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守坤;祖伟;马春梅;金喜军;龚振平;
试验以东农47为材料,利用砂培方法研究了不同NH4+-N和NO3--N水平对大豆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总生物量和地上部生物量随氮素水平增加呈单峰曲线,NH4+-N水平对大豆苗期生长影响大于NO3--N。以NH4+-N做为氮源时,氮素浓度125 mg·L-1时总生物量和地上部生物量达最大值;以NO3--N做为氮源,氮素浓度在275 mg·L-1时总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较高,500 mg.L-1时较低。氮素浓度大于20 mg·L-1时,以NH4+-N做为氮源总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明显大于以NO3--N为氮源。氮素水平对苗期根系生物量影响不大,当氮素浓度为500 mg·L-1时,两种氮素形态根系生物量均较低,其它水平之间相差不大。根冠比随氮素浓度的增大呈降低趋势,当氮素浓度高于125 mg·L-1时根冠比变化较小。当氮素浓度为20 mg.L-1时,两种氮素形态之间根冠比没有明显差异,当氮素浓度大于20 mg·L-1时,以NO3--N做为氮源根冠比明显大于NH4+-N。
2008年08期 No.162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杜欣谊;王春宏;姜佰文;祖伟;孙聪姝;
施硼、钼能够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蛋白质的含量。从硼、钼的作用效果看,施钼处理高于施硼处理,硼、钼同施有互促作用。增产幅度表现为:秣食豆>东农42>东农46。施硼、钼处理降低了两个栽培品种(东农42、东农46)籽粒中脂肪的含量,提高了半野生品种(秣食豆)的脂肪含量。同硼、钼营养水平相比,大豆自身的遗传特性对大豆籽粒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影响具有稳定性。
2008年08期 No.162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王梓全;卢翠华;邸宏;石瑛;陈伊里;张丽莉;姜丽静;刘辉;
文章采用讷16、克新13、克新17、克新18、花525和波C共6个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的基因型、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蔗糖对马铃薯花药培养的影响,并对马铃薯花药再生植株进行了细胞学、形态学和农艺性状的观察与鉴定。结果表明,基因型中波C和讷16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MS+NAA0.5 mg.L-1+2,4-D0.5mg·L-1+KT0.5 mg·L-1适合愈伤组织的形成;分化培养基为MS+NAA0.2 mg·L-1+6-BA2.0 mg.L-1+ZT1.0 mg·L-1;蔗糖浓度为6%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移栽的双单倍体植株在生长势、叶色、薯型等性状与对照相比存在差异。
2008年08期 No.162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刘传雪;邹德堂;潘国君;张淑华;关世武;孙洪义;
本研究应用直链淀粉含量(Amylose Content,AC)不同的10个亲本,采用F1花药培养技术构建了寒地水稻6个组合的DH(DoubledHaploid,DH)群体。应用Choo和Reibergs提出的模型及公式,分析了这6个DH群体AC的分布、测算了遗传力、超亲率,检测了AC的基因对数及基因互作方式。AC的遗传变异分为两大类型,5个组合AC的遗传是属于主效基因加微效多基因混合遗传;无主效基因互作。1个组合(松9798/龙花96-1530)AC的遗传属于多个主效基因加微效多基因混合遗传;存在主效基因间的互作,为重叠作用,为AC的另一种遗传模式,且是产生AC超亲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试验AC在DH群体的遗传力为0.90;AC的超低亲率较低;控制AC的基因对数为4.6~18.1对,平均7.5对。据此,试验提出花培品质育种实践需要的DH群体规模一般应保持在100左右为宜,花培品质育种中应依据AC不同的育种目标,采取接种F1代或F2代的花药,H2代采取加强其选择强度,在常规品质育种早期世代一般都不宜太严格选择。
2008年08期 No.162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蔡宁;张艳菊;秦智伟;周秀艳;刘艳玲;
文章以黄瓜霜霉菌为材料,采用改良的CTAB方法提取基因组DNA,研究了黄瓜霜霉菌ITS区序列分析中PCR反应体系的各主要成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确立了适宜的退火温度和反应体系。优化后的反应体系(25μL)为:采用引物ITS1/ITS4各40 ng,60 ng DNA模板,2.5 mmol·L-1 Mg2+2.0μL,2.5 mmol·L-1 dNTP 1.5μL,Taq酶1 U。优化的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3 min,94℃50 s,52.2℃40 s,72℃1.5 min。在这一条件下运行35个循环;72℃延伸7 min。采用此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对采自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31份黄瓜霜霉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均可得到一条约为900 bp的条带。
2008年08期 No.162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莹莹;屈淑平;崔崇士;
对大白菜DNA的SRAP-PCR扩增体系进行优化,为大白菜抗软腐病基因图谱的构建和分子标记奠定基础。以大白菜基因组DNA为模板,对PCR反应体系的各影响因子进行梯度试验,筛选可扩增多态性高、重复性好、带型清晰的最佳体系。该体系(25μL)为:Mg2+3.0 mmol·L-1、dNTPs 0.3 mmol·L-1、Taq酶1.5 U、引物0.2μmol·L-1、模板DNA 60 ng。该体系能很好地满足大白菜基因组SRAP扩增的要求,SRAP标记应用于大白菜遗传研究是可行的。
2008年08期 No.162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刘宝昌;陈雅君;张艳雅;王洪义;
城市绿地系统与自然条件相协调是城市特色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山水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在这方面有它独特的代表性。文章对山水园林城市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为例介绍了佳木斯市如何对公共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等各类绿地进行精心规划和布局,使整个城市绿地系统与自然山水相契合,形成了佳木斯市独特的绿地系统构架,在城市特色形成中发挥了绿地的积极作用。
2008年08期 No.162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下载次数:5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李丹;蒋欣梅;王凤娇;于锡宏;
以"清风103"和"绿秀"两品种的青花菜为试材,采用25、50、100 mg·L-1的赤霉素喷施青花菜幼苗,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对青花菜产量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50 mg·L-1浓度处理效果显著,100 mg·L-1处理显著降低青花菜的产量、花球紧实度及品质。
2008年08期 No.162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单德鑫;李淑芹;张丹;许景钢;
试验探讨不同浓度的聚丙烯酰胺(PAM)处理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及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在玉米的不同生长时期,对其植株株高及土壤含水率、容重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并在玉米收获后考察百粒重和产量。结果表明,PAM对改善土壤结构有一定的作用,可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入渗率,增加土壤含水量。PAM可增加玉米的株高,对玉米有增产作用,与对照相比,其增产幅度在4.2%~4.6%,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2008年08期 No.162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大庆;白涛;陈春锋;王宏燕;
以黑龙江省2005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传统以及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足迹模型,对黑龙江省2005年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人均生态足迹为4.9995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4168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3.5827 hm2;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人均生态足迹为2.4859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8629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6256 hm2。两种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地区生态足迹超过了生态承载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2008年08期 No.162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黄雅曦;李季;李国学;杨合法;黄妍;徐连双;
试验探讨了静态条件下沸石和草炭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和吸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重金属钝化剂沸石和草炭中加入重金属溶液(Cu2+、Mn2+、Zn2+、Pb2+、Cd2+)的浓度越大,钝化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越多;不同钝化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略有不同,草炭>沸石;草炭对重金属的吸附亲和力顺序为Zn2+>Mn2+>Cu2+>Cd2+>Pb2+;沸石的为Zn2+>Cu2+>Mn2+>Cd2+>Pb2+;两种钝化剂对重金属的吸附等温线与Freundlich和Temkin方程均有较好的拟合性,Langmuir方程不适宜描述两种钝化剂对重金属的等温吸附过程,其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
2008年08期 No.162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9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刘西燕;柏锡;李莹;李杰;
构建OsMAPK4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和纯化,为转OsMAPK4基因植株后期的Western Blot检测提供抗原。用PCR方法从本实验室已构建的植物表达载体pUM4上扩增OsMAPK4基因,将其克隆至pET32b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载体pET32b-MAPK4。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分析。用Ni-NTA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用Western Blot进行蛋白鉴定。结果表明,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正确;SDS-PAGE分析及Western Blot鉴定中,均出现了与DNAMAN预测的43.6 ku大小一致的蛋白条带;得到纯化蛋白。成功构建了OsMAPK4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得到纯化蛋白,为转OsMAPK4基因水稻植株体内蛋白表达活性的检测提供了抗原。
2008年08期 No.162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车野;李凤兰;闻静;王莹;胡宝忠;
试验以仙客来热激蛋白基因HSP21.4为材料,经PCR扩增的方法在目的片断两端添加SacⅠ位点,然后与植物表达载体pBI121连接,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经PCR和SacⅠ及XbaⅠ酶切验证,确定已将该热激蛋白基因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上,将重组质粒命名为pBI-CpHSP21.4,并采用冻融法完成了对pBI-CpHSP21.4质粒的农杆菌转化,为验证该热激蛋白基因的功能及转基因植物表达奠定基础。
2008年08期 No.162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孔德勇;许修宏;刘永鑫;刘维智;
双孢蘑菇母种培养基的优化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所得到的最佳碳源、氮源和维生素的种类以及最适合的无机盐含量和pH,并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配方为玉米粉4%、蔗糖2%、蛋白胨0.1%、硫酸镁0.25%、磷酸二氢钾0.4%、维生素B1 0.05%、pH 6.0。
2008年08期 No.162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车可舒;王相晶;向志丹;
根据多杀菌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对多杀菌素产生菌株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进行选育,并获得了高产菌种。首先对出发菌株S-203进行了自然选育,获得效价为643μg.mL-1的菌株S-306;在紫外线诱变的基础上,筛选丙酸钠耐性变株,得到菌株S-466,摇瓶发酵单位为871 mg·L-1,比自然选育获得的出发菌株提高了35%。其传代实验表明菌株S-466的高产遗传特性稳定,为应用于发酵罐进行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2008年08期 No.162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栾冬梅;关静姝;徐瑨;孙黎;李文哲;
文章利用牛粪和玉米秸秆进行堆肥试验,研究碳氮比(C/N)对堆肥过程中温度、水分、pH、粪大肠菌值、蛔虫卵死亡率、GI值和堆制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C/N比的适当降低并不影响牛粪和玉米秸秆的堆肥,而且C/N比的下降(由27:1降到24:1),可使牛粪的处理量增加近一倍。但C/N比过低,堆料中牛粪所占比例增大,会使堆料的容重增大而不利于堆体的通风,导致堆体温度过高且高温持续时间过长,造成有机质的过度分解,从而影响堆肥的质量。
2008年08期 No.162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10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0 ] |[阅读次数:0 ] - 刘永新;刘海金;
通过测定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11个家系后裔不同时期的生长资料,对全长、体长、头长、尾柄长、眼后头长、体高和尾柄高等7个形态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对全长、绝对增长率、生长指标和体型指数进行方差分析,建立7个性状的生长方程。结果表明,7个形态性状之间均呈高度正表型相关,全长贡献率是形态性状中最高的。家系I33I03、I08I09和GBI09在全长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中家系I08I09为绝对增长率和生长指标最优的家系,需加强选育。在体型指数分析结果中,家系C64I03在全长/体高指标上表现最好,而I19I03和I32I03是尾柄长/尾柄高指标最优的家系,这3个家系是选择牙鲆优良体型的重点对象。用Logistic生长方程进行了7个形态性状的拟合,其中5个性状的生长方程拟合度达到了0.93以上。
2008年08期 No.162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聂明达;王安;
以1日龄健康蛋雏鸭为试验动物,采用2×3(温度×VA)重复实验设计,研究适温、低温的环境下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VA(3 000、5 000、10 000 IU.kg-1)对蛋雏鸭抗氧化能力及内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显著降低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但对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添加5 000 IU.kg-1 VA会使雏鸭血清中T-AOC升高,MDA水平降低,显著增加SOD活性。温度对雏鸭血清中T3、T4水平影响显著(P<0.05),随着温度降低雏鸭血清中T3、T4水平升高,皮质醇(Cort)浓度低温较适温组略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胰岛素(Ins)浓度随温度降低而略有下降(P>0.05),随着VA添加量的增加T3变化稳定,添加5 000 IU.kg-1 VA显著增加了T3水平(P<0.05),T4水平有升高趋势,皮质醇与胰岛素水平随VA添加均有下降趋势但都不显著(P>0.05)。VA添加水平在5 000 IU·kg-1还可以提高机体在冷应激下的代谢率,提高机体的抗寒能力,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2008年08期 No.162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睿;刘芳萍;刘立新;曲鹏;徐倩倩;
试验研究沙门氏菌耐药抑制剂的止泻作用和急性毒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通过观察沙门氏菌耐药抑制剂对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的抑制作用,研究其给小鼠灌胃给药后动物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急性毒性试验中小鼠未出现死亡,未测出该药的LD50,改测其最大给药量。结果表明,该药能极显著减少小鼠腹泻次数(P<0.01),最大给药剂量为480 g.kg-1 BW。沙门氏菌耐药抑制剂具有显著的止泻作用,口服给药是安全的。
2008年08期 No.162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邵美丽;于迎新;吴琼;任皓威;刘皙洁;
文章选用6月龄、体重约16 kg的雄性辽宁绒山羊9只,采用3×3拉丁方设计,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3 mg·kg-1)及大豆黄酮与半胱胺协同应用(3 mg.kg-1+100 mg.kg-1 BW)对绒山羊生产性能和血浆T3、Ins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大豆黄酮组增重提高16.67%(P<0.01),血浆T3和Ins水平分别升高29.82%和9.76%(P<0.01);协同组增重提高5.56%(P<0.05),血浆T3和Ins水平分别升高35.77%和11.18%(P<0.01)。且两试验组均明显改善山羊绒品质,使绒纤维明显增长、变细,协同组作用效果大于大豆黄酮组。提示大豆黄酮及其与半胱胺协同应用可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来提高绒山羊生产性能。
2008年08期 No.162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王金良;沈志强;管宇;曲光刚;唐娜;
通过细菌内同源重组的方法成功构建了含有猪细小病毒(PPV)VP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将VP2基因亚克隆连接到腺病毒穿梭载体pShuttle-CMV上,并将重组质粒pShuttle-CMV/VP2用Pme I线性化后转化至携带有腺病毒骨架载体pAdEasy-1的大肠杆菌BJ5183感受态细胞,经细菌内同源重组产生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VP2,为进一步研究PPV腺病毒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2008年08期 No.162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