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在缺磷条件下诱导分泌植酸酶的研究

    李明刚,祖伟,但野利秋

    运用透析膜水培收集作物分泌性酶蛋白,进而运用抗体及Westernbloting技术,证明番茄和热带牧草CIAT606在缺磷条件下分泌植酸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实验所用10种作物在缺磷条件下分泌性植酸酶活性均比适磷对照增加,其中番茄和热带牧草CIAT606增加率较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0.3和3.9倍。可以认为,分泌性植酸酶对促进某些作物有效利用土壤有机磷最多的形态——植酸态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水稻倒伏指数的配合力分析

    邹德堂,崔成焕,赵宏伟,秋太权

    采用抗倒伏能力不同的遗传类型的粳稻品种,按Grifing方法Ⅰ配制成5×5完全双列杂交F1、F2,以倒伏指数作为衡量抗倒伏能力的指标。结果表明,倒伏指数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倒伏指数的一般配合力在早期世代间较稳定,特殊配合力变化较大、倒伏指数的一般配合力可以在早期世代测定,水稻倒伏指数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gi)与亲本倒伏指数呈正相关,从亲子间倒伏指数关系的分析中也得出,双亲倒伏指数的平均值对后代倒伏指数的影响大于亲本之一的影响。因此,在抗倒伏育种中最好采用倒伏指数低×低的组配方式。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改良小麦品质的研究——第7和第8代子粒蛋白质和面筋含量分析

    刘锦红,胡尚连,曾寒冰

    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小麦单细胞培养和未熟胚培养再生植株无性系第7代和第8代子粒蛋白质和干、湿面筋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体细胞无性系子粒蛋白含量为14%~17%,干面筋含量为11%~14%,湿面筋含量为32%~42%。面筋与蛋白质含量之间虽然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未达显著水平。湿面筋与干面筋含量之间则高度显著正相关。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春小麦耗水规律研究

    孙彦坤,梁荣欣,张洪泽

    测定分析了麦田土壤水分及其动态变化;确定了春小麦需水关键期和适宜水分指标;分析了小麦不同阶段耗水量。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大棚番茄不同品种与整枝方式对筋腐病发生的研究

    栾非时,崔喜波,潘凯,陈克农

    试验选用三种我省主栽番茄品种:东农704、L-402、毛粉802及三种整枝方式,在早春大棚内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东农704连续摘心整枝的植株生长势弱,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小,叶绿素含量少;各花序座果率低,果实中可溶性糖、有机酸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少;各时期筋腐病株率、病果率,病果重率最高;总产量较低。而L-402单干整枝的植株长势、理化指标、营养品质、产量均最高;筋腐病发生率最低,该品种及整枝方式适于低温、弱光的早春大棚番茄栽培。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沧洲市园林绿化树种调查与树种选择

    刘慧民,车代弟,王先杰,范农

    二次赴重盐碱地城市沧州市进行绿化树种调查,共调查树木1347株,分属21科47属。分析调查结果,并据沧州市的自然概况,选择沧州市的基调树种和各类型绿地的骨干树种。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纤维素复合酶作为青贮饲料添加剂的研究

    王安,张淑芳,钟一民,刘朋军,石玉珍

    采用绿色木霉菌株,以稻草为主要原料,经固体发酵及提取等方法制得的纤维素复合酶,作为青贮饲料添加剂。结果表明,添加纤维素复合酶使小黑麦青贮中的中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玉米青贮中的酸性洗涤纤维和纤维素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纤维素复合酶可提高青贮质量,延缓二次发酵。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4 ] |[阅读次数:0 ]
  • 黑穗醋栗亲和性研究

    胡宝忠,弭忠祥,桂明珠

    1)人工授粉实验表明,去雄自花授粉处理,野生种兴安茶子的座果率为零,栽培品种的座果率在30%~50%之间。实验材料自花授粉座果率低于自然授粉和异花授粉。2)荧光法表明,兴安茶子不去雄套袋处理,在柱头上产生一黄色荧光,花粉不萌发。去雄套袋自花授粉处理,花粉萌发,但花粉管没能进入子房,中途停止生长,栽培品种花粉在柱头上都能萌发,进入子房。3)各材料之间,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有很大的共同部分,彼此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兴安茶子花柱柱头部分在C〔55.2(34.1)〕有一明显区别于其它栽培品种的一条特殊谱带。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亚麻种子发育的解剖学研究

    李桂琴,胡宝忠,桂明珠,姚晓敏,任喜英,王晓凯,李红旗,曹宝君

    实验主要对亚麻种子各部分发育进行了观察。各部分特点是,胚发育与双子叶植物大体相似,经过合子—原胚—心形胚—鱼雷形胚—成熟胚的过程,幼胚发育属茄型,成熟胚为直立型,两枚子叶发达;胚乳形成属于核型,成熟种子有胚乳存在,其细胞内含大量的蛋白质和脂类颗粒;种皮较薄,表皮细胞含果胶物质,遇水粘化,内珠被纤维状加厚,珠被绒毡层保留并积累色素成明显的色素层,使种子呈现颜色。同时,本文对种子形成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也进行了观察。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酵母中有机硒转化的研究

    王世平,周玉岩,滕冰,孙玉柱

    对酵母中的硒含量及转化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酵母同化无机硒能力较强,有机硒含量可达80%以上。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两种大豆制品的水吸附研究

    赵新淮

    利用扩散平衡法对两种大豆制品——加糖大豆粉、牛奶豆乳粉的水吸附进行研究,测定了它们在20℃及35℃时的吸附曲线,并建立了与实际结果相吻合的水吸附数学模型;对净等量吸附热(ΔHsT)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ΔHsT不仅随食品中水分含量的增加而急剧降低并趋近于零,而且还受温度的影响。这两种大豆制品适宜的贮存水分含量分别为1.5g/100g和2.3g/100g。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除草剂绿黄隆在不同小麦品种及大豆植株中降解动态的研究

    向文胜,王晴,曲恩革,王世平,肖振平,苏少泉

    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除草剂绿黄隆在小麦及大豆植株中的降解动态。绿黄隆有效用量为15g·hm-2、30g·hm-2、90g·hm-2时茎叶喷雾小麦铁春1号、克丰2号、东农120、克旱9号,4种小麦品种均生长正常。绿黄隆有效用量为15g·hm-2和30g·hm-2时,4种小麦品种降解半衰期均在1h左右;绿黄隆有效用量为90g·hm-2时4种小麦品种降解半衰期在2h时左右。敏感作物大豆东农42在绿黄隆有效用量为15g·hm-2茎叶喷雾后死亡,其降解半衰期大于40h。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重组生长素(r-ST)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单安山

    总结了近些年来对重组生长素在动物生产中应用效果、影响因素、动物健康及消费者安全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哺乳动物性别决定与睾丸分化 Ⅱ.睾丸分化

    李光鹏,谭景和

    哺乳动物性别决定与睾丸分化Ⅱ.睾丸分化李光鹏谭景和(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哈尔滨150030SEXDETERMINATIONANDTESTISDIFFERENTIATIONINMAMMAISⅡ.TESTISDIFFERENTIATIONLlGuang...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麦高蛋白育种的亲本选配及后代选择原则和效果

    金正勋,赵西华,佟明耀

    通过对按Grifing双列杂交方法二所配制的15个杂交组合F1~F5材料及其中4个不同类型杂交组合的遗传与选择方法分析,探讨了小麦高蛋白育种的亲本选配及后代选择的原则和效果。结果表明,单株籽粒蛋白质含量在F2有超亲分离;世代之间各组合的群体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遗传相关;籽粒恒白质含量的遗传力因估算方法,群体大小、材料特点等不同而有变化,依遗传力大小看,群体>个体、后期世代>时期世代、高蛋白组合>低蛋白组合;选择效果与亲本特点有密切关系,不同选择方法对蛋白质含量的选择效果因杂交组合类型不同而异。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