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静;刘海英;钱春荣;金正勋;
选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52对SSR引物,对黑龙江省近几年育成品种(系)和过去主栽品种以及日本引进品种共54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20项表型性状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遗传差异,其中黏滞峰消减值变异系数最大,整米粒率与下降黏度值次之,糙米率和糊化开始温度变异系数最小;在52对SSR引物中45对引物有多态性,共扩增出160个等位位点,平均3.6个,香农指数变幅为0.040~0.702,平均为0.285;高多态性SSR位点主要发生在染色体2、5、7、11上,低多态性SSR位点主要发生在染色体6、8、10、12上;供试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667~0.963之间,平均值为0.786,且83.4%的供试品种其遗传相似系数在0.740~0.840之间,亲缘关系较近;通过UPGMA聚类,供试品种被分为3大类,绝大多数供试品种都聚在同一类。
2008年06期 No.160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邸宏;卢翠华;陈伊里;
文章以马铃薯四倍体普通栽培品种Desiree、东农303和二倍体野生种S.pinnatisectum品系脱毒试管苗叶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酶组合、酶液浓度、酶解时间以及温度等因子对原生质体游离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预处理有助于提高原生质体的产量;最佳酶液组合为纤维素酶1.0%+离析酶0.5%;对于四倍体栽培种较短的酶解时间(13 h)较为适宜,而野生种需要较长的酶解时间(18 h)。
2008年06期 No.160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兵;杨亮;魏湜;
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并且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峰值出现在吐丝后21 d(四单19 N200处理在吐丝后28 d);对3个品种来说,N200处理籽粒的酶活性较高,是最佳的氮素处理;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与籽粒产量间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吐丝后21、28 d酶活性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2008年06期 No.160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化龙;田红刚;樊冬生;王敬国;邹德堂;
文章研究了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5个主栽品种生育后期剑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产量高的品种其生育后期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NR活性均高于产量低的品种,品种间差异显著。因此,将剑叶生育后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NR活性作为寒地粳稻高光效育种和超高产育种中的一项生理选育指标是可行的。
2008年06期 No.160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洪梅;李英;卜贵军;崔琳;王学东;
文章对番茄果实不同生长阶段果皮细胞中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将番茄果皮细胞与成熟叶片光合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显示,番茄果皮细胞在果实不同生长阶段叶绿素含量、叶绿体结构发生变化,绿熟果期果皮细胞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果皮细胞含有一定数量的叶绿体,并且具有典型的的基粒片层结构。根据植物光合产物就近运输理论,果皮细胞中叶绿体形成的光合产物,能够及时地转移到果实中,供应果实的生长发育。绿熟果期果皮细胞的叶绿素含量、叶绿体、基粒数量及类囊体垛叠层数明显少于叶肉细胞,说明此时期叶片仍是番茄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在果实完熟期,其外观已经由绿色变成红色,果皮细胞中的叶绿体逐步转化为有色体,类囊体基粒片层消失,叶绿体内部含有大量嗜锇颗粒,失去光合能力。
2008年06期 No.160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王玉晗;马鸿艳;陈克农;盛云燕;栾非时;
利用RAPD标记方法,从分子水平上探测了甜瓜亲本与其杂种F1的遗传差异,用27个引物对11个甜瓜基因型进行了扩增,共扩增出44条有效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9条,占总条带数的43.18%。每条引物可扩增3~8条带,平均每条引物产生1.63条有效带。根据RAPD遗传距离进行分析,杂种F1多偏向母本自交系遗传;甜瓜亲本自交系间的遗传距离为0~0.39。作为父本,TopMark自交系与H16自交系相比,子代更多继承了Top-Mark自交系的遗传特性。以上结果与田间性状表现相符,RAPD标记用于甜瓜遗传差异的研究切实可行,其结果可用于育种过程中的亲本选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2008年06期 No.160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培培;车代弟;王金刚;樊金萍;龚束芳;
分别以丰花月季叶片、叶柄和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丰花月季诱导愈伤组织最佳激素浓度配比是1/2MS+2,4D 5 mg.L-1+BA 1 mg.L-1;所得到的愈伤组织在MS+6-BA1 mg.L-1+2,4D 2.5 mg.L-1+GA3 1 mg.L-1的培养基上继代保存两个月后于MS+NAA 0.02 mg.L-1+TDZ 1.8 mg.L-1+KT1 mg.L-1上分化出不定芽;不定芽在1/2MS+IBA 0.5 mg.L-1上的生根率为91.25%。
2008年06期 No.160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李宁;蒋欣梅;于锡宏;
文章以青花菜中熟品种"绿秀"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遮光处理对青花菜体内碳、氮相关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处理使青花菜植株的可溶性糖、蔗糖的含量明显下降,进行遮光处理的植株其体内可溶性糖、蔗糖的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但淀粉含量明显上升。遮光处理同样引起氮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使全氮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植株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随遮光处理逐渐下降,全糖/全氮值的变化趋势则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相反。
2008年06期 No.160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胡海辉;张莉莉;陈旭;
植物造景在城市休闲广场建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是提高广场利用率的主要途径。文章利用数据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哈一百中心休闲广场的利用状况及广场不同组成要素重要性的调查与分析,指出了植物造景对城市休闲广场利用率的影响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今后城市休闲广场的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008年06期 No.160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宝华;付强;冯艳;杨娜;
针对洪水灾害和洪灾损失评估的特点,采用混合式模糊神经网络数学模型对一典型流域洪灾经济损失进行评估,并且与BP网络评估损失模型进行了比较。虽然混合式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在洪水经济损失评估中是初次尝试,但评估结果表明模型从收敛速度和评估精度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洪水经济损失评估提供了新的方法、新的思路。
2008年06期 No.160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李伟娟;马永胜;
干旱评价是干旱预报及抗旱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文章在总结分析影响干旱发生的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将模糊综合评价具体应用到干旱指标评价研究中。首先通过建立评价的因子集、评价集、隶属函数和权重集,实现对各种程度干旱等级评判,得到干旱的综合评价指标,最后利用甘南县2005年资料对其进行干旱分析。
2008年06期 No.160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黄彦;付强;司振江;滕云;魏永霞;
由于干旱缺水、超载放牧等因素,松嫩平原大面积草地盐碱化逐年加剧,草地综合生产力和生态环境受到威胁,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文章采用基于RAGA的PPC模型,选择土壤化学、物理、生物性状、环境、效益作为评价指标,对集成技术、围栏封育技术、浅翻轻耙技术等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集成技术科学、有效、实用,在本区域农牧业生产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08年06期 No.160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姬菊枝;陶国辉;范玉波;魏松林;韩基良;王艳秋;
文章通过对近几年的极轨气象卫星实时接收到的AVHRR/HRPT资料进行处理,数据经校正生成哈尔滨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灰度图像,利用种植作物结构不同造成绿度值不同的基本原理,进行作物生长状况监测及产量预报。研究表明,利用气象卫星资料进行作物生长状况监测及产量预报,具有客观、及时和动态跟踪等优点,结合传统气象产量预报方法,使产量预报水平有所提高,准确率可达98%以上。
2008年06期 No.160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高飞;郑永莉;
点、线、面是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造型要素;文章就点、线、面的涵义、种类、形态、视觉特性等方面进行论述,并通过应用实例来阐述不同造型要素在不同应用情况下产生的不同景观效果。在同一景观设计中,不能只是单一的某一种要素的应用,而应是多种造型要素综合运用、协调处理才能构成一个和谐完美的画面。
2008年06期 No.160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2K] [下载次数:9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张达;王豫颖;苍晶;许君;郝再彬;
以"东农42"为野生型,以NaN3处理它而获得的矮化突变体"东泽11号"为突变体,采用石蜡切片法对野生型及突变体叶片进行解剖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占叶片厚度为突变体均小于野生型,栅栏组织占叶片厚度、栅/海比为突变体大于野生型,且随着矮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大。突变体的叶主脉维管束个数、导管个数、导管直径、输水面积、韧皮部面积均小于野生型。栅/海可作为矮化的筛选指标。愈创木酚法测定野生型及突变体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发现,突变体与野生型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生育期延长均有增大的趋势;生育期20 d时,突变体的过氧化物酶活性略小于野生型,差异不显著;生育期30、40、50 d时,突变体过氧化物酶活性大于野生型,差异1%水平极显著。大豆矮化与过氧化物酶活性正相关。
2008年06期 No.160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张磊;宋秋来;马春梅;董守坤;龚振平;
试验采用框栽和砂培两种方法,框栽土壤为黑土,试验品种为东农42、东农47、龙选1号和秣食豆;砂培试验品种为东农47,分别对不同品种及不同施氮处理大豆叶片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豆叶片中都检测到了NR活性,框栽与砂培试验测得的NR活性都呈单峰曲线,框栽大豆峰值出现在R2期(秣食豆为R1期),砂培大豆出现在R2和R4期;NR活性上部叶片明显高于中、下部;NR活性随氮水平提高而升高,施氮水平明显影响NR活性。
2008年06期 No.160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柏锡;纪巍;才华;李勇;张秀芹;朱延明;
为进一步实现外源基因在草莓果实中的特异表达,克隆了矮牵牛果实特异表达启动子FBP7。根据GenBank发表序列设计引物,以矮牵牛(Petunia hybrida)总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约500 bp的DNA片段,回收该片段并克隆至PUC18载体上,测序后将所得序列与原序列进行比对,其同源性为97%。为分析这些差异序列是否影响启动子功能,进行了启动子功能预测及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的启动子序列应具有启动子功能,且能实现果实特异表达,其序列分析差异可能是由于个体差异及多态性的影响,为草莓果实特异表达启动子的选择提供新思路。
2008年06期 No.160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3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琛;孔保华;陈洪生;
以哈尔滨红肠作为原料,研究在红肠中添加Nisin为主的复合防腐剂,提高其产品的保质期。复合防腐剂选用Nisin与山梨酸钾、双乙酸钠、EDTA二钠进行搭配,在(25±1)℃的条件下贮藏,每2天对细菌总数、pH、色差值及感官指标进行测定,并与市售的复合型防腐剂进行比较效果,找出最佳的防腐剂组合。结果表明,添加Nisin为主的复合防腐剂可显著降低细菌总数,并延长产品保质期,最佳添加量为Nisin 0.025%、山梨酸钾0.025%、双乙酸钠0.15%、EDTA二钠0.01%。
2008年06期 No.160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姚春艳;吴槟;李晓东;
研究了4℃下在原料乳中溶解CO2对其中主要腐败微生物生长参数的影响。试验以未处理的原料乳作对照组,CO2处理组的原料乳中CO2浓度分别为11.9、28.54、42.27 mmol.L-1。分别对各组中的假单胞菌、肠杆菌科细菌、乳酸菌和细菌总数的生长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并由此建立Gompertz数学模型、计算生长参数。结果表明,原料乳中溶解的CO2浓度越高,对3类主要腐败菌的抑制作用越大;CO2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作用大于革兰氏阳性菌;4℃下溶解42.27 mmol.L-1 CO2可以使原料乳的保质期延长1倍。
2008年06期 No.160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乔春燕;刘宁;
文章分析苣荬菜挥发油成分,为苣荬菜功能性研究提供基础。气象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法检测苣荬菜挥发油,鉴定了27个峰,十六烷酸相对百分含量为34.208%、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1-醇相对百分含量为14.060%、棕榈酸甲酯相对百分含量为10.913%和7-十八碳酸甲酯相对百分含量为9.117%等。酸、醇和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含量关系为:酸类>酯类>醇类。
2008年06期 No.160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崔艳伟;孟祥晨;
从健康学龄儿童的新鲜粪便样品中分离得到6株乳杆菌,并对其进行属和种的鉴定。首先通过形态学观察及H2O2酶、糖发酵等生理生化试验对所分得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然后利用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方法,对所分得菌株进行16S rDNA基因扩增与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该属内菌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从而准确鉴定所分得菌株,并申请各菌株的GenBank登录号。经鉴定,其中1株为卷曲乳杆菌,2株为植物乳杆菌,1株为发酵乳杆菌,1株为黏液乳杆菌,1株为唾液乳杆菌。
2008年06期 No.160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下载次数:5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