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春梅,唐远征,季尚宁
1994~2002年在东北农业大学校内农学试验田进行作物定位轮作的长期试验研究,分别对不同作物轮作体系的土壤微生物、土壤优质真菌及土壤肥力的演变做了研究和分析。现将不同轮作方式对大豆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加以总结。结果表明,不同轮作大豆田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前期较低,生育盛期和成熟期较高,土壤真菌数量以苗期、结荚期较高,生育中后期有所减少;不同轮作方式相比,连作种植促使大豆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
2004年06期 645-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茫雪,王学东,崔琳,郝再彬,苍晶,闵丽
以东农42、东农163二个大豆品种为试材,对不同生育期、不同节位大豆叶片和豆荚的面积、长度和宽度进行了形态学的比较。结果表明,豆荚平均长度占其功能叶片平均长度的34.3%~46.5%,东农42的豆荚面积约占其叶片面积的18.05%。以东农42为例,对结荚期大豆植株不同节位叶片及其豆荚的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豆荚叶绿素总含量占叶片叶绿素总含量的3.5%,豆荚的淀粉的和还原糖含量都较叶片高,豆荚的蛋白质含量较叶片少,约占叶片含量的41.5%。
2004年06期 651-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冯莹莹,朱延明,张德杰,李杰,柏锡
研究选取11个东北地区主栽玉米品种的自交系,以幼胚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应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探讨了2,4-D、BA、L-脯氨酸、水解酪蛋白4个因素及不同浓度组合对II型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中添加4mg·L-12,4-D、0.5mg·L-1BA、750mg·L-1L-脯氨酸和250mg·L-1水解酪蛋白时,II型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49.66%。2,4-D是诱导II型愈伤组织的关键因素。优化了不定芽分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探讨了3个基因型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分化率及平均外植体出芽数,甜1品种都为最高,分别为93.14%和1.35%。初步确定了蛭石附加1/8MS营养液为再生植株移栽的最佳条件。
2004年06期 656-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曲娟娟,任桂萍,许修宏
以大豆疫霉根腐病近等基因系Williams和Williams79为材料,对它们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160个10-nt随机引物中,只有引物OPQ-04在Williams79中扩增出特异条带,在Williams中未扩增出,且3次重复均获得一致结果。经进一步检测在其它抗病材料中也出现该特异条带,推测该特异条带与大豆抗疫霉根腐病抗性基因Rps1-c连锁,得到显性RAPD标记OPQ-04700。
2004年06期 661-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立群,于洪祥,马世华,张翠凤,郝春雷,朱祥春,孙志学,李丽华,卢雁
对丹贝的安全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急性经口实验LD50>15.0g·kg-1体重;微核实验、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精子畸形实验和Ames实验均为阴性,铅、砷、AFB1含量均在安全标准以下,因此丹贝是一种安全食品。
2004年06期 664-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白震
,徐梅
,韩斯琴
,刘克杉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生理盐水浸提、硫酸铵分级沉淀、亲和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以及凝胶过滤层析,从纳豆中提取纳豆激酶。纯化后的纳豆激酶样品在SDS-PAGE银染中呈单一条带,纯度经密度扫描证实在95%以上,纤溶活性总收率达到52.9%。纳豆激酶性质研究结果发现,其最适pH值为7.5,对温度变化敏感,纤溶活性可被Ca2+,Ba2+,Na+等金属离子激活。纳豆激酶在水溶液中受EDTA强烈抑制及低离子强度条件下产生自我降解现象。
2004年06期 667-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3k] [下载次数:5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朱祥春,矫洪涛,苍晶,史芝文,章佳佳,张昊
研究以25℃为对照,以5℃低温胁迫处理,对水浸种和0.5%CaCl2浸种发芽培养的玉米幼苗进行蛋白电泳分析。蛋白质电泳扫描图谱分析结果表明,5℃低温诱导的玉米幼苗,24,48,96h均能合成新的诱导蛋白。
2004年06期 674-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君,蔡泉,付连双,李卓夫
用随机区组法,研究了多父本混合花粉授粉杂交F3代及其多亲本在12个农艺性状上的表现。结果显示,小麦多父本混合花粉授粉对不同性状遗传改良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亲代对后代的影响多为正向的。综合分析后代各性状平均值、变异系数、最大值、最小值的表现以及与亲代及对照的差异,表明小麦多基因型混合花粉授粉在单株重、收获指数、千粒重上遗传改良潜力最大,容易产生突破;在主穗小穗数、主茎重、穗长上改良潜力较大,易于通过亲本选择加以遗传控制;在主穗粒重、有效小穗数、主穗粒数上改良潜力主要依懒于亲本水平提高而增强;在杂交后代中,株高有向高秆方向发展的倾向,应注意矮源引入及后代对矮秆类型的选择。
2004年06期 680-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丽君,裴海英
1992~2002年对帽儿山地区的蝶类进行补充调查,并对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植保系昆虫标本室收藏的1949年以来的蝶类标本进行整理与鉴定,计补充鉴定出62种,隶属于4科、11亚科、42属,其中有黑龙江省新分布记录种13种,即:眼蝶科3种、蛱蝶科5种、灰蝶科4种、弄蝶科1种。文中逐一记述各种学名和采集日期。
2004年06期 685-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戴长春,赵奎军,冯学
利用8000IU·滋L-1苏云金杆菌(Bt)悬浮剂对油松毛虫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和松林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Bt悬浮剂对油松毛虫有很高致死作用。分别利用500,400和300倍稀释液喷雾松枝饲喂2龄幼虫,处理120h后,幼虫死亡率分别为32.50%,35.00%和62.50%。平均症状级别达1.625~2.575,致死作用迅速。林间施用Bt悬浮剂500,400和300倍稀释液,处理7d后,幼虫校正死亡率为74.68%~84.81%,10d后防治效果达85.00%~90.00%,显著高于25%灭幼脲三号悬浮剂的对照处理。
2004年06期 68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0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丽丽,于锡宏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以两个黄瓜品种“长春密刺”、“津绿5号”为试材,设置6,8,15℃3种地温处理,研究低地温对黄瓜幼苗生长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地温条件下黄瓜根系活力先下降后升高;细胞的膜脂过氧化程度明显加剧,表现在丙二醛(MDA)含量增加;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大,离子外渗明显;叶绿素含量先下降后升高;作物发生适应性变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同时低地温对黄瓜的生长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株高、茎粗、叶面积与对照相比均有极显著的差异。
2004年06期 692-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马鸿艳,栾非时,李愚鹤
试验采用3种温度管理方式,研究不同温度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A(旬平均温度为14.61~19.91℃),亚适温处理B(旬平均温度为16.60~22.73℃),适温处理C(旬平均温度为18.58~24.00℃)中处理C黄瓜产量和生长量最大;处理C的转化酶活性、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也最高;转化酶活性和总可溶性糖含量与产量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
2004年06期 697-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刘慧民,吴宇红,李金荣
文章通过对芦荟叶片细胞TEM常规样品制备技术,EM负染色技术,Meltshadow技术,SEM常规样品制备技术的生物电镜应用,在光学显微镜结构观察的基础上,观察了芦荟叶片表皮的各种附属结构,芦荟叶片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的结构与位置,叶片细胞的液泡、叶绿体、线粒体和核仁的形状及结构等。观察结果表明,芦荟叶片表面有蜡质层包被,且分布均匀;叶绿体呈棒状,内有丰富的片层结构;核仁呈圆球状,染色质深而密集;线粒体呈长圆球形,内膜腔内充满了透明的胶体状态物质。
2004年06期 701-7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许修宏,WATSON A K,张喜萍
筛选出4种小菌核菌液体发酵培养基:酵母浸出物培养基、V8蔬菜汁培养基、酪蛋白水解物培养基和大豆蛋白培养基。小菌核菌在这4种培养基(125mL)重的菌丝产量(干重)分别为:1.2478,1.1729,1.7652,0.9971g。用上述4种培养基生产的除草菌的活力分别为:68.6,64.4,63.1,66.8mm。毒性分别为:49.1,48.7,47.3,45.4mm。
2004年06期 704-7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颖,杨伟光,吴昊,吴忆宁,王晓燕
采用灰色理论对二龙山水库水质变化趋势进行评价,考虑相关因素选取高锰酸盐指数、BOD5、总氮和总磷作为水库的主要污染因子。通过1996~2003年污染因子的权重系数ei计算表明,二龙山水库的主要污染物是氮和磷,属有机污染型。据模糊综合指数zj评价二龙山水库1996~2003年历年水库水质变化,表明二龙山水库水质质量在已有的8年期间有所下降,分析其原因与二龙山水库作为国家4A级旅游区的开放是分不开的。
2004年06期 708-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辉,顾志良,赵建国,王启贵
根据GenBank中鸡的LeptinmRNA序列(AccessionNo.AF012727)设计12对引物,用RT-PCR方法从不同品种(系)、不同时期及不同处理鸡的脂肪、肝脏和卵巢组织总RNA中没有扩增出鸡的Leptin基因片段;根据鸡的EST数据库中查到的一条鸡Leptin基因前体序列设计4对引物,用RT-PCR方法在包括卵巢在内的多个组织的cDNA中没能扩增出正确序列。为提高鸡Leptin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给鸡注射胰岛素,利用RT-PCR方法对肝脏、卵巢和脂肪组织的总RNA进行扩增,没有得到目的序列。根据已发表的哺乳动物的Leptin基因序列设计兼并引物对鸡基因组DNA和脂肪、肝脏组织的cDNA进行PCR,结果没有特异性扩增条带,但在小鼠的基因组中可以获得稳定的扩增条带。用扩增长片段LATaq酶从鸡基因组DNA中也没有扩增出Leptin基因片段,而从小鼠的基因组DNA中,可扩增出小鼠Leptin基因片段;以小鼠LeptincDNA片段为探针,对鸡脂肪组织和肝脏组织来源的总RNA进行NorthernBlot分析,并未获得杂交信号;以猪的LeptincDNA片段为探针,对鸡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Blot分析,并未获得特异性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鸡的脂肪、肝脏和卵巢组织中不存在与小鼠Leptin基因同源性如此高的mRNA序列,在鸡的基因组中也不存在与小鼠、猪等哺乳动物Leptin基因序列同源性如此高的基因?
2004年06期 712-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秀艳,王安
试验选用192只1日龄金定蛋雏鸭,分成8个处理,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试鸭。研究在笼养条件下日粮中添加不同电解质平衡值对0~4周龄笼养蛋雏鸭血液酸碱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dEB值对血清中阴离子间隙和葡萄糖、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尿素氮的含量都有显著影响,适当提高日粮的dEB值,笼养蛋雏鸭血清中总蛋白和血糖水平升高,尿素氮水平降低;dEB值对蛋雏鸭血液pH值、HCO3-浓度和血清中钠、钾、氯等离子含量及肌酐浓度无显著影响,dEB值为246meq·kg-1的日粮更有利于蛋雏鸭体内的酸碱平衡。
2004年06期 719-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宝维,张名爱,李文立,刘光磊,贾晓晖,吴晓平,杨恕玲
选用1d五龙鹅快长系288只进行网床育肥试验,分为8组,每组设3个重复。各组试验日粮钙磷不同水平,以探讨适合五龙鹅早期生长发育的最佳钙磷水平。结果表明,在早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钙磷水平对五龙鹅快长系雏鹅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钙水平为0.65%,磷水平为0.30%,钙磷比例为2.17∶1时,体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较高,4周血浆AKP活性也最低;钙磷比在1.88~2.50∶1范围内能生长良好;钙磷比为1.38∶1时,雏鹅生产性能最差。
2004年06期 723-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陈月华,欧阳斌林,初永良
一种基于单片机生物体电信号采集和处理装置的研究和设计。通过电极将生物体信号引出,经过放大、滤波、转换等处理,由单片机进行智能控制。该装置具有对生物体的微弱电信号进行采集、放大和处理的功能。单独电源供电,与传统的同类产品相比,抗干扰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操作简单,可以应用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医学实验。
2004年06期 730-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晓勤,王福林
文章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直线折旧转换点的经验公式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说明;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VB语言操作程序,在残值率和折旧年限变化的情况下,准确给出直线折旧转换点的求解方法,为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4年06期 733-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晓曦,刘晓东,霍贵成
鲜奶的卫生质量与牛舍卫生、牛体卫生等条件密切相关。对牛舍以及奶牛场进行标准的卫生管理,可以大幅度降低由于牛场环境和牛体卫生等条件导致的鲜奶质量的高不合格率。规范目前奶牛饲养场的全面卫生管理,制定较为统一的奶牛场卫生管理标准,对保证让“中国人喝上放心奶”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我国奶牛场的卫生管理规范进行了全面探讨。
2004年06期 737-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雷,严红,魏湜
土壤有机碳库的平衡状况与大气CO2含量密切相关。综述了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影响土壤有机碳分解变化的因素,着重介绍土地利用方式、环境因子及添加有机物料等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并提出今后农田土壤有机碳的研究方向。
2004年06期 74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7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蔡泉,刘君,付连双,李卓夫
分析了小麦籽粒贮藏物质中HMW-GS、LMW-GS、麦醇蛋白及淀粉组成对小麦品质影响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重点探讨了各组分的遗传基础及在小麦品质遗传改良中的作用。HMW-GS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烘烤品质影响方面,其重要亚基及基因行为研究得比较清楚,正在育种中加以应用;LMW-GS的研究难点主要是分辨率低,被初步分为A,B,C3组,其在麦谷蛋白中的含量远高于HMW-GS,现正在研究新的分离技术,并初步研究了各组LMW-GS对品质的影响,麦醇蛋白在组成上具有高度异质性和复杂性。到目前为止,在普通小麦中一共鉴定了111个等位基因,麦醇蛋白是含量最多的储藏蛋白,其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与HMW-GS、LMW-GS的组成、比例及相互作用有关,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以及淀粉的糊化特性对面粉制成品的外观和食用品质影响较大,因此,小麦品种胚乳淀粉性状的改良及其对品质的影响机理也成为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2004年06期 749-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孙清芳,崔崇士,张耀伟
文章从果肉和种子方面介绍了南瓜的营养价值、营养品质育种的研究现状及其展望。为今后南瓜的品质育种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2004年06期 754-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王莹,胡宝忠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芍药的研究进展概况,系统地介绍了芍药的起源、分布与分类,栽培与繁殖,组织培养,生殖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2004年06期 759-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9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王永锋,栾雨时,高晓蓉
花粉管通道法是植物遗传转化的方法之一,它具有易于操作,适用范围广,育种时间短,有利于单子叶植物转化等特点。文章综述了该方法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烟草以及番茄等重要农作物中的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
2004年06期 764-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0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4 ] |[阅读次数:0 ] - 2004年06期 771-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