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尚连,李文雄,曾寒冰
在单细胞培养再生植株后代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研究基础上 ,进一步对再生植株后代的花粉母细胞染色体行为和花粉粒育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花粉母细胞染色体行为发生异常 ,出现落后染色体、环形染色体、染色体桥、断片和粘连以及花粉母细胞仅发生核裂、三极纺锤体、多分体等 ,其中多以落后染色体花粉母细胞出现的频率为最高 ,早期世代为 8.0 3 %~ 51.11% ,随着繁殖世代的增加 ,这种异常的比率逐渐降低 ,到高世代 ( SCC6代 )仅为 0 .50 %~ 9.80 %。花粉粒育性分析结果表明 ,尽管早期世代花粉母细胞发生异常的比率较大 ,但各株系的可育花粉粒比例都在 60 %以上 ,并且均表现为正常结实 ,未发现不育现象。随着世代增加 ,育性也在不断改善 ,高世代绝大多数株系可育花粉粒的比例都在 98%以上。再生植株花粉粒的育性与花粉母细胞染色体变化密切有关
2001年02期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伟华,李文雄,刘绵红,李新玲,张燕妮,赵欣
利用农杆菌二元载体转化法和花粉管通道法 ,以菜豆几丁质酶基因转化小麦东农 774 2。农杆菌感染后的愈伤组织以 G4 183 0 mg· L-1筛选 5周 ,经 PCR和 PCR- Southern杂交检测 ,有0 .3 8%的愈伤获得转化。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小麦共操作小花 3 85朵 ,其中有 68.3 0 %的小花结实 ,经 PCR和 PCR- Southern杂交检测 ,获得转基因植株的转化频率为 0 .52 %。
2001年02期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严红,李文雄,赵久明,孙滨,谭志娟,李广忠,王兴琴
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不同水平硼与小麦体内氮的积累关系。结果表明 ,在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 ,无硼影响氮的积累 ,尤以分蘖期氮的积累最少 ,仅有 1.2 3 2× 10 -2 g/株 ,其它施硼处理为1.4 69~ 1.4 73× 10 -2 g/株。硼不足只在繁殖生长阶段影响氮的积累。
2001年02期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金正勋,秋太权,孙艳丽,金学泳
利用稻米垩白率不同的 6个粳稻品种 ,以 Grif f ing双列杂交方法 4配制 15个杂交组合及部分反交组合 ,对杂种 F1及 F2 稻米垩白率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稻米垩白率正反交 F1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稻米垩白率除受细胞核基因的作用外还受细胞质基因的作用 ,以垩白率较低的品种作母本 ,其 F1垩白率较低 ,部分组合还表现超亲优势 ;中亲值与 F1、F2 稻米垩白率平均值间以及 F1与 F2 稻米垩白率平均值间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各组合 F2 均出现了超亲变异 ,其超亲变异既有偏向于低垩白率方向的组合 ,也有偏向于高垩白率方向的组合 ,在双亲垩白率差异小的组合中 F2 群体出现垩白率低于低亲的单株多 ;在大部分组合中垩白率与千粒重呈正相关 ,与单株产量既有呈正相关的组合 ,也有呈负相关的组合
2001年02期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崔正忠,尹云锋,韩芳
应用 3 2 P示踪技术研究了土壤磷素活化剂在磷肥肥效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土壤磷素活化剂可增加土壤磷素和肥料磷素的供应强度 ,促进大豆对土壤磷素和磷肥磷素的吸收。
2001年02期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栾非时,崔成焕,王金陵
收集了黑龙江省 4 3个栽培品种 ,国际热带农业中心 13个半野生品种 ,波兰 4个矮生品种共 60个菜豆品种资源 ,测定其植物学、生物学性状 ,通过编制的计算机软件程序 ,采用标准差标准化方法 ,计算各材料间的欧氏距离 ,其范围为 0 .11~ 0 .985。同时根据计算所得 60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度 ,对其开展亲缘关系系统聚类图 ,将其分为两大类 ,即矮生种为一类 ,蔓生种及半野生种合为一类。
2001年02期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4 ] |[阅读次数:0 ] - 肖同玉,任红玉,张兴文
大气稳定度直接影响大气污染的程度 ,而逆温是大气稳定度的重要指标。根据哈尔滨市最近 10年的逐日 0 7时的实测探空资料 ,着重对冬季底高在 10 0 m以下的逆温 ,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揭示了哈尔滨市冬季近地面层逆温的厚度、强度等方面的演变规律 ,对逆温预报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2001年02期 139-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张志祥,徐汉虹,程东美,吴毓林,范俊发
对茼蒿素类似物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浸叶法处理小菜蛾 2龄幼虫 ,12号和 2 0号化合物 5d后的 LC50 值分别为 4 98.74μg· m L-1和 2 99.82μg· m L-1;对菜粉蝶 3龄幼虫处理后 6d的L C50 值分别为 655.79μg· m L-1、 4 65.74 μg· m L-1,处理后 8d的 L C50 值分别为 3 82 .12 μg·m L-1、 2 78.86μg· m L-1。以 5μg/头的 12号和 2 0号化合物注射处理菜粉蝶 5龄幼虫 ,2 4 h后试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4 5.3 4 %和 68.86%。 12号和 2 0号化合物对致倦库蚊 3龄幼虫处理后 2 4 h的 L C50 分别为 9.91μg· m L-1和 6.2 1μg· m L-1。
2001年02期 146-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涤洁,佟恒敏,李涛
研究氨苄青霉素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以及炎痛消对氨苄青霉素药动学的影响 ,采用HPL C法检测血中氨苄青霉素的浓度 ,药时数据用 MCPKP药动学程序处理。结果表明 ,消炎痛不能影响氨苄青霉素在兔体内的吸收 ,但能影响其分布和消除 ,使 K12 和 K2 1显著增加 ,消除速率常数 Kel显著降低 ,使 t1/2 8延长 52 % ,AUC提高 10 6% ,CLB降低 110 % ,Tcp延长 50 .2 0 %。
2001年02期 15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卫国,包军,才绍河
通过在猪栏内添加异物对断奶仔猪啃咬行为及其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分 3个组 :T1,对照组 (单调环境 ) ;T2 ,悬挂异物组 (在猪栏的一定高度上悬挂三角皮带 ) ;T3 ,地面异物组 (在猪栏内添加树枝 )。每个试验组包括长白和大白两个品种各两窝仔猪 ,共 72头仔猪。试验使用摄象机 ,采取即时性观察方法进行观察。记录每日的采食量和仔猪试验前后的体重以计算日增重和饲料效率。试验结果表明 ,在猪栏内放置异物增加环境复杂性 ,显著影响断奶仔猪的各种行为反应。添加异物不仅使仔猪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异物进行探求和啃咬 ,还显著减少咬尾行为、咬耳行为、咬蹄行为和啃栏等。在猪栏内添加异物有利于提高断奶仔猪的日增重
2001年02期 15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宏军,申德超,崔广波
通过试验研究 ,探讨了用于浸油的玉米胚挤压膨化预处理过程中的套筒温度、模孔孔径、物料含水率、螺杆转速等挤压系统参数对考察指标残油率的影响规律。试验室研究结果表明 ,挤压膨化预处理浸油工艺可使残油率低于 1% ,使原设备的浸出能力提高 10 0 %。具有十分可观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1年02期 164-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孔保华,南庆贤
主要研究了漂洗及不同作用温度对鲢鱼组织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漂洗会降低组织蛋白酶的活性 ,漂洗后组织蛋白酶 L的活性最高 ,而组织蛋白酶 B和组织蛋白酶 H较低 ,漂洗后三种酶累计活性最高是在 55℃。
2001年02期 170-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赵玉红,孔保华,张立钢,王玮,历夏
主要研究了 p H值和蛋白浓度对鱼蛋白水解物的溶解性、稳定性、粘性、发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等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解产物具有很好的溶解性 ,在 p H2 .0 0~ 10 .0 0的范围内溶解性均大于 94 % ;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冷藏稳定性 ;水解产物的粘性较母本蛋白急剧下降 ,水解产物较原蛋白具有更好的起泡性 ,为初始体积的 3 .4 0~ 4 .3 0倍 ;水解产物无苦味、无鱼腥味
2001年02期 175-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 王海宽,赵新淮
对 2 9种天然食品提取物的自由基 ( .OH)清除能力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海带具有最高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而且具有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成份稳定性较高 ,加热、冷藏、活性炭处理、硅藻土处理对其自由基清除能力影响较小 ,当海带 :甘草 :枸杞 :红枣 =10∶ 1∶ 1∶ 1( V/V)时 ,其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大提高 ,显示了 4种天然食品在一定比例下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2001年02期 181-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张兰威,王静,郑冬梅,郭清泉
将乳酸菌 ( L plantarum )接种到肠馅中 ,按着我国风干香肠传统工艺生产 ,在风干过程中测定脂肪及游离脂肪酸变化。结果表明 ,添加乳酸菌的香肠脂肪含量略低 ,酸价高 ,说明添加乳酸菌能促进脂肪分解 ;另外游离脂肪酸含量增高 ,尤其是 C18∶ 1和 C16∶ 0 两种脂肪酸含量明显增多 ,而 C18∶ 2 则略低 ,可能是 C18∶ 2 进一步参加反应的结果
2001年02期 188-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梁俊爽
简要介绍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精准农业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述了我国北方农垦系统开展精准农业技术研究的有利条件。通过对国外多种土壤参数测定仪对比试验数据分析 ,针对我国北方农垦系统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及配套机具现状提出了适合我国北方农垦系统生产水平的土壤参数测定设备。土壤比阻测试仪较其它设备简单易行 ,是我国北方农垦系统实施精准农业的切入点
2001年02期 192-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大森,张鹏
用 射线辐照小麦种子 ,辐照剂量分别为 10 Gy和 2 0 Gy,然后在人工模拟低温、干旱、涝害逆境下处理 ,利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测定其超弱发光。结果表明 ,同一剂量辐照的种子在不同逆境下的超弱发光不同 ,15℃清水浸种 ,10 Gy剂量组超弱发光最强 ,6℃清水、 15℃蔗糖溶液( 0 .3 0 % )浸种 ,以 2 0 Gy剂量组超弱发光最强。辐照提高了种子在逆境下的超弱发光
2001年02期 198-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春梅,宋伟,孙艳丽
研究了不同密度和肥料配比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 1)在 3 75万株· hm-2 ~ 60 0万株· hm-2 范围内 ,小麦产量变化不显著 ,对于龙辐 91- B569适当降低密度是可行的。 ( 2 )不同肥料配比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 ,其中在 N∶ P∶ K为 1.5∶ 1∶ 0 .5的情况下 ,小麦产量最高 ,为5868kg·hm-2 ,并且各组配比中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 ,产量增加
2001年02期 201-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白子金,赵华鹰
在辽宁省某集约化养猪场 ,对 114头繁殖母猪进行跟踪调查 ,根据现场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 ,确定有猪繁殖呼吸综合征 ( PRRS)发生。
2001年02期 205-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