基上和水中均不产生厚壁孢子。孢囊梗单轴分枝或不规则分枝。诱发形成椭圆形、近球形、卵形或不规则形孢子囊。孢子囊乳突明显,呈半球形,多数1个,少数2个,平均高度4.80μm。孢子囊平均长57μm,宽39μm,长宽比为1.5。孢子囊脱落后具长柄,平均柄长45μm,偶尔侧面着生。孢子囊萌发一般产生游动孢子,排孢孔平均宽7.10μm,有时也产生静孢子球。异宗配合,藏卵器球形,平均直径32μm,雄器围生,高15.60μm,宽13.60μm。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2℃~32℃,最高生长温度37℃。能利用淀粉作为唯一碳源,淀粉水解指数74%。在含有1mg·kg-1孔雀石绿的培养基上能正常生长。能侵染多种葫芦科植物和辣椒、豌豆等植物,致病力较强,寄主范围较广。接种马铃薯块茎和苹果果实只造成轻微腐烂。根据Ho(1981)和Newhook(1978)的检索表,将该病原菌鉴定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ci。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