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作物科学

  • 不同种衣剂对玉米种子活力和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李薇;徐宁彤;曲琪环;许修宏;

    用5个不同配方的种衣剂包衣"丰禾10"玉米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和测定苗期的几个生理指标。结果表明,5种种衣剂均能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同时缩短了平均发芽时间;种衣剂2、5号显著提高了叶绿素含量;除种衣剂2号,其它种衣剂均能提高幼苗根系活力,种衣剂1、2、4、5号能促进保护酶CAT、POD的活性,增强了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从而保护膜结构的完整性,增强玉米的抗逆性。

    2008年12期 v.39;No.16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氮肥用量对饲用玉米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

    于秋竹;孔宇;杨亮;赵宏伟;

    以中原单32、龙辐208和高油115为材料,研究氮肥用量对饲用玉米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饲用玉米品种叶面积指数、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含量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叶面积指数以N300处理为最高,叶绿素含量以N250处理为最高。饲用玉米生物产量品种间表现为龙辐208>中原单32>高油115,均以N250处理为最高,各处理间生物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饲用玉米光合特性与生物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2008年12期 v.39;No.166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利用双向电泳分析烯丙异噻唑诱导后水稻的蛋白质变化

    刘文文;李永刚;杨明秀;文景芝;

    本研究应用双向电泳(2-DE)技术分析了烯丙异噻唑诱导后水稻蛋白质的差异表达,所得的双向电泳图谱用PDQuest8.0.1软件进行分析,在诱导4d的双向电泳图谱上找到了10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选取其中3个进行质谱(MALDI-TOF-MS)分析,将所得肽段序列在数据库搜索比对后,找到了相匹配的蛋白,它们分别具有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苏氨酸肽链内切酶和苹果酸脱氢酶活性。这些蛋白可能通过提高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启动泛肽依赖性的蛋白质降解途径的活化来参与植物的诱导抗病机制。

    2008年12期 v.39;No.166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甜菜基因组DNA的提取及Southern杂交分析

    侯静;马凤鸣;陈胜勇;丁广洲;李彩凤;

    分别采用常规CTAB法和SDS法提取甜菜基因组DNA,并将提取的DNA应用于Southern杂交分析,发现基因组DNA的质量对杂交信号有非常大的影响。常规CTAB法提取的DNA产生的Southern杂交信号,仅出现在高分子质量位置;SDS法提取的DNA产生的Southern杂交信号,在高分子质量和低分子质量位置均出现。SDS法提取的甜菜基因组DNA适于Southern杂交分析。

    2008年12期 v.39;No.166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1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氯嘧磺隆降解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滕春红;李晓薇;陶波;

    从田间多年施用氯嘧磺隆的土壤中,驯化分离得到1株能够以氯嘧磺隆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真菌,命名为F31。该菌株在麦芽汁平板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为乳白色,奶油状、表面光滑;经电镜观察,细胞长卵形,长5~7μm,宽3~4.5μm。糖类发酵试验表明,该菌株能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半乳糖,不能发酵淀粉、乳糖;同化碳源试验表明,该菌株能利用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乙酸钠,不能利用淀粉;同化氮源试验表明,该菌株不能利用硝酸钾,能利用硫酸铵、尿素。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8SrR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F31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 cescerevisiae)。

    2008年12期 v.39;No.166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东北农业大学科技动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领导来我校指导工作

    <正>12月20日,应学校邀请,国家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副主任冯锋研究员来我校指导工作。冯锋副主任就国家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与我校部分教师代表开展了深入的座谈,并参观了大豆生物学、植物功能基因等重点实验室。

    2008年12期 v.39;No.166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东北农业大学新闻动态

园艺科学

  • 黄瓜果实弯曲相关性状的多元回归分析

    葛长军;周秀艳;秦智伟;

    试验通过对48个黄瓜品种9个有关性状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找出了与黄瓜弯曲相关的性状。经主成分分析挑选出果柄长、果长、种腔/果粗3个主要因子与黄瓜果实的曲直性关系密切,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证明3个主要因子与弯度呈线性关系,建立了黄瓜果实曲直度的数学表达公式。

    2008年12期 v.39;No.166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几种百合杂交育种试验的初步研究

    于洋;李文生;樊金萍;龚束芳;车代弟;

    以10个不同百合品种为试材,根据不同的花色和抗寒性来选育新品种,对于亚洲百合之间的杂交采用常规的方法,而对于亚洲与东方百合之间的杂交采用了3种不同的方法,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百合种间杂交不同的杂交组合适合不同的杂交方法。

    2008年12期 v.39;No.166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盐胁迫对紫穗槐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闫永庆;朱虹;刘兴亮;石溪婵;祖元刚;

    研究了浓度在0.5%~1.1%的NaCl溶液胁迫对紫穗槐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其对紫穗槐的胁迫程度逐渐加强,当盐溶液浓度达到1.1%时,其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6周后叶片脱落,但9周后枝条仍然鲜活,说明紫穗槐具有很强的抗盐能力。盐胁迫下紫穗槐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生理伤害,植物则通过在细胞液泡中积累无机离子或合成有机溶质等方式进行渗透调节来减轻或避免伤害。可溶性糖、脯氨酸、无机离子等物质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渗透调节剂,盐胁迫下叶片中渗透调节质含量增高。紫穗槐可能通过渗透调节质含量的提高来进行适度的渗透调节,以适应NaCl的胁迫环境。

    2008年12期 v.39;No.166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2 ] |[阅读次数:0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黑龙江省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顾东江;陈春锋;王宏燕;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有效方法。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黑龙江省进行可持续发展状态分析。结果表明,26年来黑龙江省生态足迹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而生态承载力缓慢下降,从而导致黑龙江省的生态赤字逐年加大。2005年黑龙江省生态赤字已经达到0.745hm2,是当年生态承载力的0.8倍。和全国以及世界相比,黑龙江省生态赤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8年12期 v.39;No.166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时间序列的农业非点源污染产出预测研究

    朱伟峰;朱丽娟;马永胜;

    选取三江平原蛤蟆通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利用SWAT模型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结果,建立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季节性ARIMA模型,对未来3年农业非点源污染进行了预测,为非点源污染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008年12期 v.39;No.166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生命科学

  • 牛肌源性干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韩颖;孔庆然;尹智;魏延昌;张鑫淼;汪亦男;刘忠华;

    探讨牛肌源性干细胞(MDSCs)的体外分离、培养、鉴定方法,旨在为牛体细胞核移植研究提供优质的供核细胞。使用胶原酶消化牛骨骼肌,然后采用差速贴壁分离技术纯化获得MDSCs。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测定生长曲线,分析MDSCs的增殖能力,采用结蛋白(Desmin)、CD34和CD4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已成功地从牛骨骼肌中分离培养出具有干细胞特征的细胞,该细胞呈Desmin和CD34阳性、CD45阴性。因此,可通过体外原代培养获得高纯度肌源性干细胞。

    2008年12期 v.39;No.166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大豆豆荚光合特性及其对产量的贡献

    杨阳;苍晶;王学东;崔琳;王兴;周子珊;

    以大豆东农42、东农163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生育期豆荚和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在鼓粒始期R5、鼓粒期R6、生理成熟期R7对豆荚进行遮光处理,研究豆荚对籽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豆荚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光合速率在生理成熟期R7最高;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随着生育期的延续呈下降趋势,而水分利用效率逐渐上升;整个测定生育期内,东农42、东农163豆荚叶绿素含量分别占其叶片的7.63%和7.25%,可溶性蛋白含量占其叶片的53.47%和48.82%;在鼓粒始期R5进行遮光处理表明,豆荚的光合产物对籽粒重的贡献率达到7.34%~15.06%。

    2008年12期 v.39;No.166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 Ker-Gawl)的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

    李凤兰;闻静;刘荣梅;胡国富;魏琪;胡宝忠;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一串红的小孢子及雄配子发育过程的细胞学特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一串红具有两个花药室,花药壁的发育方式为双子叶型,腺型绒毡层。胞质分裂方式为同时型,成熟花粉粒为三细胞型,大量的花粉粒在单核靠边期到二细胞花粉的过程中出现花粉粒变形现象。

    2008年12期 v.39;No.166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

  • 不同粒度豆粕对绵羊瘤胃发酵及其外流速度的影响

    李杰;生广旭;

    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观察其4种粉碎粒度豆粕(细粉豆粕、中粉豆粕、未粉豆粕和粗粉豆粕)对绵羊瘤胃发酵和豆粕瘤胃外流速度(铬标记方法)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粉碎粒度豆粕对瘤胃液pH没有显著影响。瘤胃NH3-N浓度具有随着豆粕粉碎粒度增大而降低的趋势,但统计差异不显著。细粉豆粕在瘤胃中的分解速度快于粗粉和未粉豆粕(P>0.05),未粉豆粕组NH3-N浓度在采食6h后比其它3组低10.35%~15.60%,而粗粉豆粕组瘤胃NH3-N浓度在采食8h后比其它3组高6.28%~13.07%。细粉豆粕、中粉豆粕、未粉豆粕和粗粉豆粕通过瘤胃的速度分别为每小时5.8%、4.5%、5.0%和4.8%,前3组羊粪中Cr2O3浓度高峰出现时间为饲喂后40h,而粗粉豆粕在44h。未粉豆粕在瘤胃中的外流速度适中,而蛋白质分解量较少,未粉豆粕可直接利用在反刍动物生产中。

    2008年12期 v.39;No.166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猪Krox20基因的cDNA克隆与表达分析

    甄鑫;刘娣;

    根据已报道的人和鼠的Krox20基因,以同源性高的区域设计1对简并引物,以猪脂肪组织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获得了猪的Krox20基因的部分cDNA,长度是938bp。多种组织的半定量RT-PCR研究表明,仔猪时期,该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大肠、小肠、脂肪组织和肌肉中均有表达,9月龄成年猪也在上述组织中有所表达,但是表达量不如仔猪,并且还在性腺中检测到该基因的表达。

    2008年12期 v.39;No.166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饱和度脂肪酸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和乳成分的影响

    栾广春;卜登攀;王加启;刘仕军;魏宏阳;周凌云;刘开朗;单安山;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含有不同饱和度脂肪酸的过瘤胃脂肪对泌乳早期高产奶牛生产性能和乳成分的影响。选用泌乳期、胎次、产奶量、体重相似的荷斯坦奶牛105头,采用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分成3组,每组35头。试验期为90d,分别在试验期的27、48、69和90d采集奶样,每周测定1次产奶量。结果表明,高饱和度脂肪酸组(High Saturated Fatty Acid,HSFA)能够显著提高产奶量(P<0.05)、4%乳脂校正乳产量,显著(P<0.05)提高乳脂率、改善乳蛋白率。低饱和度脂肪酸组(Low Saturated Fatty Acid,LSFA)能够提高产奶量、4%乳脂校正乳产量,差异不显著;LSFA与对照组相比乳脂率和DMI降低。

    2008年12期 v.39;No.166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动物医学

  • 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侯振中;许微微;

    本试验采集54头来自黑龙江省各大奶牛场正常奶牛(12头)和患子宫内膜炎奶牛(42头)的子宫分泌物,采用需氧和厌氧两种不同环境进行培养,同时对一部分进行涂片镜检及生化鉴定。结果表明,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分泌性化脓菌(化脓棒状杆菌)、葡萄球菌、拟杆菌和厌氧梭菌。

    2008年12期 v.39;No.166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隆朋复合氟哌利多麻醉对犬循环、呼吸系统影响的研究

    高利;肖建华;秦绪光;王洪斌;

    试验主要检验隆朋复合氟哌利多麻醉对犬的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影响情况,并探讨其安全性,从而为该合剂在临床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隆朋按6mg·kg-1体重、氟哌利多按0.4mg·kg-1颈部肌肉注射麻醉,对麻醉前后犬的循环、呼吸系统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隆朋复合麻醉合剂对犬的循环、呼吸系统有轻微的抑制作用;隆朋复合氟哌利多可以安全地应用于兽医临床犬的麻醉。

    2008年12期 v.39;No.166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食品科学

  • 转化生长因子α对人肠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总RNA和总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王卉;刘宁;

    主要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TGF-α)对人结肠细胞生长、增殖以及细胞总RNA和总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以人结肠腺癌细胞(Adenocarcinoma,LoVo)为试验模型,分别添加重组人TGF-α0.1、1(接近人乳TGF-α含量最低值)、10(接近人乳TGF-α含量最高值)[1]和100ng·mL-1后,观察细胞增殖能力、细胞总RNA和总蛋白质含量变化。添加TGF-α24h后,细胞较对照有明显的增殖现象,且增值率随细胞浓度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并在10ng·mL-1时达到最大(P<0.01)。细胞总RNA含量随TGF-α浓度增加而上升为控制组的1.67倍(P<0.05)至4.20倍(P<0.01)。而100ng·mL-1组细胞总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控制组和其他各剂量组。为对照组的1.28倍(P<0.05)。TGF-α能够促进人肠上皮细胞细胞增殖且具有剂量依赖性,TGF-α同样能够促进人结肠上皮细胞RNA含量的增加和蛋白质的合成。

    2008年12期 v.39;No.166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用自然发酵法酿制香菇酒的研究

    孙佳平;张秀玲;黄占权;罗鸣;

    以香菇为原料,采用自然发酵法酿制香菇酒,并通过对发酵温度、初始含糖量、初始含酸量和接种量的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和感官评定,确定酵母用于香菇原酒发酵的最佳工艺为温度为26℃,含糖量23°Bx,含酸量17.0g·L-1,接种量6%,酿制出的香菇酒呈琥珀色,酒度为10°,口感纯正、风味独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理论研究价值。

    2008年12期 v.39;No.166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工程与技术

  • FPGA在温、湿度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刘朝纯;戚国强;陈红伟;秦续彦;

    文章简述了模糊控制理论,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温、湿度监控系统模糊控制器,可以对粮仓、温室等温、湿度参数进行较为精确的控制,对温、湿度监控系统的智能化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2008年12期 v.39;No.166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拖拉机使用可靠性评价

    苏佳;敖长林;焦杨;

    进行拖拉机故障跟踪试验,得到拖拉机现场使用的故障数据。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建立拖拉机使用可靠性的评价模型,以拖拉机故障跟踪数据为依据,给出拖拉机可靠性指标的观测值,并计算出相应的隶属度,得到拖拉机使用可靠性的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能为提高拖拉机可靠性、维修性和维修策略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研究完善拖拉机可靠性评价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2008年12期 v.39;No.166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模式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孟宪学;李雪;

    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农村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利用的重要基础。文章以黑龙江省为例,结合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和农业生产特点,对农业信息资源的配置模式进行了研究了探索。提出了"三依据"的信息资源有效配置模式,即依据农牧业区域布局和特色农业、依据农民信息需求、依据效率目标与公平目标均衡的原则进行农业信息资源的配置。

    2008年12期 v.39;No.166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科技进展

  • 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及效率调控的研究进展

    乔国华;单安山;马宁;

    综述了瘤胃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底物,影响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及其效率的因素,提出了提高瘤胃微生物合成量的具体可行的调控措施和测定方法。

    2008年12期 v.39;No.166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研究进展

    张艳秋;崔崇士;

    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是一种能够诱导植物持续抵御病原微生物侵害的一种防御机制。SAR需要信号分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参与,并与能够提高抗性的病程相关蛋白(PR)的积累有关。通过对模式植物拟南芥的研究发现,异分支酸合成酶途径是合成SA的主要途径。正调控因子NPR1与转录因子TGA相互作用,诱导防卫基因表达,进而激发SAR反应。最新研究表明,脂质分子有可能是SAR反应中的移动信号分子。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SAR反应。

    2008年12期 v.39;No.166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1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β-1,3-葡聚糖酶及其在蔬菜抗真菌病害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陈秀玲;李景富;王傲雪;

    β-1,3-葡聚糖酶是重要的细胞壁水解酶,可以降解真菌的细胞壁,对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起重要作用。对β-1,3-葡聚糖酶基因进行分离和克隆,并将其转入植物,可成为植物抗真菌病害防治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对β-1,3-葡聚糖酶的分布、分类、结构特点、作用机理及其在蔬菜真菌病害的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2008年12期 v.39;No.166 118-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研究进展

    于晶;郝再彬;苍晶;王多佳;

    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经光合作用产生的,以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的一类低分子天然物质,在母核上连接有羟基、羟氧基等结构不同的黄酮,具有抗氧化活性。文章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大小与其结构的关系和测定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的方法。

    2008年12期 v.39;No.166 125-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9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1 ] |[阅读次数:0 ]
  • 黑龙江省春小麦产量突破的育种策略

    李卓夫;付连双;王晓楠;孙艳丽;刘灿;王金伟;陈禹兴;

    针对春小麦品种产量水平提高慢,种植春小麦与其他作物比较效益低,黑龙江省小麦种植面积不断下降,引起种植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从5个方面阐述了春小麦产量突破的育种策略。从产量构成因素方面,在高收获穗数基础上,育种上应突出增加品种穗粒数的遗传改良;由于穗粒重的提高必将增大倒伏的风险,增强抗倒伏能力的育种更需加强;春小麦产量潜力的突破口在于提高春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量方面;协调高产与稳产及产量与品质间矛盾等。

    2008年12期 v.39;No.166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