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秀才;孙聪姝;刘丽君;祖伟;
文章研究了不同硫素水平对大豆硫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施硫反应不同,高蛋白品种东农42施用硫肥,籽粒硫含量并不增加,而高油品种东农46和丰产型品种合丰25施用硫肥,籽粒硫含量提高。三个品种不同器官在生育期内硫素含量变化趋势不同,籽粒硫素含量在R4-R8时期呈现为“V”型变化。
2006年06期 72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王超;魏永霞;王立敏;王斌;
垄向区田蓄水保土技术是一种坡耕地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能够有效地拦蓄降雨径流,提高土壤含水量,从而改善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本研究针对东北半干旱区坡耕地的自然灾害特点,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垄向区田蓄水保土技术对大豆叶面积指数、作物生长速率和净同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垄向区田蓄水保土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豆的生物性状指标,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2006年06期 725-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李姚;马春梅;龚振平;
试验采用框栽,土壤为黑土,试验品种为东农47(DN47)和绥农10(SN10),分别对两个品种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GS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在大豆植株的根、根瘤、茎、叶片、荚皮、籽粒中都检测到了GS的活性,根瘤、根、茎、叶的GS活性高低顺序是:根瘤>茎>根>叶;茎和根的GS活性呈单峰曲线,两个品种的峰值都出现在R2期;叶片的GS活性动态与茎、根的动态有些差异,绥农10呈单峰曲线,而峰值出现在R4期,东农47在V4,R1期活性接近,从R1期开始活性快速下降,R4,R5期活性接近。
2006年06期 729-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郭玉双;张艳菊;朱延明;刘佳;李杰;柏锡;张淑珍;
采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法,对Southern杂交阳性的转菜豆几丁质酶基因和大麦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的双价转基因大豆T2代的5个株系,进行了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性检测,并通过比较接种后转基因大豆与对照组的死亡率来探讨两者的抗病性差异。结果表明,有4个转基因株系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与非转基因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另外1个株系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2006年06期 73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0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王雪峰;陈胜勇;王继安;
将一个在黑龙江南北各地都能够正常成熟的超早熟大豆品种东农44号,在黑龙江省不同纬度(50.22°N,49.22°N,48.22°N,46.68°N,45.75°N)选取土壤条件差异不大的5个地点种植。由各地气象局提供日照、温度、降雨等气候资料,分析不同纬度、不同月份的日照时数、降雨量及日平均温度对大豆蛋白质、脂肪、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及亚麻酸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象因子对大豆品质性状有较大影响。
2006年06期 739-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商文楠;孙涛;曹海峰;张俊宝;金学泳;
以龙粳9号为供试品种,在肥力密度相同的条件下,设5个栽插时期处理,研究其对水稻生育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间的本田生育天数变化差异明显,但成熟期差异却只有1~2 d;不同处理的分蘖及成穗率、叶面积指数、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都呈现C>D>B>E>A的趋势。产量构成因素的各项指标以C,D,B较好,适宜栽插期范围为5月13日~27日。其中以处理C(5月20日)的产量(11 573.8 kg.hm-2)为最高,栽插时期最佳,其次是处理D(5月27日)和(B 5月13日)。
2006年06期 745-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尹德东;胡宝忠;
本研究旨在建立日本晴水稻悬浮细胞系和保存悬浮细胞。在添加2 mg.L-1 2,4-D的NB培养基之后日本晴的成熟胚被诱导愈伤组织形成,2个月的继代后,愈伤组织在2 mg.L-1 2,4-D的NB液体培养基上用于悬浮细胞的培养。3个月的继代后,得到理想的悬浮细胞。关于培养的植物细胞的超低温保存程序大多数报道是两步保存法,采用含有脱落酸激素的预培养溶液培养,同时利用化学冷冻保护剂处理,并在-30℃下放置2 h后投入液氮保存,复苏后细胞的存活率(氯化三苯四氮唑还原法)为80%以上。
2006年06期 750-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7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丁伟;程茁;马凤鸣;陶波;
文章采用水培试验方法,在豆磺隆4μg.kg-1条件下,对耐性及感性甜菜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耐性甜菜在豆磺隆施用后第3天IAA含量开始增加并高于对照7.9%,GA及Zr与敏感甜菜相比保持较高含量,ABA含量略有降低,而敏感甜菜ABA含量明显增加。耐性甜菜品系三种促进型激素IAA、GA及Zr与ABA比值较高,因而维持了耐性甜菜体内激素的相对平衡,在增强对豆磺隆耐性上具有重要作用。
2006年06期 75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耀伟;孙清芳;崔崇士;
通过对16个大白菜品种耐贮性研究表明,品种间耐贮性差异显著,有的品种适合短期贮藏,有的品种适合长期贮藏。大白菜耐贮性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耐贮性与短缩茎长/短缩茎宽、短缩茎长呈极显著正相关(r=0.7405**,r=0.6835**),与中肋凹度呈显著正相关(r=0.4493*),与短缩茎宽呈显著负相关(r=-0.4489*);农艺性状与耐贮性的通径分析,短缩茎长对大白菜耐贮性的影响比较大,中肋凹度、短缩茎宽对大白菜耐贮性的影响次之。
2006年06期 759-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洪亮;樊金萍;曹玉峰;车代弟;
试验对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 L)早花阿波罗,中花金阿普多美,晚花夜皇后三个不同类别的鳞茎和叶片在全光照、半光照、林荫三种不同光照条件下进行研究,通过对它们体内水分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的研究,力求找到适合郁金香生长的光照环境。结果表明,早花阿波罗品种适宜生长在林荫的光照环境;中花金阿普多美对光照环境的影响并不敏感,在这三种光照环境下均生长良好;晚花夜皇后则适宜生长在全光照的条件下。
2006年06期 763-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解铁民;申德超;孙培灵;
通过实验室试验,研究了挤压参数(模板间距△*、套筒温度T、螺杆转速n、模孔长度L、模孔孔径Φ)对挤压膨化脱皮菜籽制油菜籽粕可溶性蛋白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回归模型。
2006年06期 768-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梁梦媛;于洪春;刘杰;黄珊珊;
文章报道了以甘蓝叶、白菜叶、灰菜叶、大豆粉、菜豆粉、玉米粉、麦麸为主要原料配制的5种人工饲料对甘蓝夜蛾的饲养效果。结果表明,以甘蓝叶和大豆粉为主要原料配制的配方—人工饲料对甘蓝夜蛾饲养效果最好,甘蓝夜蛾不仅能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在产卵量、蛹重、幼虫存活率方面均优于天然饲料,用该人工饲料连续饲养4代甘蓝夜蛾,未发现饲养后代生命力减退现象,表明该人工饲料可用来室内大量连续饲养甘蓝夜蛾。
2006年06期 771-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于桂荣;张兰威;
曲拉制作干酪素的工艺过程发生了明显的褐变反应。试验对发生褐变反应的工艺条件及添加抑制剂的方法进行初步研究。研究表明,55℃、pH10.5的条件下溶解,55℃鼓风干燥能减缓褐变反应发生;采用溶解与干燥两步抑制法(溶解时、干燥前分别添加氧化还原剂)能显著抑制褐变反应的发生。
2006年06期 775-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陈蓓莉;刘珊珊;张秀玲;
以牛乳和蓝莓果汁为主要原料,制成蓝莓果汁乳饮料,并从稳定剂、乳化剂等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莓果汁含量8.5%,蔗糖含量8%,乳含量45%,有机酸含量0.09%时蓝莓果汁乳风味最佳;CMC-Na 0.25%,果胶0.10%,单甘酯0.15%复合使用时,产品稳定性最好。
2006年06期 779-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路义鑫;宋铭忻;王君伟;
对黑龙江省5个奶牛小区中的近444头奶牛分别运用悬滴法、直接涂片法、染色法进行了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检测。结果表明,悬滴法和直接涂片法的感染率为68.2% ̄78.6%,姬姆萨染色法为54.5% ̄64.7%、吖啶橙染色法为31.8% ̄50.8%,悬滴法和直接涂片法的阳性率较高,染色法的结果更接近于实际。建议临床诊断应尽量采用染色法,并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治疗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2006年06期 783-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勐;李忠秋;李昭春;王君伟;
实验应用凝胶过滤和盐析等方法直接从牛初乳中分离纯化IgG,并应用化学方法断裂回收IgG轻链。分离纯化获得分子量约27.66 ku的IgG轻链蛋白溶液,蛋白质含量为0.105 mg.L-1,浓缩后免疫家兔,获得抗轻链抗血清,效价>11∶6,免疫双扩散和免疫电泳均为特异性条带,表明得到了纯化的IgG轻链及其特异性抗血清。
2006年06期 78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丽丽;王忠江;梁俊爽;杨广林;李文哲;
采用二次旋转回归实验设计系统研究20~30℃牛粪厌氧发酵的特性,得到一定条件变化范围内产气率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反映实际的回归模型。
2006年06期 791-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吴永英;顾文杰;张传富;曹立群;彭科峰;王立群;
跟踪鸡粪好氧堆肥发酵过程,温度每升高5℃取样分离霉菌,共获得优势霉菌87株,其中,25℃32株、30℃22株、35℃16株、40℃5株、45℃6株、50℃5株、55℃以上0株。结果表明,该好氧堆肥发酵过程中随着堆肥温度的不断升高霉菌的种类不断减少;霉菌总数呈现先增加而后减少的趋势。
2006年06期 796-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相晶;陈放;郭婉茜;吴云鹏;徐美冬;任南琪;
采用絮凝-水解酸化-好氧组合工艺处理江苏某印染企业废水。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平均COD,BOD5,色度分别为2 195 mg.L-1,485 mg.L-1,521倍时,上述各项指标去除率分别达到95.6%,96.9%,92.3%,出水符合纺织染整行业一级排放标准。
2006年06期 799-8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袁立鹏;赵克定;许宏光;
文章基于6-6结构六自由度并联机构铰点工作空间的概念,阐述了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工作空间大小与结构尺寸参数评价关系。首次利用工作空间大小与尺寸参数的联接关系表达式,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本研究室飞行模拟器用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使直接依据工作空间大小进行结构尺寸设计而不必进行大量工作空间反复核算成为可能。同时依据铰点工作空间构造出Stewart平台位置可达工作空间,为工作空间的分析提供了一种全新方法。此方法不仅可以为结构参数设计提供依据,还可为工程设计提供机构边界运动范围,是分析并联机构工作空间一种强有力的有效、实用的新方法。
2006年06期 803-8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夏吉庆;贾富国;
文章分析了小型精制米企业新工艺、配套设备选型及采用新工艺条件下的效益。针对小型制米企业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效实用的工艺方案并优化设备配置,并对新工艺做了经济效益分析。研究表明,新工艺流程和设备配置方案可使利润增加90%以上。
2006年06期 809-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司震宇;王立舒;
在PC104总线控制下,应用运动控制芯片LM629和电动机驱动芯片LMD18200实现了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控制。文章介绍了电动机控制系统的组成、电机控制板和系统控制软件。该控制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能强、反应速度快和控制简单等特点,可以应用在小型移动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系统上。
2006年06期 813-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金红华;欧阳斌林;周修理;果莉;
简要介绍了TMS320VC5402芯片的特点以及自适应滤波算法的原理,叙述了如何在TMS320VC5402系统中实现自适应滤波算法,并给出了程序流程图以及实验结果。
2006年06期 816-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于国萍;李庆章;霍贵成;
共轭亚油酸(CLA)是具有共轭双键的十八碳二烯酸的一组构象和位置异构体的总称。文章概述了CLA不同制备方法及分析检测方法。
2006年06期 820-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7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付晶;李垚;王宝东;王艳波;
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它具有很强的抗氧化、防癌、抗癌的作用,是目前国际上功能食品成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文章综述了番茄红素的提取方法,包括直接粉碎法、有机溶剂浸提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制备高压液相色谱及酶反应法等。
2006年06期 825-8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8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李先军;李杰;李海涛;柏锡;吕明;于龙凤;高继国;
近30年来,以苏云金杆菌为基础利用ICPs基因构建性能优良的重组菌株和生产遗传重组杀虫剂成为生物农药公司的主要目标。生物工程杀虫剂相继商品化,用于防治重要经济作物的害虫。为了增强工程菌的杀虫效果,研究者在构建高性能载体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显著进展。文章对该领域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2006年06期 829-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解佰纯;李景鹏;
蚯蚓纤溶酶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型溶栓物质,该酶具有纤溶活性和溶栓活性,故其研究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文章概述了蚯蚓纤溶酶结构特点、药用价值、酶学活性、基因获取与表达、开发利用等方面近10年以来的研究进展。
2006年06期 834-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公维佳;李文哲;刘建禹;
在厌氧消化过程中,通过控制产甲烷菌的活动可显著提高厌氧消化效率。文章介绍了厌氧消化中产甲烷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及代谢途径,综述了微量元素、硫酸盐、pH值、氧化还原电位等显著影响因子对产甲烷菌活动和甲烷产量的影响。
2006年06期 838-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0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1 ] |[阅读次数:0 ] - 马永胜;时秋月;朱丹丹;刘庆华;
通过对嫩江上游流域农业生产活动的实际考察,分析了嫩江流域非点源污染及其成因,以及对尼尔基水库造成的影响,为嫩江上游非点源污染控制提供依据。
2006年06期 842-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邓立康;董桂菊;
文章介绍了CAN总线及CAN2.0规范,并设计基于CAN总线的多节点通信平台的硬件结构。阐述节点通信的软件设计方法,试验表明,数据通信功能正常可靠,平台运行稳定。
2006年06期 847-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洁;李海波;刘占林;
传统网络中,基于C/S模式的计算技术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分布式环境的需要。文章以高等教育行业为应用背景,设计了一种基于组件的分布式系统架构。在分析了当今流行的分布式系统结构之后,提出了业务逻辑组件进一步分层的系统结构,使得系统可以方便的升级和修改。最后通过设计和开发高等院校评估指标信息管理系统验证了分布式结构的优点。
2006年06期 850-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一弘;刘文洋;杨宇姝;
为适应我国对第二代教育与科研网的建设,对互联网的IPV6协议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分析校园网的实际需求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校园网的重构提出了指导性的方法。
2006年06期 853-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宋铭忻;路义鑫;高学军;韩彩霞;
针对目前黑龙江省寄生虫虫种资源方面存在的资源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下的现状,提出了构建寄生虫虫种资源共享平台的管理思路,着重阐述了实现寄生虫虫种资源共享的对策,为提高黑龙江省寄生虫虫种资源的使用效益提供一定的参考。
2006年06期 857-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2006年06期 860-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编辑部;2006年06期 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