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齐凤;石明杰;刘春来;黄珊珊;韩雪;张博;文景芝;
用分离培养技术法研究了金阿普隆、多克福、菌克毒克和适乐时4种种衣剂对大豆根际真菌、细菌、放线菌、固氮菌和根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种衣剂对上述5类微生物的数量均有一定影响。使用4种种衣剂对大豆根际真菌先产生明显促进作用,后产生微弱抑制作用,最后恢复到正常水平;处理前期,对根际细菌以抑制为主,处理51 d时,4种种衣剂对根际细菌均产生促进作用,试验后期,处理组的根际细菌恢复到正常水平;4种种衣剂处理22 d时大豆根际放线菌增加988%~1 320%,处理29,36,43,51 d时均影响较小,后期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大豆根际固氮菌数量无明显变化规律;处理前期大豆根瘤数量减少,后期恢复到正常水平。
2008年03期 No.157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海燕;武小霞;韩英鹏;刘淼;
以大豆品种北京小黑豆的成熟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消毒方法、激素配比、外植体以及芽诱导时间对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氯气消毒法,以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在B5+1.0 mg.L-1 6-BA的诱导培养基上诱导5 d后,北京小黑豆能获得较高的植株再生率,每个外植体成苗数在3个左右。
2008年03期 No.157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房春红;陈秀双;刘杰;许修宏;
试验采用盆栽方法在不同土壤以及不同品种间接种不同菌株,通过对固氮酶活性及酰脲含量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得出酰脲含量与固氮酶活性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4,呈显著正相关。从而说明酰脲含量的测定结果不仅可以作为估测固氮酶活性高低的指标,而且有助于高效固氮根瘤菌株的筛选。
2008年03期 No.157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6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刘辉;高虹;沈国生;谢丽华;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大豆生产造成极大危害。目前主要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对环境、人畜不安全。本试验从生物防治角度解决此问题。试验采用土壤诱捕法、菌核内生菌分离法及土壤稀释平板分离法获得对大豆菌核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共15株,其中以"克H3"菌株对菌核菌的拮抗作用最强,平皿对峙培养时抑菌圈直径可达11.4 cm。同时对"克H3"菌株的形态、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
2008年03期 No.157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邹德堂;
文章对水稻10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当前品质育种的重点应在兼顾高产、抗病育种的基础上,以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提高胶稠度为中心来改良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提高以整精米率为中心的碾米品质和以降低垩白米率、垩白面积为中心的外观品质。
2008年03期 No.157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庄文锋;魏湜;赵东旭;
试验选用适宜稀植栽培的三个春小麦品种,设三个处理A1:600万株.hm-2(三叶期开沟施肥),A2:450万株.hm-2(三叶期开沟施肥,花期叶面喷肥),A3:300万株.hm-2(花期叶面喷肥)。结果表明,三个品种旗叶叶绿素总量Chl(a+b)和叶绿素a/b值变化规律不同,东农122、龙麦26的Chl(a+b)最大值出现在300万株密度下,克丰6出现在450万株密度下。稀植栽培下比叶重也有不同程度提高,东农122、龙麦26在A1、A2处理下明显高于A3处理。
2008年03期 No.157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许向阳;关法春;康立功;张贺;李景富;
试验以加工番茄7个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Griffing第2种方案配制21个杂交组合,对番茄粘稠度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粘稠度性状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亲本80、77和81,其杂交后的组合77×80、77×81的特殊配合力也最高;粘稠度性状是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狭义遗传力较低,不宜早期时代进行选择。但杂种一代值具有超亲优势现象,存在杂种优势。因此,高粘稠度品种育种应以优势育种为主,辅之以杂交育种。
2008年03期 No.157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雷娜;李景富;李烨;许向阳;
以番茄为材料,通过对扩增长度多态性(AFLP)反应体系中的几个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适合于番茄的AFLP分子标记体系。结果表明,用于反应的DNA采用CTAB法提取较好,酶切的基因组DNA以100 ng为宜,酶切-连接采用一步法,37℃条件下进行,反应时间为10 h,预扩增产物的稀释倍数以30倍为宜,采用优化好的体系,29对引物组合在两份供试材料均可扩增出稳定清晰的带纹60~100条。本研究为番茄的分子标记克隆及抗病育种的辅助选择提供了有力工具。
2008年03期 No.157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许平;车代弟;王金刚;龚束芳;樊金萍;
为了从富含多糖和多酚等物质的观赏山梨幼叶中提取和分离出高质量的RNA,利用Trizol法、改良的Trizol法、异硫氰酸胍法、硼砂-CTAB法和硼砂-SDS法提取观赏山梨叶片总RNA。通过RNA产率、纯度、电泳图谱和RT-PCR结果等分析来确立适用于观赏山梨RNA分离的方法。结果表明,硼砂-SDS法提取的RNA呈现出28S rRNA,18S rRNA和5S rRNA三条较清晰的条带,RNA的得率和纯度均较高、很少有降解。RT-PCR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硼砂-SDS法提取的观赏山梨叶片总RNA可用于分子生物学的下游试验。此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也较低,适合于富含多糖、多酚植物材料RNA的提取。另外4种方法获得的RNA得率、纯度较低,降解严重,有较多小分子和盐存在,因此不适合用于观赏山梨总RNA的提取。
2008年03期 No.157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许英一;徐雅琴;崔崇士;
本研究采用膜分离装置对南瓜汁进行了超滤澄清处理,分析了超滤过程中膜孔径、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对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瓜汁经过微滤后,选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5万的聚砜卷式超滤膜,在操作压力0.3 MPa,最适温度35℃时进行全回流超滤试验,膜通量至少可达到30.23 L.m-2.h-1,且得到澄清透明的南瓜汁饮料。
2008年03期 No.157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姜佰文;杜欣谊;孙兰金;王春宏;
有机物料中砷含量的检测技术,采用快速微波酸消解前处理技术,原子荧光光谱仪定量。与国家标准检验方法GB/T 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比较,比国标前处理方法节省时间50%,试剂用量节省约50%。两种方法准确度未见显著性差异,精密度优于国家标准方法,适合对有机物料中砷进行快速测定。
2008年03期 No.157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世君;陶波;滕春红;
利用3种不同助剂,通过温室盆栽试验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Quad7、农药生物增效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烟嘧磺隆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喷液量条件下,处理35、50、70 ga.i.hm-2加Quad7比不加防效分别提高15%、11%、4%;3种助剂对烟嘧磺隆增效强度分别为Quad7增效15%,农药生物增效剂增效9%,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效7%;使用Quad7可以降低喷液量,提高药效。
2008年03期 No.157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边延辉;张光辉;包洪福;刘述彬;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利用3S技术并应用MATLAB6.5软件辅助计算,对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近40年景观类型进行统计调查、转化分析,并应用马尔科夫模型,建立初始矩阵和转移概率矩阵,对未来景观类型转化情况进行了定量预测。稳定状态时的水域、灌木林、乔木林、沼泽湿地、耕地、荒草地、道路面积将占洪河湿地总面积的0.14%、28.04%、0.69%、62.46%、6.54%、1.79%、0.34%。
2008年03期 No.157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赵祥杰;李玉田;孙爽;宋军;刘丽清;尹智;田江天;郑重;刘娣;刘忠华;
为提高猪冻精质量,加速猪冻精在生产上的应用,本试验以解冻后的精子活率、顶体完整率和体外受精(IVF)结果作为判定指标,探讨了冷源和Equex.STM对猪精液颗粒冷冻效果的影响。手握法采集成年、健康种公猪精液,分别采用含有Equex.STM的稀释液和普通稀释液进行两步法稀释,然后以干冰或液氮为冷源进行精液冷冻。结果表明,以干冰为冷源滴冻精液冻后活率为0.487833±0.046761,顶体完整率为0.782±0.039704,而以液氮为冷源的方法冻后活率为0.3334±0.055734、顶体完整率为0.5578±0.068482,前者在这两项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后者(P<0.05)。另外,在稀释液中添加Equex.STM,以干冰为冷源进行滴冻,可使冻精顶体完整率极显著提高(P<0.01)。以含有Equex.STM的稀释液采用干冰滴冻的冻精进行IVF,胚胎卵裂率、囊胚率分别为0.5316±0.125582和0.216±0.053198。结果表明,采用Equex.STM作为冷冻保护剂并以干冰作为冷源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猪冷冻精子。
2008年03期 No.157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王志博;潘军;张永根;娄丽平;
试验旨以溶菌酶、蜗牛酶对啤酒酵母进行破壁,从中筛选出最佳的破壁条件。以啤酒酵母作为破壁酵母细胞,采用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酶量10 mg.mL-1,pH 5.0,温度45℃,时间6 h时的破壁率均高于以上各因素的水平。各因素对破壁率的影响顺序为:温度>时间>酶量>pH。蜗牛酶和溶菌酶破壁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揭示本试验条件下溶菌酶、蜗牛酶最佳破壁条件为酶量10 mg.mL-1,pH 5.0,温度45℃,时间6 h。
2008年03期 No.157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1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于志红;张密利;王伟;李晓舟;刘皙洁;
文章为研究亚麻木脂素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雌雄各半,体重18~22 g的ICR小鼠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低、中、高3个剂量组,小鼠分别经口给予0.6,1.2,3.6 g.kg-1.d-1的木脂素(SDG),持续30 d后测其各项免疫指标,结果表明,3个剂量组的小鼠T淋巴细胞中IL-2细胞活性分别提高57.8%、64.2%、67.4%;巨噬细胞吞噬水平分别提高55.4%、57.0%、59.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中、高剂量组可使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分别提高58.9%、62.3%;溶血空斑数分别增加51.8%、53.1%;NK细胞活性分别提高58.9%、62.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结果表明木脂素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2008年03期 No.157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王敏;崔雅莉;李文军;徐世文;李术;
研究采用7~8日胚龄的王鸽脑组织,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制备神经细胞悬液,接种于包被多聚赖氨酸的6孔培养板中培养,用阿糖胞苷抑制非神经细胞的生长,以寻求一种简单、可行的原代王鸽脑神经细胞培养方法。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地进行了原代王鸽脑神经细胞培养、纯化,并保证有足够数量的神经元存活,证明酶消化法原代培养王鸽脑神经细胞是一种可靠、稳定的获得神经元的方法。
2008年03期 No.157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藏玉婷;周丽;姜亦飞;王君伟;
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HN)是鹅副粘病毒诱导体液免疫的重要靶抗原。经pMD18-T-HN阳性质粒扩增了HN基因,亚克隆至昆虫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lueBacHis2A,并将其与线性化的杆状病毒共转染对数生长期的sf 9细胞,得到重组杆状病毒rBv-HN,试验表明,HN在昆虫细胞中得到表达,且产物具有抗原性。
2008年03期 No.157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狄英丽;张秀英;李继昌;宋伟丰;高月林;潘晓影;
将120只罗曼褐蛋鸡随机分为三个处理组和一个对照组,每组30只,三个处理组的蛋鸡分别饮水投予25、50、100 mg.L-1三种剂量的硝基苯,对照组自由饮用自来水。连续染毒10 d,停止后继续观察8 d,每天收集蛋样,采用HPLC法测定鸡蛋中硝基苯代谢物。结果显示,连续给药10 d及停止染毒后蛋中只检测到氨基酚和硝基苯胺两种代谢物,停染后第8 d未检出。建议蛋鸡在误饮用含硝基苯水后应立即更换为洁净水,经过至少10 d的废弃期,鸡蛋方可食用。
2008年03期 No.157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平;刘宁;马玉彦;
为研究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WPG)对实验性胃癌生长的抑制作用,从两歧双歧杆菌中提取完整肽聚糖,以人胃癌裸鼠移植瘤为动物模型,观察不同浓度WPG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HE染色观察WPG对移植瘤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WPG低、中、高剂量组移植瘤的生长速度、平均瘤重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抑瘤率分别为62.50%、67.87%和87.50%,与阳性对照(5-氟脲嘧啶)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HE染色结果显示,WPG组移植瘤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坏死。结果表明,双歧杆菌WPG能抑制裸鼠体内胃癌的生长,为开发新型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提供试验依据。
2008年03期 No.157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超;孟祥晨;
根据双歧杆菌高度保守的寡核苷酸序列,构建一枚荧光分子信标探针,并对探针的性能进行测定分析,利用实时PCR技术对双歧杆菌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分子信标设计合理,合成正确,性能稳定,S/N>20,其发卡既可以闭合也可以打开,符合实时PCR过程对分子信标的要求;该信标探针对双歧杆菌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及特异性,通过实时PCR扩增能有效地将双歧杆菌和非双歧杆菌区别开。因此,荧光分子信标探针可用于对双歧杆菌的检测。
2008年03期 No.157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赵凤芹;申德超;刘远洋;张祖立;
通过五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研究了挤压膨化系统参数(套筒温度、螺杆转速、螺杆末端至模板内表面的距离、模孔间隙和物料含水率)对挤压膨化后的玉米秸秆粗纤维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挤压系统参数对粗纤维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螺杆转速和物料的含水率对粗纤维的影响显著。通过分析得出粗纤维含量在25%~28%的综合工艺措施:模孔间隙!为4 mm、δ段长度为12 mm、套筒温度为140℃、螺杆转速为65r.min-1、含水率为32%,为生产中应用膨化秸秆做饲料提供参考。
2008年03期 No.157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下载次数:5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薛孟谦;欧阳斌林;果莉;王璐;
PS/2协议用于键盘和鼠标中,文中介绍了PS/2接口协议的内容以及数据传输的时序图,并且给出了以AT89C52单片机作为主机与鼠标进行通讯的一个例程,该例中单片机利用外部中断串行的接收鼠标上传的数据。
2008年03期 No.157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姚欣;赵玉林;董守田;郑娜;
文章介绍一种新型的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压分接开关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本装置利用第二代电力电子元器件-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作为有载分接开关,控制电路以DSP技术为核心,辅以数据采集、软件滤波等功能,根据检测到的负载侧电压,与设定电压比较,自动的发出GTO的控制脉冲,有效调节GTO的导通与关断,实现有载分接开关的变换,达到自动稳定二次侧输出电压的目的。本分接开关适用于配电变压器,具有响应速度快,可频繁调节,工作可靠,造价低的特点。
2008年03期 No.157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广龙;杨方;范永存;
文章主要介绍基于DSP的电源参数检测系统,该系统由下位机和PC机两部分组成。下位机部分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和LCD显示,并通过RS-232接口与PC机直接通信,PC机部分主要由软件完成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008年03期 No.157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冯涛;孙聪姝;刘丽君;祖伟;韩天富;
文章介绍了应用于大豆遗传转化的研究方法,讨论了遗传转化过程中存在的再生系统不完善以及转化效率低等问题,以及遗传转化在农业应用上取得的一些成果,以便拓展其在农业上的应用范围。因此,建立高效的大豆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使之广泛应用于大豆生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8年03期 No.157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李雪;肖淑兰;赵文忠;
文章对农业信息技术的概念进行解读,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应用的几个主要方面,分析了农业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状况,对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的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主要解决途径。
2008年03期 No.157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燕艳;陈健;燕昌江;殷秀杰;赵越;
土壤中蕴含着丰富的微生物,传统的平板培养法分离培养和鉴定土壤微生物只能反映极少数微生物的信息,因此应用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去除以上存在的一些限制性的约束。文章着重阐述了目前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所采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从土壤中DNA的提取、PCR技术、DNA指纹技术、探针技术和基因芯片等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前景。
2008年03期 No.157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邹春蕾;吴凤芝;郑洋;
气候变暖,伴随的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等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文章综述了高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生物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进展,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008年03期 No.157 134-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李云龙;张俊华;崔崇士;
利用矮化基因资源培育适度矮化高产品种一直是众多育种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文章主要对拟南芥及多种大田、园艺作物矮生基因资源的应用与现状作一概述。
2008年03期 No.157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