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静;罗秋香;钱春荣;刘海英;金正勋;
选用7个粳稻品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氮素对稻米味度值、淀粉谱特性及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质和蛋白质组分含量以及黏滞峰消减值等随氮素营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大多数供试品种的味度值、下降黏度值和最高黏度反而下降;蛋白质组分百分比组成受氮素营养的影响很小;味度值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不显著负相关;各蛋白质组分含量与稻米味度值的相关均没达到显著水平,除醇溶蛋白含量与最终黏度和回冷黏滞性恢复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外,其他蛋白质组分含量与淀粉谱特性中的各项指标间相关均没达到显著水平。
2006年02期 145-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9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9 ] |[阅读次数:0 ] - 刘学生;高凤文;赵凤民;罗盛国;
试验选择玉米为指示作物,采用小区试验和大田对比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几种保水剂对干旱气候条件下玉米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浙江建德“绿洲”超强保水剂增产效果极显著(F=21.83),使玉米增产9.73%。大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保定“科翰98”高效抗旱保水剂增产效果最佳,使玉米增产25.9%~26.3%。
2006年02期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马廷臣;孙艳丽;李卓夫;
以14个稳定的品种(系)为材料,对其5个品质指标(粗蛋白含量、GMP、伯尔辛克值、沉降值、湿面筋含量)、5个产量性状(株高、穗长、有效分蘖、千粒重、单株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个品种依据其各自的最适氮肥、密度组合可以分为高密高肥、低密高肥、中密高肥等4类。依靠N肥和密度处理中品质性状的最适表现可以将不同的基因型的春小麦分开,这种分类方法为品种区划提供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2006年02期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才华;朱延明;李杰;柏锡;李勇;
CDPK(Ca2+-dependent,calmodulinindependentproteinkinase)是植物钙信号传导过程中关键的蛋白激酶,在逆境胁迫信号传导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基于同源序列候选基因的策略,根据已经公布的多个CDPK序列的比对结果,在保守性较高的区域,设计两对巢式简并引物,结合降落PCR和巢式PCR在野生大豆中克隆。对获得的序列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发现该序列具有激酶活性的功能区域和CDPK特有的EF手性结构区,并且与VrCDPK(U08140)序列达到94%的相似性,可以确定该片段是CDPK基因的保守序列。结果证明,野生大豆中也存在CDPK基因,并为通过RACE等方法获得野生大豆全长CDPK基因奠定了基础。
2006年02期 159-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下载次数:5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盛云燕;栾非时;陈克农;
采用50对SSR特异引物对甜瓜栽培品种(系)进行分析,其中48对扩增出谱带,46对引物具有多样性。扩增带分子量在250 ̄1750bp之间,187条谱带中有130条谱带具有多态性(占69.52%),平均每个引物可扩增出3.729条带。46份材料经过NTSYS软件分析后分为9组,从9组中再选取21个具有代表性材料重新进行聚类,应用NTSYS软件的立体旋转模拟分析和聚类分析两种方法。结果表明,21份材料分为8组,15份材料具有相同的分析结果,6份材料具有不同的分析结果。聚类结果显示21份材料可分为绿麻瓜类、黄白皮瓜类、白皮瓜类、面瓜类、菜瓜类等几个类型,基本与形态学分类相似,但也有特殊性,如花皮面瓜聚到绿麻瓜一类中。分析结果说明这两种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要根据研究目的来选择和确定分析方法。此外,运用分子标记的方法可以提高甜瓜栽培品种多样性分析的准确性。
2006年02期 165-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6 ] |[阅读次数:0 ] - 王金刚;廉利;车代弟;
试验以早、中、晚三类唐菖蒲品种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和透射电镜观察花芽分化进程。结果表明,唐菖蒲花芽分化始于3叶期,止于7、8叶期,并可细分为未分化期、开始分化期、花序分化期、花萼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和雌蕊分化期8个时期。在整个花芽分化期间观察到细胞内核仁、线粒体、前质体等的形态、大小、数量及发育程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2006年02期 17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4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潘俊波;李金;徐凤花;
对实验室现有14个霉菌菌株进行筛选,得到3株具有高效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分别为AL11、AL12、AL14。纤维素CX酶活力分别为706.7,733.3,725.0U.g-1.min-1;还原糖生成量为17.18,17.92,17.35mg.g-1;固体曲发酵培养基(麦麸∶稻草粉=37∶)失重率分别为57.8%,62.4%,58.8%。这3个菌株纤维素降解能力明显高于其他菌株。
2006年02期 175-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0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李晓东;马莺;任运宏;崔旭海;
研究国产大豆低聚糖在点心面包中的应用。利用单因素实验设计研究大豆低聚糖的添加量,并测定面包的老化度以及水分活性和细菌总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点心面包中的大豆低聚糖经发酵后损失不到10%,在24h内,加入大豆低聚糖的面包组与对照组比较其硬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48h后几乎无差别(P>0.05),添加1.7%纯大豆低聚糖的点心面包,在贮存1~9d内,水分活性和细菌总数低于空白组,说明添加大豆低聚糖可延长产品的保值期。
2006年02期 180-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霍明东;王守志;李辉;
黑素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4receptor,MC4R)是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receptors,GPCRs)超家族的一个成员,在人和鼠的体重、能量稳态和采食量的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实验以东北农业大学建立的高低脂双向选择肉鸡品系为研究材料,采用PCR-SSCP和测序方法检测MC4R基因编码区的SNPs,结果在编码区发现1个G315T的突变。最小二乘分析表明,该位点基因型在高低脂系6世代中与7周龄体重、屠体重呈显著相关(P<0.05),多重比较显示,AA型个体的7周龄体重、屠体重显著高于AB型的个体(P<0.05);在高低脂系8世代中基因型与1、5、7周龄体重、屠体重、胸肌重、胸肌率显著相关(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AA型个体的5、7周龄体重、屠体重、胸肌重显著高于AB型和BB型个体(P<0.05)。由结果可初步推测MC4R基因可能是影响鸡早期生长和肌肉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相连锁。
2006年02期 184-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于成勇;王安;
试验选用10周龄的金定母鸭126只,研究在低温条件下不同电解质平衡值(dEB)对育成鸭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清中激素浓度的影响。试验共分为7个处理组,其饲粮电解质平衡值(dEB)分别为-97,3,103,203,303,403,503mmol.kg-1。结果表明,在低温环境下,不同dEB对育成鸭血液中钠离子、氯离子、阴离子间隙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血液中有关酸碱平衡的指标如二氧化碳含量、pH值等的影响显著(P<0.05);各组间血清中T4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T3、孕酮和皮质醇的浓度差异显著(P<0.05)。就体内酸碱平衡、抗应激能力而言,育成鸭饲粮最佳dEB值为303mmol.kg-1。
2006年02期 190-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伟兴;范兆廷;杨洁;
通过光学显微镜对黄颡鱼性腺的组织学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颡鱼的精巢为小叶型,其精原细胞存在于精小叶内壁上,精母细胞和未成熟的精子细胞位于精小囊中,精子成熟后精小囊破裂释放精子进入小叶腔,完成发育过程。精小叶间存在大量的间质细胞、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黄颡鱼卵巢属于同步发生类型的卵巢,本研究采用的是发育到第Ⅳ时期的卵巢,卵巢内几乎被第Ⅳ时相的卵母细胞所占据,但仍存在第Ⅴ时相的卵细胞,并且在卵巢内产卵板上可见发育期为Ⅰ、Ⅱ、Ⅲ时相的卵母细胞。
2006年02期 194-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7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邹运明;马武龙;高慎阳;任艳红;李一经;
单核增生性李斯特杆菌(L.monocytogenes)的主要毒力基因hly与融合表达载体pGEX-6P-1相连,转化大肠杆菌BL-21。在摇床条件下,利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为诱导剂,分析比较不同IPTG浓度对表达产物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IPTG浓度。结果表明,在装有LB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在37℃情况下,当IPTG终浓度为0.6mmol.L-1时,hly基因的表达量最大。当再增加IPTG的浓度时,抑制重组蛋白的表达。Western-blot分析,所表达的蛋白具有抗原特异性。实验为重组李氏溶血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2006年02期 199-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6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涵;李文哲;
为研究微量金属元素对牛粪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每隔1,3,5,7d向牛粪厌氧发酵液中添加Fe、Co、Ni元素。结果表明,7d添加1次微量金属元素的发酵组效果最佳,产气率和总产气量最高,COD去除率最高;每1d添加1次的挥发性有机酸(VFA)和产气量都最低,分析认为微量金属元素添加频率过高会破坏反应器内的营养平衡。
2006年02期 202-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迟媛;钱巍;金英子;
推理机是专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专家系统的实用性和判断的正确性。文章探讨了农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推理机实现问题,研究了基于故障树理论的不精确推理方法,经过系统开发验证,该推理方法应用于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2006年02期 206-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业成;雷溥;权龙哲;马小愚;
在对稻米品质进行综合评定时,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由专家给出,因此,所确定的权重难免会受到主观因素影响。文章采用投影寻踪法来确定权重,减小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从而获得一组较为客观的权重。
2006年02期 21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于乃利;王爱杰;单德鑫;张颖;
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我国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先后经历了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阶段,现已逐渐进入容量总量控制阶段。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制度的实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环境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环境管理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原有的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制度已不能适应。为此,探索、建立容量总量控制机制是当前环保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针对蚂蚁河流域水质现状进行了水质达标分析,对辖区内的点源、面源和生活源排放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选择适宜的容量测算模型,并科学地确定了COD、氨氮等水主要污染物的降解系数等计算参数,对该河水主要污染物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与核定,指出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研究是进行流域排污总量控制的基础,并对环境容量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2006年02期 219-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8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任永泰;邓华玲;徐丹;
在水文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三江平原地下水流动的微分方程数学模型,并采用解析有限元法将微分方程线性化为大型线性方程组,把线性方程组作为优化模型的一部分约束条件,将地下水流动状态方程与优化模型进行耦合,并用Lingo软件求解。结果表明,该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但由于近年来水资源配置不合理,地下水开采量过大,使区域水通量呈下降趋势。
2006年02期 225-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金萍;陶波;滕春红;洪锐民;
试验探讨腐殖酸抗盐碱性的生理机制。采用测定脯氨酸、丙二醛、多酚氧化酶活力、质膜透性、脱落酸、谷胱甘肽含量等项目来完成的。从试验结果看,腐殖酸降低了叶片脯氨酸含量、脱落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膜透性,提高了多酚氧化酶活力、谷胱甘肽含量。试验证明,腐殖酸可提高大豆抗盐碱能力。
2006年02期 229-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永生;刘庆华;
在水闸地基整体稳定性研究中,选择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进行计算。采用大变形问题的UpdatedLagrangian描述方法,基于土体失稳过程是弹塑性大变形的问题,建立了土体稳定分析的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模型,提出了坐标更新和非线性方程组线性化的方法,推导了相应的计算公式。
2006年02期 232-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祁雪莲;孟军;吴秋峰;
农业生产决策不均衡成为影响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极大阻碍。文章以博弈论作为分析工具,利用描述农户与农户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博弈过程,分别建立农户间相互独立决策和联合决策的博弈模型。通过求解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说明在农民的生产经营中,政府的积极引导和经过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环境可有效提高农民收益。
2006年02期 235-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李士龙;葛红霞;肖迪;杨德光;李彩凤;马凤鸣;
细胞程序性死亡(PCD)是植物体一定发育阶段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受特定的基因调控,是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介绍了PCD的概念、一般特征、机理、与植物衰老的差别以及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植物PCD研究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实际意义进行了展望。
2006年02期 238-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0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尹静;肖佳雷;马凤鸣;
小麦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对其进行基因工程改良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了自第一株转基因小麦报道以来,小麦转基因技术在小麦品种、品质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
2006年02期 245-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6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范金霞;秦智伟;
文章综述了DNA分子标记在瓜类作物遗传图谱构建,瓜类种质资源研究与品种纯度的鉴定,瓜类作物基因分子标记研究及基因克隆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2006年02期 249-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王秋霜;李景富;许向阳;
文章对番茄斑枯病的研究动态和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番茄斑枯病的病症与识别、生物学信息、流行规律、防治方法、番茄苗期抗性鉴定方法及寄主抗性遗传规律等内容。
2006年02期 254-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樊锐锋;梁冰;李海燕;胡宝忠;
文章从药用黄芪属植物营养体、生殖等生物学特性及组织培养技术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2006年02期 258-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8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魏颖;薛淑群;张达;袁强;李成;
细胞核移植技术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重大。文章介绍了中国和世界上鱼类细胞核移植的研究成果及其最新进展;综述了鱼类细胞核移植的基本程序、方法和影响因素,包括胞质受体的准备、核供体的制备、核移植和核质杂种的培养。并对鱼类细胞核移植的应用、现存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2006年02期 263-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5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林叶;李庆章;
瘦素是一个可由乳腺脂肪垫和腺泡上皮细胞产生的自分泌和旁分泌因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它对乳腺的发育、泌乳和退化都有一定的影响。文章就瘦素在乳腺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06年02期 268-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术;郭铁鸿;朱蓓蕾;沈建忠;
压电免疫传感器是将高灵敏度的压电质量传感功能和高选择性的免疫反应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生物传感器。其具有仪器装置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测快速、无需标记、能连续监测和准确定量等优点,将在食品兽药残留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06年02期 272-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于晓波;郝艳红;许丹科;李庆章;
最近几年,蛋白芯片技术发展很快并在蛋白质组学通量化和系统化的研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展现出良好发展前景。为此,文章对蛋白芯片的主要原理和类型以及近几年蛋白芯片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尤其是在蛋白表达谱图和蛋白质相互作用谱图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2006年02期 276-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6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丽丽;梁俊爽;王忠江;
用厌氧发酵技术处理对环境污染严重的畜禽粪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黑龙江省由于冬季气温低,厌氧发酵技术发展缓慢,至今仍处于家庭户用模式。文章根据黑龙江厌氧技术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原因,拟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2006年02期 283-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