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大豆植株氮素积累与转运动态的研究

    孙太靖,龚振平,马春梅

    对大豆不同生育期地上部植株干物质动态和氮素积累与转运动态变化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各器官(除荚果外)干物质积累均在结荚至鼓粒期间达到高峰;不同器官氮素积累间存在差异,叶片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结荚期,叶柄、茎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结荚后荚果中氮素积累迅速增加;不同叶位叶片氮素含量先增加而后下降,不同叶位叶柄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

    2004年05期 517-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 减氮处理对水稻根系氧化力和产质量的影响

    苗淑杰,罗盛国,姜佰文,范立春,郭艳文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对水稻根系氧化力和产量以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当地常规施氮量减少42.8%和37.4%的条件下,水稻根系氧化力提高了4.4%或变化不明显;千粒重分别增加了0.59g和1.21g;空秕率分别降低了9.53%和7.43%;产量分别提高了4.2%和4.7%。稻米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无显著变化。

    2004年05期 522-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生物有机肥对春小麦品质产量的影响

    蒋春来,李淑芹,王东,许景钢

    为探讨生物有机肥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通过不同的施肥处理,对其肥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数量的生物有机肥条件下的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干面筋含量及湿面筋含量有显著差别。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小麦品质,是在东北建立优质春小麦产区的重要措施之一。

    2004年05期 526-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8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协调指数对小麦后代中优良类型选择效果的研究

    付连双,李卓夫,孙艳丽,王玉波,蔡泉,刘君

    以3个杂交组合的亲本及4个世代(F1,F2,F3,F4)为试验材料,对亲本、F1代及各分离世代个体,依12个农艺性状的表现,分别计算了协调指数。结果表明,3个组合的F1代协调指数均小于亲本,说明在各性状协调性方面,亦存在杂种优势;分离世代的个体单株粒重与协调指数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以单株粒重大而协调指数小的类型为优良变异类型,不同组合各世代优良变异类型出现的几率存在差异;如果在各分离世代不加以选择时,优良变异类型出现的频率有随世代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建议应在协调指数小的基础上,加强早期分离世代对优良变异类型的选择,以增大后期世代优良变异类型出现的比率,提高育种效率。

    2004年05期 529-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授粉条件对甘蓝亲和指数的影响

    王超,张桂玲

    选用3份甘蓝自交不亲和系材料,对其不同花枝部位、授粉方式、花龄、蕾龄的亲和指数进行测定,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花枝部位花期及蕾期授粉亲和指数差异较大,花期上部高,蕾期中部高。花期授粉的亲和指数5d较高,3~4d次之,1~2d最低,即:花期延后授粉能提高亲和指数;蕾期授粉的亲和指数以开花前1~2d为最高,3~4d次之,5d最低,蕾期授粉以开花前1~2d的大蕾为最好,能提高结籽数。重复授粉能提高亲和指数。

    2004年05期 534-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茎段组织培养的研究

    牛红云,王荃,薛贵彬,胡国富,胡宝忠

    实验在草莓茎段的组织培养过程中,对外植体不同消毒时间,最佳诱导培养基、分化培养基与生根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0.1%升汞对茎段消毒2min时效果最好;诱导愈伤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mg·L-16-BA+0.1mg·L-1NAA;最佳分化的培养基为:MS+2.0mg·L-16-BA+0.2mg·L-1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25mg·L-16-BA。

    2004年05期 542-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温室番茄不同留果穗数干物质积累及其产量的研究

    王平,栾非时

    不同留果穗数对番茄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速度、各器官光合产物分配及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留4穗果B3处理全生育期单株干物质日积累量最多5.385g,比留2穗果B1处理、留3穗果B2处理、留5穗果B4处理分别增加1.214,1.249,0.698g;果实干物质积累速度、光合产物分配率均最高,分别为3.667g·(p·d)-1和68.9%。B3处理产量也最高,每公顷产量可达58150.1kg,分别比B1,B2,B4处理增加18348.4,8693.7,11105.2kg。

    2004年05期 546-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新型二氯喹啉酸类除草剂对萌芽玉米种子的影响

    杨蕾,王鹏,王征,王虹

    试验通过水培法及土培法,研究一种新设计的二氯喹啉酸酯化合物-3,7-二氯-8-喹啉羧酸烯丙酯对萌芽玉米种子的生理活性影响。结果表明,它具有较高的活性。

    2004年05期 550-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土壤施硫对越桔生长发育的影响

    唐雪东,李亚东,臧俊华,吴林,张志东

    研究土壤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硫磺粉对越桔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施入1.5~2.0kg·m-3硫磺粉,越桔的生长发育良好,植株的生长量、叶片的百叶干重、叶片面积、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呼吸强度及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都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同时,高丛越桔品种“蓝丰”适宜的土壤pH范围为3.0~5.5;半高丛品种“圣云”适宜的土壤pH范围为4.5~6.0。

    2004年05期 553-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0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5 ] |[阅读次数:0 ]
  • 选择对QTL连锁分析的影响(Ⅱ)

    任永泰,孙丹娜,张好治

    文章在侧翼标记下研究选择对于各标记基因型的频率、多基因效应等的影响,并探讨了利用各标记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在侧翼标记区间上检测QTL基因的方法。

    2004年05期 561-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番茄红素微波萃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王伟华,于国萍,张立冬

    番茄红素是脂溶性色素,脂溶性色素的提取特点是提取时间较长,采用微波浸提技术可以提高其提取率。实验采用微波辐射法萃取番茄红素,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提取溶剂为丙酮,微波功率级数为2,提取时间为40s,液固比(mL·g-1)为3∶1,提取级数为3。

    2004年05期 564-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油豆角冰温贮藏研究

    郭丽,程建军,马莺,赵长信,田树权

    试验研究了塑料小包装的油豆角在室温、冰温以及经冰点调节剂处理后的冰温贮藏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探讨了油豆角在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酸含量、呼吸强度、电导率的变化,并分析了各种变化的原因及相互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冰温贮藏要比室温贮藏保质期延长15d左右,而山梨糖醇是效果较好的冰点调节剂,同时小包装气调贮藏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油豆角在贮藏过程中糖分和水分的消耗,可更大限度延长油豆角的贮藏时间。

    2004年05期 568-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3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磷酸盐和氯化钙对牛肉凝胶特性的影响

    孔保华,刁新平,郑冬梅

    主要研究磷酸盐和氯化钙对牛肉凝胶特性及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盐的使用量对凝胶硬度影响差异不显著,会显著提高凝胶弹性和粘聚性,并使亮度L值和红色度a值逐渐降低,说明磷酸盐对牛肉颜色有不良影响,会使牛肉亮度值和红色度值降低。不同部位牛肉之间的凝胶硬度、弹性和粘聚性差异显著,注射0.3mol·L-1CaCl2对凝胶特性影响不显著,能显著提高各部位的L值,但对a值影响差异不显著。

    2004年05期 573-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日粮电解质平衡对开产笼养蛋鸭的影响

    郑世峰,王安

    选用17周龄笼养金定蛋鸭108只,随机等分6组,研究玉米-豆粕日粮中不同电解质平衡值(DEB)对夏季笼养蛋鸭开产时间、生产性能、蛋品质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各组日粮电解质平衡值分别为50,150,200,250,300,350mmol·kg-1,试验期为6周。结果表明:①饲喂不同DEB值日粮的6组试鸭,其6周平均产蛋率分别为27.38%,31.48%,30.29%,36.24%,32.41%,28.97%;6周平均蛋重(g/枚)分别为47.89,48.23,48.52,52.56,50.25,52.00;②各组蛋鸭平均蛋重随DEB值的提高而提高(P<0.05),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存在由低到高的趋势(P>0.05)。各处理组蛋鸭血液pH值、HCO3-浓度也随之有提高的趋势(P>0.05)。血清中[DEB=Na++K+-Cl-]随DEB值的提高而提高(P<0.05);③饲喂日粮DEB值为250mmol·kg-1与300mmol·kg-1的两试验组,至22周龄产蛋达到群体开产水平(产蛋率≈50%),达到适期开产。

    2004年05期 578-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硼砂对绵羊瘤胃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刘大森,单安山,张鹏

    将8只装有瘘管绵羊分为2组,采用反转试验设计,研究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g·kg-1日粮的硼砂对绵羊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用4只装有瘘管绵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4种处理为:A组(基础日粮,对照组)、B组(基础日粮+1g硼砂·kg-1日粮)、C组(基础日粮+2g硼砂·kg-1日粮)和D组(基础日粮+25mgAHA·kg-1日粮),研究饲喂硼砂对绵羊瘤胃酶活性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2g·kg-1日粮硼砂对绵羊瘤胃细菌和原虫数量未产生影响。与对照组相比,B组、C组和D组蛋白水解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108.2%,200.39%和173.8%,其中C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与对照相比,添加脲酶抑制剂各组,脲酶活性略有降低,纤维素酶、总脱氢酶和淀粉酶活性略有升高,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饲喂硼砂对绵羊血液生化指标未产生影响。说明1~2g·kg-1日粮的硼砂添加量对绵羊是安全的。

    2004年05期 584-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半胱胺对仔鹅体内活性巯基含量的影响

    邵美丽,任皓威,刘皙洁

    选用3周龄的东北大白鹅1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半胱胺(CS)组。日粮中添加CS100mg·kg-1BW,饲喂5周后,检测肌肉、肝脏中活性巯基(-SH)的含量。结果表明,CS组肌肉中-SH比对照组升高7.14%;肝脏中-SH比对照组升高2.67%(P>0.05)。另选装置翅静脉血管瘘的9周龄东北大白鹅6只,采用与上一试验相同的分组和饲喂方法。分别于第64,66,68日龄定时采血4次,检测其中-SH的含量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饲喂CS后,血液中-SH升高13.01%,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一周内,CS组血液中-SH的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第三天达最高值,比对照组高42.30%(P<0.05)。表明,半胱胺对仔鹅的肌肉、肝脏及血液中活性巯基含量无显著影响。

    2004年05期 590-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双螺杆挤压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刘海燕,欧阳斌林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双螺杆挤压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以E分度热电偶为感温元件,用温度传感器AD590测量环境温度,并用作热电偶冷端补偿。该系统以MCS-51单片机为核心,采用智能控制结合数字滤波,提高了测量精度。

    2004年05期 594-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2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心轴为圆锥的锥形螺旋面的展开及CAD制图

    李平,丁乔,蒋恩臣

    文章根据正投影法规律,提出一种参数化绘制心轴为圆锥的锥形螺旋叶片展开图的方法,并利用AutoLISP语言编程,在AutoCAD2000环境下,根据给定的参数可自动生成展开图。利用这种方法可以由计算机快速准确地展开该螺旋面。

    2004年05期 597-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汽车复合驱动系统中的自动控制

    刘宏新,房俊龙,陈海涛

    针对汽车复合驱动系统受汽车运行工况、使用环境影响较大而致该项技术推广应用困难的问题,通过实验及理论分析,研究一种全自动控制系统。可根据汽车运行实际情况适时控制能量回收与释放的转换,适度控制能量回收与释放的强度,控制过程以驾驶人员操作意图为前题,以实际运行参数为依据,实现各动力子系统的协调工作,达到提高车辆动力性,降低油耗、排放,减少制动系统磨损的目标。

    2004年05期 600-6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小型同步发电机数字式励磁调节器的研制

    马淋淋,赵玉林,常志科

    阐述了一种应用于中小型机组的可控硅数字式励磁调节器的原理及特点。调节器以Atmel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数字调节,具有简单可靠、专用性强、扩充性好等优点。结果表明,能满足中小型发电机的控制要求,适合在中小型电厂推广。

    2004年05期 604-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用遗传算法求解约束优化问题时初始种群产生方法的探讨

    王福林,吴昌友,杨辉

    文章对用遗传算法求解约束优化问题时,初始种群产生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提出了初始种群产生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较直接利用随机数产生初始种群的方法具有更快的运算速度。

    2004年05期 608-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6k]
    [下载次数:9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南瓜优势育种及遗传规律的研究进展

    徐东辉,崔崇士,张耀伟

    针对近年来南瓜研究的兴起,系统阐述了国内外南瓜杂优利用、研究方法、优势育种及遗传规律的研究进展,为深入开展杂优利用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004年05期 612-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5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番茄抗早疫病育种研究进展

    王彦杰,刘守伟,李景富

    文章对近几年来番茄抗早疫病育种在早疫病病原菌的特性特征、番茄对早疫病抗性、番茄抗早疫病品种选育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就我国今后番茄抗早疫病育种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2004年05期 616-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土壤酶研究进展

    孟立君,吴凤芝

    土壤酶是土壤有机体的代谢动力,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类型、施肥、耕作以及其它农业措施等密切相关,其活性在土壤中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所处的状况;且对环境等外界因素引起的变化较敏感,成为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预警和敏感指标。文章综述了土壤酶及与其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

    2004年05期 622-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下载次数:25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9 ] |[阅读次数:0 ]
  • 花色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李凤兰,胡国富,胡宝忠

    概述了观赏植物的花色素苷及花色素苷的生物合成途径,介绍了影响花色素苷生物合成基因及克隆的研究进展及色素基因在植物花色育种上的应用。

    2004年05期 627-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下载次数:8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

    刘金华,魏春艳,罗雁菲,孙玉

    文章对当前几种比较常用的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概述,比较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简述了基因芯片技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等在转基因产品检测中的应用。

    2004年05期 634-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电网无功补偿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晶晶,赵玉林

    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关于电力电子技术、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以及无功补偿技术等技术领域的国内外文献,详细介绍了基于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各类无功补偿装置的原理、特点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无功补偿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2004年05期 639-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1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