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明;王继安;杨明亮;
文章利用高油酸大豆N98-9445A与低亚麻酸大豆哈91016杂交获得的F2代群体,用500对SSR引物对油酸和亚麻酸进行基因定位,其中多态性标记有124个。QTL分析结果表明,控制大豆油酸含量的QTL位于连锁群MLG G、MLG D1b上的Satt394和Satt172上,其LOD值分别为3.2436和4.0158,Satt394与Satt012的距离是12.01cM,Satt172与Satt274的距离是14.01cM;其对油酸含量的贡献率分别为9.02%和14.86%。控制大豆亚麻酸含量的QTL位点位于连锁群MLG K、MLG A2上的Satt381和Satt424上,LOD值分别为2.65和3.01,Satt381与Satt394的距离是18.06cM,Satt424与Satt097的距离是5.13cM;其对亚麻酸的贡献率分别为11.03%和7.89%。
2008年09期 No.163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叶楠;李永刚;文景芝;
文章以中国优良大豆品种东农46及大豆疫霉优势生理小种1号菌株为材料,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东农46与大豆疫霉根腐病菌非亲和互作中前后基因表达的差异,寻找并分离出与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性相关的9条cDNA片段,通过这些差异片段的序列分析进一步阐述大豆对疫霉根腐病菌的分子抗病机制。
2008年09期 No.163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传雪;邹德堂;张兰民;王瑞英;黄晓群;
研究应用蛋白质含量(Protein Content,PC)不同的10个亲本,采用F1花药培养技术构建了寒地水稻6个组合的DH(Doubled Haploid,DH)群体。应用Choo和Reibergs提出的模型及公式,分析了这6个DH群体PC的分布、测算了遗传力、超亲率,检测了PC的基因对数及基因互作方式。结果表明,PC的遗传变异分为两大类型:5个组合PC的遗传是属于主效基因加微效多基因混合遗传,无主效基因互作;1个组合(松9798/龙花96-1530)PC的遗传属于多个主效基因加微效多基因混合遗传,存在主效基因间的互作,为互补作用,为PC的另一种遗传模式,且是产生PC超亲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PC在DH群体的遗传力为0.77,PC的超低亲率较低,控制PC的基因对数为3.2 ̄6.5对,平均4.8对。
2008年09期 No.163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丛培琳;卢翠华;邸宏;石瑛;张丽莉;姜丽丽;李文滨;
文章以马铃薯品种东农303的脱毒微型薯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Bt-CryV基因转入马铃薯中,同时优化影响遗传转化的因素,包括激素种类与浓度、休眠期、脱菌抗生素种类与浓度、共培养时间、筛选方式等。获得21株Kan抗性植株进行PCR和PCR-Southern检测,其中10株为阳性植株,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植物的基因组上。
2008年09期 No.163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李文枫;李景富;康力功;许向阳;
本试验分析了组合HN16(感病品种)×HN42(抗病品种)的杂交后代F1、F2对番茄叶霉病菌1.2.3.4生理小种的抗病反应。经人工接种鉴定表明,两个亲本间抗、感差异明显,父本HN42表现抗病,母本HN16表现感病;F2群体抗病与感病株数的分离比为3.17:1.00,符合3:1的分离比例。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父本HN42对番茄叶霉病菌1.2.3.4生理小种的抗性是由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筛选到4个与抗番茄叶霉病基因Cf-11连锁的AFLP分子标记,分别为E54M37-G、E62M61-A、E85M79-D和E62M59-G,与Cf-11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0.1、12.3、14.5、18.8cM。
2008年09期 No.163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高庆玉;戴正;
膨大素可增加葡萄的座果率,促进果实膨大,提高品质和产量,但其作用的机理尚未完全清楚。本试验以京亚品种为试材,研究了膨大素对葡萄座果及果实膨大的影响机制。葡萄盛花后15d天进行膨大素处理,5d处理1次,处理浓度为10mg·L-1,时间为10s;处理后3、5、7、10、13d,采用HPLC法测定果实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膨大素处理使果实生长前期赤霉素含量增加,使果实整个生长期内CTK及IAA含量增加,并使CTK峰值提前出现,使果实成熟期的ABA含量增加。
2008年09期 No.163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张海慧;徐雅琴;李兴国;
文章以黑穗醋栗为试材,研究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首先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设计了L(934)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了微波辅助法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95%乙醇为提取剂,微波功率500W,微波温度65℃,提取时间8min,提取液料比10:1(mL·g-1),最佳条件下的提取率为0.738mg·g-1。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萃取法有省时、节省溶剂、提取率高等优点,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2008年09期 No.163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栾广春;王加启;卜登攀;刘仕军;邓露芳;陈强;周振峰;单安山;
文章旨在研究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对泌乳期奶牛生产性能、牛奶品质与机体免疫的影响。选用泌乳期、胎次、产奶量、体重相似的荷斯坦奶牛36头,采用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分成3组,每组12头。试验期为60d,预饲期10d,分别在试验期的0、30、60d采集奶样,每周测定1次产奶量。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产奶量(P<0.05)、改善乳脂率、提高乳蛋白率(P<0.05)、增加牛奶中干物质含量和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
2008年09期 No.163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李丽;于浩;刘娣;
通过PCR扩增获得东北野猪(Northeastern wild boar)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研究表明东北野猪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全长16581bp,共有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和1个D-loop区。利用MEGA4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推测东北野猪在分类上属于亚洲群,是亚洲猪种中最为古老的。
2008年09期 No.163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晶;沈景林;丁洪浩;周虚;闫海亮;
随机选取60日龄健康吉戎兔72只,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吉戎兔。饲养45d,每处理基础日粮相同,对照组为处理Ⅰ不添加蛋氨酸锌(Zn-Met),试验组为处理Ⅱ、Ⅲ和Ⅳ分别添加40、80、120mg·kg-1蛋氨酸锌。结果表明,随蛋氨酸锌添加量增加,组织中锌、铜和铁含量有增加趋势,但添加到Zn-Met80mg·kg-1以后这种趋势减缓并有所下降。本试验中,添加蛋氨基酸锌增加组织中锌的含量,有促进铜和铁的吸收作用。
2008年09期 No.163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初丽丽;王启贵;关天竹;李辉;
本研究以东北农业大学高、低腹脂双向选择品系第9世代肉仔鸡为试验材料,利用PCR-RFLP法对鸡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鸡生长和胴体组成性状的关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c.*822G>A突变位点不同基因型对肉仔鸡5周龄、7周龄体重和屠体重有显著影响(P<0.05),对出生重、1周龄和3周龄体重有一定的影响(P<0.2)。AA基因型个体的5周龄、7周龄体重和屠体重显著高于AG和GG基因型个体(P<0.05)。本研究首次推测I-FABP基因可能是影响鸡体重的主效基因或与影响该性状的主效基因紧密连锁。
2008年09期 No.163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奚可畏;申德超;
玉米粗淀粉是制作淀粉糖浆的主要原料之一,为探求玉米粗淀粉通过加酶挤压使玉米淀粉糖浆的DE和出品率增加、过滤速度加快、糖化时间缩短的原因,通过试验,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安排试验,研究挤压蒸煮参数(套筒温度、物料含水率、螺杆转速、膨化中加酶量)对玉米粗淀粉中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规律,得出通过挤压蒸煮技术可以使玉米粗淀粉中的抗性淀粉降低约4.5%,从而提高淀粉利用率。
2008年09期 No.163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东伟;于海英;
文章根据2004~2006年黑龙江垦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试验资料,分析了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对水稻的节水效果。选择农垦牡丹江分局858农场267hm2水稻种植典型示范区为试验点,得出控制灌溉较常规灌溉全生育期少灌水3~4次,节水2400m3·hm-2,增产398kg·hm-2。同时,水稻米质,抗倒伏、抗病虫害效果比常规灌溉都有明显提高。发展水稻节水控灌技术,可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节约灌溉用水,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对垦区粮食安全、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09期 No.163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关正军;王丽丽;梁俊爽;
大型牛舍内空气环境是影响奶牛生长状况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温湿度范围是减少疾病、保证奶牛正常生产的必备条件。文章以香坊农场奶牛场为试验基地,绘制出室外温度为-20℃时牛舍内不同温度所需通风量随相对湿度变化曲线图;得出牛舍温度在1-10℃,湿度RH为70%-90%时其通风范围为2.64-5.5m3·s-1,对冬季牛舍温度、湿度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2008年09期 No.163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李志臣;姬长英;安秋;
化学除草剂和杀虫剂的运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冲击,有选择地对准目标精确喷药能够有效地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对准精确喷药的关键是运用机器视觉技术正确地识别目标,而作物与背景的快速并准确地分割是正确识别目标的基础。文章介绍几种图像的颜色模型和转换公式,运用VC++软件设计出图像背景分割的程序。选择南京农业大学江浦农场的玉米田、花生田和校园内的小麦田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自行设计的程序对图像进行分割并计算出分割图像所需的时间。用处理耗时与处理效果两个指标来评定用于背景分割的几种颜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过绿的2G-R-B是最好的背景分割因子,这个分割因子具有耗时少、分割效果好且不受光照强度影响的特点,能够满足农业智能生产中实时性的要求。
2008年09期 No.163 117-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0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牛海燕;马凤鸣;杨德光;颜永强;陈胜勇;
玉米氮肥过量使用会造成农民经济损失、地下水污染等问题,选择氮高效玉米品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在较高施氮量下,氮高效品种可以在保证产量的同时,高效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氮素;在减少氮肥投入条件下,氮高效品种可以充分利用玉米生长季中的矿化氮,达到相同的高产水平。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氮高效评价指标及其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为玉米氮高效生理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2008年09期 No.163 12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辛惠卿;霍俊伟;
环境胁迫是影响当前果树生产的主要的不利因子。这些因子中包括高温、干旱、强光等。文章综述了果树在胁迫作用下,表现出光合作用下降、光合色素(叶绿素a和b、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果树叶片叶绿素荧光的变化等;并表现出使叶片干物质积累下降,影响碳水化合物的组成。
2008年09期 No.163 130-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6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周宁;孟庆娟;王荣娟;张颖;
阿特拉津是一种低毒除草剂,但因其长时间大范围使用,造成大面积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等环境的污染。目前有关阿特拉津的生物降解是世界上生物降解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综述了阿特拉津及降解产物的分析检测、降解微生物的筛选方法与微生物类群、降解途径与降解酶,并展望了农药降解微生物的应用前景。
2008年09期 No.163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7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王东;崔天时;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是电力系统数字化、信息化的必由之路。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电力GIS应用状况、相关技术及典型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工程实施范例的分析,阐述将GIS应用开发与现有自动化系统相互融合和集成的一体化设计思想,给出基于Web服务的电力GIS应用框架,并指出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2008年09期 No.163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