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土壤保墒剂DQ-1在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土中保水效能研究与分析

    季尚宁,杨波,张龙,田力,张义群

    在试验室稳定蒸发条件下测试了DQ-1型保墒剂在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土中的保墒性能。结果表明,DQ-1型保墒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持水性能并增加土壤有效持水量。在风沙土中该保墒剂施用量得当可明显增强风沙土的保墒性能;其最佳保墒阶段在该土壤中为重量含水量的10%~20%。DQ-1型保墒剂在风沙土中施用量在5.0‰左右表现出最好的保墒效果。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长期培肥定位试验耗竭阶段各培肥物质对土壤磷库持续效应的研究

    孙聪姝,张玉先,周东兴,金明花,王宏燕,王兆荣,侯中田

    试验采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从1986~1994年在代表松嫩平原黑土区的东北农业大学试验地内进行了以农肥、化肥、秸秆、绿肥等培肥物质为试验因素的长期定位试验。试验分两个阶段进行,前一阶段为培肥阶段,到1992年结束。后一阶段为耗竭阶段,主要观测各培肥处理对土壤养分的持续效应及对产量的影响。建立了耗竭阶段农肥、化肥、秸秆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及产量的数学模型。随着耗竭试验的继续,各处理土壤磷库含量都呈下降趋势。在农肥、化肥、秸秆三因素中,农肥对土壤磷库的贡献最佳,化肥次之,秸秆最差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关于“质量分数”“体积分数”ppm,ppb (原称为重量百分浓度、体积百分浓度)的表示法

    ppm,ppb在高校农业学报的论文中常出现,用来表示重量百分浓度、体积百分浓度。ppm,ppb并非单位的符号,ppm取自partspermilion的词头,系10-6(百万分之一)的缩写:ppb取自partsperbilion的词头,不同的国家对其理...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效纤维素分解菌分离筛选的研究

    许修宏,肖玉珍,陈建平,李杰

    从土壤、马粪、牛粪等材料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高温细菌3个菌群,中温放线菌3株,中温真菌3株。在稻草培养基中,B1菌群的纤维素酶活力为5.66mg·(g·h)-1,A3菌株的纤维素酶活力为6.55mg·(g·h)-1,F3菌株的纤维素酶活力为5.76mg·(g·h)-1,稻草经B1,A3,F3分解后,其中的粗纤维含量分别降至6.69%,6.26%和6.35%。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0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8 ] |[阅读次数:0 ]
  • 小菜蛾对几种常用药剂的敏感性测定

    刘亚光,颜世文,赵滨,许修宏,于久才

    室内测定了小菜蛾3龄幼虫对5种药剂的敏感性和LC50,初步掌握了哈尔滨地区小菜蛾的抗性发展程度。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选出防治小菜蛾药效高、毒性低、不污染蔬菜的集琦虫螨克,有应用价值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寄主范围和室内增殖以及寄主组织病理的研究

    郑桂玲,李长友,张履鸿,许少甫,陈宇飞

    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Xc-nNPV)对6种夜蛾科害虫有侵染性,根据害虫感受性的高低顺序为:甘蓝夜蛾、警纹夜蛾>黑三条夜蛾>朽木夜蛾>粘虫>三角夜蛾。Xc-nNPV能够感染八字地老虎幼虫的体壁、脂肪体、气管基质、血细胞和睾丸被膜,而在马氏管、丝腺、消化管、腹神经索和肌肉组织中未发现有多角体的增殖;虫龄影响病毒产量,虫龄越高平均每头幼虫的病毒产量越高,以3龄幼虫的病毒总产量最高。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水稻叶片出生期与器官伸长各期的对应关系

    姜妙男,林英子,朴永振,朱虎烈

    研究通过稻株的解剖、观测,得出了叶片出生期与相应器官(叶片、叶鞘及节间)伸长各期(始期、最盛期及终期)的对应关系。运用此种关系,根据水稻叶龄进程,较准确地推知相应器官生长动态。并为调整水稻群体生态,提供理论依据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低磷高镁对蛋雏鸡胫骨发育的影响

    孙满吉,王安,刘朋军,汪洋

    蛋雏鸡在玉米-豆饼型日粮,正常磷高镁时,胫骨中镁含量显著升高(P<0.05),钙和磷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钙与磷的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鲜骨重显著降低(P<0.05),胫骨的最大抗压能力和骨灰含量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低磷高镁时,胫骨中镁含量显著升高(P<0.05),磷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于正常磷高镁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钙与磷的比值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比值确显著高于正常磷高镁组(P<0.05),鲜胫骨长、鲜胫骨重、最大抗压能力。骨灰含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鸡TCR1与TCR2T细胞动态变化观察

    李一经,刘宝全,李海滨,杨庆霞,刘胜旺,卢景良

    为深入探讨鸡马立克氏病T细胞受体亚群的变化与疾病发生与发展的相互关系,本实验以马立克氏病强毒株人工感染1日龄SPF雏鸡,在不同的感染期,以流式细胞仪分析脾脏、胸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CR1+T和TCR2+T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感染鸡脾脏中TCR1+T细胞异常增高,而TCR2+T细胞在脾脏和外周血中表现为暂短的升高,其后迅速下降。TCR1+T细胞与TCR2+T细胞的这种异常变化是vMDV感染雏鸡后T细胞表型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辅助斜投影在工程图中的应用

    丁乔,张国安,刘冬梅

    在画法几何中最常用的是正投影法,但有时在正投影中较难解决的问题应用斜投影方法却很容易解决。为此,本文介绍了斜投影概念、性质、画法及应用。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管路渐扩段局部阻力系数的探讨

    赵宝峰

    在供水、排水管路中,经常遇到不同形状的渐扩管段,在设计这种管路时,首先考虑到它的局部阻力系数的大小。在现有的资料中只考虑到它的扩散角及扩散段两端面积之比,而没有考虑到水的流速,本文进行了全面考虑,在扩散角为5.70°,面积之比为0.25的管路上进行了实验,测出了不同流速下的渐扩段阻力系数,为管路设计提供了依据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乳酸菌发酵剂冻干保护剂筛选及应用的研究

    吕加平,骆承庠

    用蔗糖、乳糖,海藻糖、麦芽糊精、山梨醇、甘油、侧金盏花醇等13种材料对乳酸菌的冻干保护效果进行的比较研究表明,海藻糖,侧金盏花醇为最佳保护剂,其次为蔗糖、麦芽糊精、山梨醇、谷氨酸钠、脱脂奶粉,在以水和增菌液为基质中冻干保护效果显著,对乳球菌的保护效果优于乳杆菌。冻干菌物菌落总数与菌体产酸力有一定关系,但与乳糖酶关系不明确,冻干后的菌体表面呈脑回样皱褶,但形态变化不大。并设计了最佳冻干保护剂配方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1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8 ] |[阅读次数:0 ]
  • 纳豆菌(Bacillus natto)纤溶活性分析

    徐仲,赵晓东,郑稚莺,张朝臣,朱祥春

    通过纤维平板法测定了纳豆菌(BacilusNato)的裂解纤维凝块抗血栓活性。同时,初步探索了该菌抗血栓有效成份—纳豆激酶(Natokinase)在37℃下产率最高,该菌的液体培养50h左右酶活性最佳。并查明该酶在培养液pH为6.30~10.80,室温下可稳定持续表现纤溶活性达40h左右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产朊假丝酵母原生质体制备的研究

    王立群,聂晶

    利用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utilis)2.281株研究了原生质体的制备。结果表明,该菌经复合剂0.14mol·L-1β-MET、0.04mol·L-1EDTA予处理;蜗牛酶浓度为70mg·(10mL)-1;并于30℃酶解120min;是制备原生质体的理想条件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苹果梨采前生理生化变化

    王军虹,闫丽梅,刘武林

    研究了苹果梨采前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苹果梨在采前一直没有乙烯产生,呼吸强度主要呈下降趋势,只在后期出现回升后又下降。苹果梨在采前成熟过程中,硬度不断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不断增加。淀粉先增后减,可溶性糖中以果糖增加为主。苹果梨采前柠檬酸含量不断增高,而苹果酸含量逐渐减少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伏香梨追熟特性的研究

    钟耀广,崔成东,王静,张国艳,中村怜之辅,稻叶昭次,久保康隆

    研究了伏香梨的追熟特性。结果表明,伏香梨追熟期间还原糖、总糖的含量上升,硬度、滴定酸度下降,糖酸比增加,果皮着色快,果实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果肉酸甜可口。与晚采果比较,早采果追熟后腐烂率明显降低。在本试验中,可以认为哈尔滨地区伏香梨在8月15日采收,效果较好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草莓胚和胚乳发育的研究

    李冬梅,李兆亮,桂明珠

    以哈尔滨地区推广的“戈雪拉”和“小实”草莓品种为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荧光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对草莓受精、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其结果如下:1.草莓属于多心皮离生单雌蕊,柱头较小,表面有栅状排列的乳突细胞,花柱细长,中央可见有较发达的引导组织,子房内1枚横生胚珠,单珠被,厚珠心,蓼型胚囊,利用荧光法可清楚看到落在柱头上的花粉萌发,花粉管的延伸途径,即由柱头一花柱引导组织—子房内壁—胎座—胚珠表面—进入珠孔。2.胚的发育过程与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基本一致,先后经历了合子—二细胞原胚—球形原胚—心形胚—鱼雷形胚—成熟胚等阶段,胚发育属紫菀型,胚的形态呈直立型。3.草莓属核型胚乳,先后经历初生胚乳核—胚乳游离核—胚乳细胞—胚乳逐渐被胚吸收等过程,戈雪拉品种幼胚发育中,在其周围具有一个特殊的结构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盖草能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肖振平,赵久明,戴建军

    用反相液相色谱建立了分析除草剂盖草能含量的方法,采用ODS-C18柱(250mm×4.00mmi,d),以乙腈-水(73∶27)为流动相,用紫外240nm检测,本方法的线性实验,回收率实验、精密度实验均良好,产品测定的变异系数为0.67%,小于1.50%。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内窥镜技术在大动物诊疗上的应用

    冯新畅,罗继龙,王林安

    内窥镜一词来源于希腊词endon,skopein,意为“向内”,“观察”的意思〔1〕。自问世以来在医学界得到了广泛而普遍的应用,而在兽医领域,则是借用人医的仪器设备进行诊断和治疗,在呼吸道、消化道、骨盆腔器官、关节等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呼吸道的内窥...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