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作物科学

  •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性鉴定方法及抗源筛选的研究

    李永刚;文景芝;郝中娜;孙艳伟;杨明秀;王丽芳;

    本研究采用游动孢子根部接种法与下胚轴伤口接种法两种方法对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性鉴定方法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游动孢子根部接种法比下胚轴伤口接种法筛选的抗源数量要多20%左右,增加大豆疫霉抗病育种的资源范围,同时运用游动孢子根部接种法进行了抗源筛选试验,初步证明游动孢子根部接种法的可行性,采用游动孢子根部接种法是一种理想的、容易操作的接种方法。

    2008年05期 No.159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5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马铃薯早熟组合重要农艺性状分离趋势研究

    许庆芬;盛万民;陈伊里;

    文章选用4种杂交类型共21个早熟杂交组合,对其产量性状的群体分离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亲本与实生苗世代在皮色和薯形这两个性状上表现出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但亲本间的遗传效应不同;各类杂交组合类型后代分离群体的商品薯率频数分布表现相似,为偏态多峰曲线分布,初步推断马铃薯商品早熟性的遗传可能由两个主效基因和多个微效基因共同控制;在单株块茎重、单株块茎数和块茎均重上各杂交类型的总体分布趋势基本相同,呈连续性偏小分布;比重更接近于正态分布。

    2008年05期 No.159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氮素用量对玉米根部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杨亮;赵宏伟;

    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根部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部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呈双峰曲线(除丰禾10N100、N200处理外)变化趋势,峰值分别出现在孕穗期和灌浆期。3个品种的N200处理在整个生育过程中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较高。

    2008年05期 No.159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时期施用氮肥对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田艳洪;刘元英;张文钊;罗盛国;

    采用框栽的培养方法,设置同一氮肥水平,按不同生育时期施用,对大豆植株生长过程中根瘤固氮酶活性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减少基肥的施用可以降低对根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使得固氮酶活性峰期后移,延缓后期大豆根系及根瘤的衰退,促进生长后期养分积累及干物质积累,促进成荚、鼓粒,产量比一次性施肥有所提高。鼓粒初期追施氮肥较一次性施用氮肥产量提高3.33%,在花期和鼓粒期追肥及荚期追肥增产效果不显著。

    2008年05期 No.159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下载次数:8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7 ] |[阅读次数:0 ]
  • 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及电导率的影响

    王瑞;马凤鸣;李彩凤;陈胜勇;侯静;

    文章研究了低温胁迫条件下,东农250、四密21及屯玉88玉米幼苗叶片中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EC)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强度低温胁迫后,不同品种MDA含量与EC均呈增加趋势,屯玉88增加的幅度要明显高于四密21与东农250;Pro也呈增加趋势,但东农250Pro增加量却显著高于四密21与屯玉88。本试验采用的3个玉米品种抗低温冷害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东农250、四密21、屯玉88。

    2008年05期 No.159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6K]
    [下载次数:19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9 ] |[阅读次数:0 ]
  • 黑龙江省不同大豆品种中棉籽糖与总糖含量的相关关系

    李海涛;刘志洋;王晴;邱长婷;佟毕华;李海龙;苏慧琴;高继国;

    通过测定黑龙江地区18个品种的大豆中总糖及棉籽糖含量,建立大豆中总糖含量与棉籽糖含量的关系,为大豆中棉籽糖的含量测定提供简便方法,为优质品种大豆的育种和选择不同用途的大豆专用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8个品种中棉籽糖的平均含量为7.847mg.g-1,含量最高的品种是东农361(19.7mg.g-1);总糖平均含量为30.645mg.g-1,含量最高的是东农48(44.766mg.g-1),并得出大豆总糖含量和棉籽糖含量相关性方程。

    2008年05期 No.159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东北农业大学科技动态

  • 我校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牛肉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

    <正>为了整合现有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资源,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依据《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农业部认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为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东北农业大学等50家单位为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

    2008年05期 No.159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校荣获2007年度中省直单位帮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工作先进单位

    <正>5月13日,从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7年度中省直单位帮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黑委[2008]9号)获悉,东北农业大学荣获"2007年度中省直单位帮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工作先进单位"、合作共建与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唐远征同志荣获"2007年度中省直单位帮建新农村

    2008年05期 No.159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校农学院龚振平教授主持的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经过省科技厅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正>5月23日,省科技厅组织相关专家对我校农学院龚振平教授主持的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寒地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进行了鉴定。省科技厅农村处副处长时泽远、我校科技处副处长于雷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科技厅成果处聂军副处长主持。

    2008年05期 No.159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园艺科学

  • NaCl胁迫对不同番茄种子萌芽的影响

    刘洪兰;李景富;许向阳;洪瑞;崔丽;

    用盐水浸种催芽方法,用50、100、150、200、250、300mmol.L-16个浓度的盐水处理5个番茄品种,并对他们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萌发活力指数等指标进行测定,发现5个番茄品种在各指标间差异显著,但各指标间存在着联系,表现基本一致。

    2008年05期 No.159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黄瓜植株高度遗传分析及其分子标记

    辛明;秦智伟;周秀艳;

    以129、D9419和602、D0462共4个黄瓜品种为亲本,按照Griffing方法I配制双列杂交组合,对亲本、F1株高,采用加性-显性-上位性(ADAA)模型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黄瓜株高属于数量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狭义遗传力和广义遗传力分别为51.321%和67.888%。以高株129与矮株D0462两个亲本杂交的F2分离群体为基础,采用SSR分子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利用复合区间定位方法对植株高度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CWGATT01A、CSWGATT01C和CSWTAAA013个标记位于同一连锁群上,连锁群长约51.5cM;检测到株高的两个QTL,两个QTL距离最近标记的图距分别为4.0cM和7.0cM;贡献率分别为23.02%和8.36%;加性效应分别为38.64%和28.13%。

    2008年05期 No.159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百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王凯;车代弟;王金刚;樊金萍;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建立了百合金黄精灵(ButterPixie)鳞茎的遗传转化体系。确定了适宜百合转化的筛选剂草甘磷的浓度:芽分化阶段为1.6mg.L-1,根分化阶段为0.8mg.L-1。除菌剂头孢的使用浓度为500mg.L-1。并且确定OD600=0.5的菌液浓度侵染20min,共培养pH5.2培养3d时对百合有最高转化效率。研究确定了预培养时间为4d,在共培养培养基中去除NH4NO3或加入阿魏酸均可提高转化效率。得到抗性植株12株,PCR初步检测发现其中7株为PCR阳性植株,转化效率为58.3%。

    2008年05期 No.159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低温胁迫下外源物质对番茄幼苗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刁艳;于锡宏;蒋欣梅;

    文章以番茄为材料研究喷施外源ABA、SA、CaCl2处理对低温胁迫番茄幼苗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10mg.L-1ABA、1400mg.L-1CaCl2、300mg.L-1SA能够明显地降低相对电导率,抑制膜脂过氧化作用,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从而减轻了低温胁迫对番茄幼苗的伤害,降低幼苗的膜脂过氧化作用。

    2008年05期 No.159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黑龙江省耕地黑土酸化的治理措施研究

    张喜林;周宝库;孙磊;高中超;袁恒翼;

    文章针对黑龙江省耕地黑土发生酸化的现象,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发现在白浆化黑土、草甸黑土中施用有机肥料和草木灰、生石灰后大豆株高、荚数均有增加;白浆化黑土中施用有机肥料增产效果最显著,与对照相比增产428.4kg.hm-2,增产百分率为19.87%;其次是施用草木灰,增产14.81%。施用生石灰增产效果不明显,在草甸黑土中施用草木灰时大豆增产效果要好于生石灰,与对照处理相比,施用草木灰处理增产7.77%。施用有机肥料和草木灰、生石灰都能使土壤的pH提高,对治理土壤酸化具有一定意义。

    2008年05期 No.159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影响土壤中异噁草酮生物修复效果的因子研究

    唐广顺;刘亚光;

    以玉米为指示植物,在设置不同的土壤湿度、添加不同的肥料和采用不同的接菌方式等条件下,通过作物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系统地评价了(X、Y1、W2)3种微生物降解土壤中异噁草酮的效果。结果表明,当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50%时,3个菌株对异噁草酮的降解效果均最好;在处理90d内,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加入降解菌的处理对土壤的修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添加肥料能够显著提高降解菌对土壤的修复作用,其中添加无机肥的降解效果明显好于有机肥。咽恶咽恶

    2008年05期 No.159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生命科学

  • 丝状真菌蛋白质组分析

    李锐;贺亮;邓旭明;

    试验建立液氮冷冻研磨、蜗牛酶消化破壁、尿素裂解、同时结合硫酸铵沉淀预分离的方法研究丝状真菌蛋白质组,得到的肽片段混合物通过二维液相色谱分离检测,进行蛋白质组分析。本方法提高了蛋白的分离效率和提取数量,特别是对于那些功能重要但丰度低的蛋白,适合于丝状真菌蛋白组学研究中目的蛋白的提取。试验共鉴定了396个蛋白,包括了参与各种细胞生理过程的蛋白,为进一步开展动物丝状真菌蛋白质组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8年05期 No.159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瓜果实脂氧合酶活性测定方法的建立

    李强;吴晓露;李红伟;杭梅;李旗峰;朱丹;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亚油酸钠为反应底物,研究了黄瓜果实脂氧合酶(LOX)的酶活性测定方法。结果表明,黄瓜果实脂氧合酶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40℃,最适底物浓度为3.3×10-4mol.L-1。该酶有着很好的热稳定性,90℃保温1h后仍具有很高的活性,70℃保温1h可能对该酶的活性有激活作用。

    2008年05期 No.159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9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物理条件对大豆异黄酮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李宁;郝再彬;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大豆异黄酮,利用反相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以光强I为衡量指标,研究了几项物理因素:状态(固体、液体)、存放温度、存放时间及液体浓度对大豆异黄酮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测定的时间(30d)内,固体受温度影响不明显;液体受温度影响明显,随温度升高活性下降加快;较适宜的保存浓度为10μg.mL-1,适宜温度为-20℃,可较长时间(≤24d)保存,但不适于过长时间保存。

    2008年05期 No.159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北京油鸡肠道肽转运蛋白PEPT1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293-T细胞的表达

    江勇;蔡辉益;刘国华;李勇;张姝;常文环;郑爱娟;

    本试验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建立了北京油鸡PEPT1细胞模型。根据GenBank的原鸡PEPT1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从北京油鸡肠道粘膜组织中扩增出PEPT1基因,将其与pGEM-T载体连接并测定核苷酸序列,成功获得到测序正确的2145bp的基因,并将北京油鸡肠肽转运载体PEPT1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PEPT1。采用脂质体介导将表达质粒pcDNA3-PEPT1转染293-T细胞,同时转染pcDNA3.0-EGFP荧光蛋白进行转染体系荧光监测,流式细胞术检测转录后16、20、24h的荧光强度。分别在16、20、24、44h收集等量转染细胞,抽提转染细胞总RNA,DNAseⅠ处理残留的DNA污染,反转录合成cDNA,以构建不同稀释度的pGEM-T-PEPT1质粒为模板,建立SYBERGREEN实时荧光定量标准曲线,检测PEPT1在293-T细胞中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在质粒转染入293-T细胞后,在16、20、24、44h均有稳定的转录水平。从而建立了在293-T细胞表达北京油鸡PEPT1的外源模型,同时为研究该转运蛋白性质,进一步调控动物肠道肽的吸收奠定了基础。

    2008年05期 No.159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

  • 女贞子提取物对绵羊瘤胃日粮养分48h降解率的影响

    徐岩;单安山;

    选用安装瘤胃瘘管的绵羊4只,分别饲喂含0、100、300和500mg.kg-1女贞子提取物的饲粮,通过4×4拉丁方实验设计,系统研究了饲喂女贞子提取物对DM、CP、ADF和NDF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48h后,饲喂女贞子提取物提高了NDF、ADF降解率(P>0.05);对DM、CP降解率未产生影响。

    2008年05期 No.159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约束最大似然法对虹鳟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刘宗岳;高会江;谷伟;白秀娟;王炳谦;

    文章以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性鱼类试验站5个品系虹鳟为材料,建立300家系,养殖到2龄时,对约5000尾鱼的生长数据,采用单性状约束最大似然法(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REML)对其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参数的估计。结果表明,体重的遗传力为范围为0.20~0.45、体长的遗传力范围为0.17~0.43、肥满度的遗传力范围为0.47~0.65。其中肥满度的遗传性能稍高于体重和全长的遗传性能。另外,从性状的表型相关来看,体重和体长之间存在较大的正相关。

    2008年05期 No.159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低温和硒对育雏期笼养蛋鸭生长性能及内分泌的影响

    李睿;王安;吴国权;

    以1日龄蛋雏鸭为试验动物,采用2×3(温度×硒)重复实验设计,研究适温、低温环境下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硒(0.2、0.4、0.8mg.kg-1)对育雏期笼养蛋鸭生长性能、内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显著降低试验各周及全期的日增重(P<0.05),并使料重比显著增加(P<0.05),低温使试验各周的日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全期虽不显著但有增加趋势;添加0.4mg.kg-1的硒能最有效提高日增重并降低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但差异不显著。低温使血清T3水平显著升高(P<0.01),T4水平有升高的趋势。在适温和低温环境下提高硒水平使T3有降低趋势,T4先升高后降低,但总体有升高趋势。低温环境下,血清皮质醇浓度较适温环境略有升高,提高硒添加水平,可使血清皮质醇浓度有降低的趋势。综合试验结果可知,低温使蛋雏鸭的生长性能下降;低温环境下添加0.4mg.kg-1硒在改善生长性能、调节内分泌等方面较其它添加水平作用更明显,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低温对育雏的影响。

    2008年05期 No.159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动物医学

  • 抗仔猪腹泻中药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孟倩;李继昌;潘晓影;丁良君;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抗仔猪腹泻口服液中的黄连、黄芩、甘草药材进行定性鉴别,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成分盐酸小蘖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薄层色谱法均能对黄连、黄芩、甘草进行定性分析;盐酸小檗碱进样浓度在0.0032~0.016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n=5),RSD为0.9%。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抗仔猪腹泻中药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2008年05期 No.159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酒石酸泰乐菌素微球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的初步考察

    彭玮;张秀英;李睿;

    文章采用二步法制备酒石酸泰乐菌素明胶微球,并对其工艺进行了优化。同时对微球的外观、粒径与其分布、含量、稳定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平均粒径为11.26μm,粒径范围5~25μm的微球占83.7%,球内含药量43.75%。冰箱或室温放置时稳定。

    2008年05期 No.159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甲磺酸单诺沙星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柳颖;李继昌;潘晓影;张卓;

    利用反透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单诺沙星脂质体包封率。结果表明,该法能使甲磺酸单诺沙星与辅料及溶剂得到良好分离,甲磺酸单诺沙星在0.01~1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n=3),该法准确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甲磺酸单诺沙星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2008年05期 No.159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食品科学

  • 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冷适应性与冷应激蛋白的研究

    雷雨婷;张英华;霍贵成;

    几乎所有单细胞生物在外界环境急剧降温的条件下都会发生应激反应,产生的一系列蛋白质被称为冷应激蛋白。冷应激蛋白在乳酸菌适应低温环境和增强抗冻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冷应激蛋白着手,研究了保加利亚乳杆菌低温适应性及冷应激蛋白的抗冻保护作用。在冷冻前进行20℃预处理可以使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存活率增加100倍,而低于最低生长温度时,与对照组的存活率相差不大。通过SDS-PAGE电泳,冷处理样泳道出现了两种7ku的冷应激蛋白。利用PCR技术进一步获得保加利亚乳杆菌中冷休克蛋白的基因片断,与L.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 ATCC11842中CspA序列同源性达到100%。低温预处理可以增强菌体抗冻能力,且可以产生3条6.3、6.7、7.0ku的冷应激蛋白,初步推测低温诱导冷应激蛋白的表达抵御了冷冻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的伤害。

    2008年05期 No.159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2 ]
  • 发酵糯玉米粘豆包的优选乳杆菌鉴定筛选

    李琦;程建军;李文鹏;

    本试验以具有地方特色的糯玉米为原料,发酵制作粘豆包为基础,研究了糯玉米发酵过程中酸和乳杆菌数量的变化,并从中分离得到优势乳酸菌。通过显微镜检、菌落培养特征及部分生理生化特征的观察对其进行鉴定为植物乳杆菌,并对菌株的生长特性和产酸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2008年05期 No.159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两歧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的质量评价

    梁延春;刘宁;

    利用复合酶法提取两歧双歧杆菌细胞壁中的完整肽聚糖(Whole Peptidoglycan,WPG),并对所提取的WPG纯度进行测定。分别制备葡萄糖和蛋白质标准曲线,对总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总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4.36%和47.15%,说明制备出的肽聚糖纯度较高。

    2008年05期 No.159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工程技术

  • 油豆角热泵干燥工艺参数的单因素试验研究

    李媛媛;夏吉庆;

    文章研究用热泵干燥机干燥油豆角的干燥特性,并为其在热泵干燥时选择最适宜的工艺参数。试验选用30、32、35℃3种不同干燥温度对油豆角进行脱水,确定出适宜的干燥温度为32℃;在干燥温度为32℃条件下,又对3种宽度分别为5、8、11mm的油豆角进行干燥试验,使其水分降到安全水以下,并进行复水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油豆角在32℃下,宽度8mm时,干燥性能最好;复水工艺参数为复水适宜温度60℃,复水时间80min。

    2008年05期 No.159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频繁模式的蛋白质序列分类

    黄金;

    蛋白质序列的分类是预测新蛋白质序列的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方法,已有的方法主要基于序列比对或概率后缀树。文章设计一种基于频繁模式的蛋白质序列分类算法CFS,使用每类数据独有的频繁模式代表该类,然后应用各类的频繁模式对测试数据进行分类。试验结果表明,CFS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分类精确度,使用频繁模式作为类代表,使得分类更直观,易于理解,而且更具有生物信息学意义。

    2008年05期 No.159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矩阵式电力变换器的仿真研究

    杜柏楠;赵玉林;任艳杰;

    与其它矩阵变换器的控制策略相比,矩阵式电力变换器的双电压控制策略具有电压增益大,抗扰动性能好的优点。文章对矩阵式电力变换器进行了Simulink仿真研究,建立了详细的仿真模型,对基波频率为50Hz、75Hz时的矩阵式电力变换器输入端电流、输出端电压的波形进行了分析。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矩阵式电力变换器的众多优点及矩阵式电路变换器用于工程实际的可行性。

    2008年05期 No.159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单轴卧式全混日粮混合机工作原理及参数优化

    王德福;于克强;

    文章阐述了单轴卧式全混日粮混合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在其工作原理分析上,重点对转子轴上安装的叶板进行了物料的受力与运动分析,据此通过试验确定了叶板相位角及转子转速,并阐明了单轴卧式全混日粮混合机的混合机理。

    2008年05期 No.159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科技进展

  • CVM方法在生态环境价值评估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焦扬;敖长林;

    条件价值法(Contigent Value Method,CVM)是评价非使用价值的主要方法。近几年,该方法在生态环境价值评估领域逐渐受到重视,主要得益于其本身的灵活性、广泛的适用性和强大的数据来源能力。国内外学者对CVM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的非使用价值评价。文章对CVM方法近年在国外与国内的发展进行了介绍,讨论了CVM方法在理论上的成果与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并比较了国外与国内在CVM方法使用中的不同。

    2008年05期 No.159 1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6 ] |[阅读次数:0 ]
  • 牛奶中乳铁蛋白含量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程金波;王加启;刘光磊;张春刚;卜登攀;

    乳铁蛋白是一种铁结合性糖蛋白,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分泌物中。研究表明,乳铁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本文就牛奶中乳铁蛋白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基因调控特点方面的研究做简要综述。

    2008年05期 No.159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影响蛋白质翻译终止因素的探讨

    耿丽丽;张杰;朱延明;柏锡;

    翻译终止是蛋白质合成的最后一步,它包括肽酰t-RNA的水解以及新生肽链的释放。然而翻译终止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终止过程,不仅有多种因素(如释放因子、终止密码子的上下游序列、反式作用因子)影响翻译终止的效率,而且其本身也可以作为调节基因表达的一个控制点。影响翻译终止效率因素的研究,对于蛋白质翻译调控及某些遗传病、癌症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05期 No.159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