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作物科学

  • 大豆农杆菌子叶节转化菌株适宜生长时期及浸染浓度的研究

    武小霞;李静;刘伟婷;刘珊珊;王志坤;李文滨;

    在大豆子叶节转化过程中,农杆菌侵染受体材料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章对农杆菌侵染受体的菌株生长时期和浸染浓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菌株生长时期OD600=0.6和菌液的浸染浓度为OD600=0.5时,子叶节抗性芽率最高,利用此结果筛选出对农杆菌具有高度的易感性大豆品种3个,为大豆转化效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2010年01期 v.41;No.17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硫素营养水平对大豆籽粒OAS-TL表达的影响

    马淑梅;刘丽君;孙聪姝;董守坤;祖伟;

    大豆氧乙酰丝氨酸(硫醇)裂解酶(OAS-TL)催化半胱氨酸合成,是硫素代谢的关键酶。试验以东农46(高油型)和黑农35(高蛋白型)为材料,检测鼓粒期后大豆籽粒OAS-TL在3个不同硫水平(0、0.02、0.08g·kg-1土)下的生理特性,鉴定克隆了该酶基因并分析了其调控表达情况。结果表明,①OAS-TL活性随生育进程推进持续下降,2个品种籽粒OAS-TL活性表现为S20高于S0和S80处理;鼓粒前期施硫效果大于后期;②通过同源克隆获得一个编码OAS-TL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1059bp,ORF长855bp,编码34.2ku的蛋白质;③半定量RT-PCR显示OAS-TL稳定态mRNA在籽粒发育早期表达较强,且处理间差异明显,发育后期表达水平逐渐降低。不同硫素处理间OAS-TL的表达有差异,S20上调表达高于S0和S80。

    2010年01期 v.41;No.179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生物种衣剂对玉米氮代谢关键酶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刘迎雪;李彩凤;李文华;曲琦环;陈胜勇;丑纯明;尹春佳;陈万立;赵杨;刘丽;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金玉1号和丰禾10号两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选用两种生物种衣剂(种衣剂1号和种衣剂2号)为种子包衣处理,通过测定玉米各生理指标和产量,研究生物种衣剂包衣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种衣剂包衣能分别促进硝酸还原酶活性(NRA)、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GSA)、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提高,1号种衣剂处理比对照增产12.0%~13.3%,2号种衣剂处理比对照增产8.2%~9.6%。由此可知,两种生物种衣剂能提高试验玉米多种生理指标的同时,对本试验玉米的产量也有显著提高作用,且1号种衣剂更有利于提高玉米籽粒产量。

    2010年01期 v.41;No.179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三个用CIMMYT种质构建的玉米半外来群体的改良和利用

    李严;董玲;金益;于天江;郭然;

    用来自CIMMYT的热带、亚热带早熟群体和与之杂种优势关系最近的我国温带核心种质代表系杂交构建的半外来群体中的部分选系与测验种测交,通过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来分析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半外来群体丹340×Pob70选系的一般配合力较高,与Lancaster群和改良Reid群测验种都有较大的杂种优势;Pob101×掖478选系的一般配合力中等,主要与旅大红骨群和Lancaster群测验种有较大的杂种优势,掖107×Pob69选系的一般配合力较低,但与旅大红骨群测验种有一定的杂种优势。该改良方法为这些半外来群体及其选系的继续改良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2010年01期 v.41;No.179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培养基添加物对马铃薯花药褐化及愈伤诱导的影响

    赵欣;卢翠华;陈伊里;石瑛;邸宏;张丽莉;张正国;张欢;

    试验以Vangal、波C、讷16、春薯4号和内薯7号5个马铃薯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不同培养基添加物硝酸银、活性炭、马铃薯提取液对马铃薯花药培养的褐化率和愈伤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加入20mg·L-1硝酸银、0.5g·L-1活性炭和50g·L-1马铃薯提取液能够提高马铃薯花药愈伤诱导率,同时褐化率明显降低。

    2010年01期 v.41;No.179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东北农业大学科技新闻

  • 我校赵新淮教授论文入选2009年度《Science Watch》快速突破论文

    <正>根据汤姆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科技信息集团出版的网络版《Science Watch》(科学观察)(网址:http://sciencewatch.com)最新公布的消息,我校赵新淮教授和其指导的研究生张强博士、王竹君硕士在2008年发表于

    2010年01期 v.41;No.179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校李景富教授喜获第三届中华农业英才奖

    <正>12月27日,第三届中华农业英才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我校李景富教授喜获殊荣。据了解,中华农业英才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奖励人数不超过10名。第三届中华农业英才奖经过全国各地推荐,农业部评选审定,确定有效候选人76名。经过专家委员会的层层评审,最终遴选出第三届中华农业英才奖

    2010年01期 v.41;No.179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校吴凤芝教授喜获亚洲化感作用研究“突出成就奖”

    <正>近日,亚洲化感作用学会第一届国际会议在广州召开。会上,国际化感作用基金会隆重颁发了"突出成就奖"(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Awards)。作为本次会议组委会成员的我校吴凤芝教授因其在蔬菜作物连作障碍中化感作用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获此殊荣。

    2010年01期 v.41;No.179 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园艺科学

  • 黄瓜果实弯曲性遗传分析

    张鹏;秦智伟;王丽莉;周秀艳;

    以黄瓜果形顺直品种和果形弯曲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黄瓜弯曲性遗传特性。结果表明,黄瓜果实弯曲性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黄瓜果实弯曲性主要是由基因加性效应所控制。显性×环境互作效应相对较高,加性×环境互作效应很小。黄瓜果实弯曲性的狭义遗传力和广义遗传力均较高。在育种过程中,D0455和D07299可以作为黄瓜果实顺直特性改良的优良亲本。

    2010年01期 v.41;No.179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番茄红素含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严玉坤;李景富;

    选择番茄红素含量差异大的番茄品种为杂交亲本,对F1、F2、B1、B2、P1、P2等6个世代材料进行番茄红素含量性状遗传模型分析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番茄红素含量性状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其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75.80%和44.47%。

    2010年01期 v.41;No.179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秋水仙素诱导离体培养越橘多倍体研究

    李晓艳;张志东;李亚东;吴林;刘海广;

    试验研究了秋水仙素不同处理方法、浓度和时间对美登、达柔和埃利奥特3个越橘品种试管苗的诱变效果,并采用根尖压片方法和流式细胞仪对诱变材料倍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采用药剂培养基法处理效果不如茎段浸渍法。经秋水仙素处理的所有品种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达柔用0.1%秋水仙素浸渍24h的处理效果最好,变异率达到22.6%,诱变株系为嵌合体。流式细胞仪测定DNA含量方法与根尖压片方法检测结果一致。

    2010年01期 v.41;No.179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6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大果沙棘品种间杂交F_1代的RAPD分析

    于泽源;刘雨娜;李兴国;单金友;

    以7个大果沙棘杂交组合及F1为试验材料,从1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丰富的28个引物,用于大果沙棘杂交F1代的RAPD分析,共扩增出601条谱带,其RAPD标记分离情况可分为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偏离孟德尔分离规律和异常分离。结果表明,7个杂交组合F1中,72.30%的RAPD标记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23.65%的RAPD标记偏离孟德尔遗传规律,4.05%的RAPD标记属于异常分离。试验为探寻大果沙棘后代的遗传关系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并为大果沙棘的引种、育种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2010年01期 v.41;No.179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科技动态

  • 我国未来信息网络研发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正>国家"十一五"科研项目"一体化标识网络系统"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成果鉴定。专家鉴定认为,该项目在未来信息网络体系、理论及技术等核心研究领域改进了传统互联网在安全、移动、可扩展性及服务质量方面的性能,取

    2010年01期 v.41;No.179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德国首次成功量化植物基因突变速度

    <正>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科学家首次直接测量了植物突变过程的速度。该研究用全新视角展现了进化的基本过程,解释了除草剂为何使用几年后就会失效等问题。相关研究发表在近日的《科学》杂志上。

    2010年01期 v.41;No.179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脂质分子可提高RNA干扰技术效率

    <正>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和奥尼兰姆制药公司的研究人员日前表示,他们利用新的核糖核酸(RNA)干扰技术,成功地关闭了实验鼠肝脏内的多个基因。该成果有望为医治肝脏和其他内脏疾病开创新方法。

    2010年01期 v.41;No.179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首次研究完成大熊猫基因组精细图

    <正>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领衔,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共同参与的大熊猫基因组测序研究项目近日正式完成,并绘制出大熊猫基因组精细图。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对大熊猫基因组进行测序研究。

    2010年01期 v.41;No.179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培育出氮高效利用水稻新品种

    <正>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上海农科院作物所与韩国首尔大学合作开展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氮肥高效利用水稻新品种的引进及利用研究"获得突破,该项目有效解决了氮肥高效利用水稻遗传育种的障碍,其培育出的氮高效利用水稻新品种示范推广项目日前通过国内外专家的验收。

    2010年01期 v.41;No.179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首台集装箱式燃机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正>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一款集装箱式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近日通过出厂验收。据了解,这是目前国内首台集装箱式燃机发电机组,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应急、医疗服务、电力保障、现代通信等领域。

    2010年01期 v.41;No.179 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德国培育出新型超级土豆

    <正>德国弗劳恩霍夫学会8日发表公报说,他们培育出了一种只含有支链淀粉的超级土豆,可望为以支链淀粉为原料的相关产业节省生产成本。普通土豆中含有两种淀粉—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在食品工业、造纸业和纺织业等产业中有广泛的

    2010年01期 v.41;No.179 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一株耐高温无机磷降解菌解磷能力的研究

    胡春明;姚波;席北斗;魏自民;赵越;胡德胜;

    试验选择从添加磷矿粉的高温堆肥样品中筛选出1株耐高温无机磷降解菌,以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磷矿粉添加量和菌剂接种量为主要因素,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不同参数条件下解磷菌的解磷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时间对无机磷降解菌的解磷量及解磷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在培养基中磷矿粉添加量、菌剂接种量分别为7.0g·L-1和5mL·L-1,在45℃下培养22d后,发酵液中解磷总量达到最大(327.60μg·mL-1);在培养基中磷矿粉添加量和菌剂接种量分别为4.0g·L-1和11mL·L-1,50℃下培养22d后,接种解磷微生物的解磷率最大(37.55%)。

    2010年01期 v.41;No.179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5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常温高效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马怀良;郭文学;柴军红;

    从长期堆放稻草的土壤中分离出12株常温纤维素分解菌。采用Hutchison液体培养基,对12株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发酵产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最终筛选出对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强的霉菌菌株NM5,其C1酶活力、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滤纸酶活力分别为0.0170、0.7174、1.3435IU·mL-1。根据菌落特征和形态特征,将NM5鉴定为木霉菌属(Trichoderma)。

    2010年01期 v.41;No.179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扎龙湿地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分析

    沃晓棠;孙彦坤;

    基于1995年和2004年两个时段的LandsatTM影像数据,运用遥感、GIS技术,分析扎龙湿地1995~2004年土地利用与覆盖动态变化的数量特征和空间格局,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探讨扎龙湿地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驱动力机制。结果表明,扎龙湿地耕地变化是扎龙湿地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类型,扎龙湿地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人口数是影响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对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起着主要作用。

    2010年01期 v.41;No.179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6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rcGIS的黑龙江省活动积温空间插值与计算

    杨凤海;杨凤江;苏琦;李昀;沈能展;

    以ArcGIS地理信息系统为支撑,气象站点观测的1997~2006年的旬平均气温为插值变量,采用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方法,对黑龙江省旬平均气温进行空间插值。结果表明,拟合出全省1km×1km单元的各旬平均气温表面数据。36个旬插值结果的均误差、均方根误差的平均数分别为0.0562和0.765℃。根据插值结果分别计算全省≥0℃和≥10℃旬、月和年积温表面。研究结果为气温变化监测、农业区划、土地生产潜力计算和千亿斤粮食背景下作物估产等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2010年01期 v.41;No.179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生命科学

  • 烟草Bax inhibitor-1基因植物沉默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农杆菌的转化

    谢萌;朱文华;林宇恒;杨明瑜;马秋敏;田慧琴;曲桂芹;

    试验首先对质粒pGSA1285进行改造,将pFGC5941质粒的查尔酮合酶的Intron片段取代pGSA1285的GUS片段,构建含有内含子并具有卡那抗性的pGSA2285植物沉默表达载体。同时设计引物、PCR扩增、在BI-1基因两端各加上两个酶切位点,将BI-1基因分别反向、正向插入改造后的质粒pGSA2285Intron片段两端的多克隆位点中,构建得到烟草BI-1基因沉默载体pGSA4285。此沉默质粒经PCR鉴定、限制性酶切分析以及回复动员试验证明已正确构建并成功转入农杆菌,为获得含有BI-1基因沉默烟草植株及其在植物程序性死亡中调控作用的研究奠定试验基础。

    2010年01期 v.41;No.179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茄果类蔬菜作物叶片表皮细胞数量性状的研究

    于龙凤;安福全;李富恒;

    为揭示茄果类蔬菜作物叶片发育的机理,以番茄、辣椒和茄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印迹法对茄果类蔬菜作物幼苗叶片的表皮细胞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番茄、辣椒、茄子不同节位的上、下表皮细胞密度及气孔密度均是随着节位上升呈增加趋势,细胞直径及气孔器大小均是随着节位上升呈减少趋势。在叶片近轴面及远轴面的相同节位,茄果类蔬菜作物间细胞直径、气孔大小、细胞密度及气孔密度大小表现不同。

    2010年01期 v.41;No.179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鹌鹑性别鉴定的分子标记方法

    付晶;孙洪霞;白秀娟;

    采用PCR方法扩增北京白羽蛋用鹌鹑基因组中性别基因CHD相关片段,探讨鹌鹑性别的分子标记方法。通过特异引物2550F/2718R,对3对已知性别和14只未知性别鹌鹑性别基因片段进行特异性扩增。结果表明,这对引物从雄性鹌鹑中扩增出1条片段,从雌性鹌鹑中扩增出2条片段,可以对鹌鹑的性别作出准确鉴定。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初生鹌鹑的性别筛选,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2条片段进行克隆测序,片段长度分别为613和446bp。

    2010年01期 v.41;No.179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

  • 移动尼龙袋法对常用饲料蛋白质小肠消化率的研究

    周荣;王加启;张养东;潘发明;卜登攀;魏宏阳;周凌云;

    文章旨在研究反刍动物常用饲料的干物质和粗蛋白质小肠消化参数,为科学配制日粮提供依据。试验选用3头装有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干奶牛,采用移动尼龙袋法研究了饲料瘤胃非降解蛋白在小肠中的消化吸收。结果表明,在瘤胃发酵16h后,蛋白类饲料的干物质与粗蛋白降解率高于粗饲料和能量饲料。豆粕、棉籽粕、菜籽粕、花生饼、麻籽饼、亚麻籽饼、膨化大豆、DDGS、啤酒糟、玉米、苜蓿、羊草和全株玉米青贮的干物质小肠消化率依次是:0.69、0.35、0.38、0.74、0.11、0.40、0.80、0.52、0.35、0.67、0.14、0.09和0.03;蛋白质的表观小肠消化率依次:0.91、0.80、0.71、0.92、0.64、0.79、0.96、0.70、0.89、0.61、0.61、0.61和0.63。由此可见,不同饲料瘤胃降解和消化特性不同,过瘤胃蛋白为小肠提供的可消化吸收蛋白质的潜力也不同。

    2010年01期 v.41;No.179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二倍体和三倍体虹鳟外周血细胞的比较研究

    陈侠君;王炳谦;刘奕;范兆廷;

    用光学显微镜对二倍体和三倍体虹鳟外周血细胞大小及显微结构,尤其是对三倍体特有的畸形红细胞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倍性虹鳟的红细胞及细胞核、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体积均为3:2的比例关系;各类白细胞从多到少依次为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两种倍性虹鳟红细胞形态存在明显差异,三倍体虹鳟红细胞短径/长径比值为0.57,近17%有哑铃形细胞核或双核;二倍体虹鳟红细胞短径/长径比值为0.67,且未见哑铃形和双核红细胞;在三倍体中观察到很多哑铃形的血栓细胞。

    2010年01期 v.41;No.179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动物医学

  •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

    张燕;王洪斌;杨海霞;陈清;赵丽;

    介绍一种测定大鼠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大鼠不同脑区NE、DA和5-HT三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表明,荧光强度与浓度呈线性相关,NE、DA和5-HT的检测回收率分别为102.2%、95.4%和102.8%。该方法快速、灵敏、重复性较高,可为临床监测及科研提供参考。

    2010年01期 v.41;No.179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猪IL-15与PRRS病毒GP5基因核酸疫苗免疫效力

    石娜;尹杰超;Dante Zarlenga;李广兴;任晓峰;

    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了表达猪白细胞介素(IL)-15及猪繁殖呼吸综合症(PRRSV)病毒GP5基因重组核酸疫苗。以小鼠为试验模型,利用猪IL-15作为分子佐剂并检测其对表达PRRS病毒GP5基因核酸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表明,猪IL-15与GP5试验组小鼠抗体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均高于PBS对照组及GP5基因单独免疫组,表明猪IL-15对核酸疫苗可有效增强PRRS病毒GP5基因的免疫效果,证实了其佐剂效应。

    2010年01期 v.41;No.179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鹿茸粉对小鼠酒精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夏彦玲;李婷婷;李楠楠;马志朋;杨仕隆;李和平;

    利用酒精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形态及肝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鹿茸粉大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血清中ALT、AST的水平(P<0.01),小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中、高剂量组发生肝细胞坏死的动物例数减少,病变程度减轻,电镜检测结果表明,鹿茸粉能改善染色质边集、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细胞质膜受损等病理改变,可见鹿茸粉对小鼠酒精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2010年01期 v.41;No.179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食品科学

  • 复合增稠剂对凝固型原味酸奶质地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赵新淮;王微;

    利用质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食品增稠剂卡拉胶与槐豆胶、果胶与海藻酸钠、明胶与果胶的三种复配组合对凝固型原味酸奶质地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比为4:6的卡拉胶与槐豆胶的复配组合呈现最好的协同增效作用,改善酸奶样品的质地和微观结构,酸奶具有连续、均一、致密的空间网状结构;5:5的果胶与海藻酸钠的复配组合也对酸奶的质地具有改善作用;2:8的明胶与果胶的复配组合则表现出不良应用效果,尤其是导致酸奶的保水性下降。

    2010年01期 v.41;No.179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5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蓝莓含量对涂抹型再制干酪的影响

    张秀玲;杨宇;

    蓝莓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浆果,含有大量的花青色素苷、有机酸和纤维,对涂抹型再制干酪的感官、pH、质构和微观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研究通过感官评价和测定样品的pH、质构性质(TPA)、微观结构和色差,确定蓝莓果浆对涂抹型再制干酪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莓含量增大使样品pH值下降,微观结构和质构特性发生显著变化(P<0.05)。蓝莓带来的纤维过多会对样品中酪蛋白凝胶网络结构造成损坏,添加量在10%较为适宜,纤维过大会破坏酪蛋白的凝胶结构,使样品产生感官缺陷。蓝莓使样品L*、b*下降,a*略有升高,导致含新鲜果浆的样品呈浅蓝紫色,杀菌果浆花青色素苷的损失使样品呈暗粉色。

    2010年01期 v.41;No.179 11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南瓜中环丙基甘氨酸和环丙基丙氨酸提取工艺研究

    张华;杨鑫;张英春;王晴;崔崇士;王静;

    为了进一步提升南瓜的经济价值,通过对南瓜中环丙基甘氨酸和环丙基丙氨酸两种非蛋白质氨基酸提取工艺中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磺基水杨酸浓度等影响因素的试验分析,确定南瓜中环丙基甘氨酸和环丙基丙氨酸的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为80℃,磺基水杨酸浓度为1%,提取时间为3h,料液比为1:30,并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对南瓜中这两种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确定南瓜中环丙基甘氨酸和环丙基丙氨酸含量分别为96.48mg·100g-1和162.60mg·100g-1。

    2010年01期 v.41;No.179 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工程与技术

  • 微波催陈条件对干红葡萄酒颜色和pH的影响

    李聪;霍兴荣;郑先哲;刘成海;高晓臣;丁凝冶;金长江;王宏业;

    应用微波技术对新葡萄酒进行了瞬时催陈处理,以微波输出功率和处理时间为可变参数,研究不同参数组合的微波催陈过程对干红葡萄酒颜色和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可提高酒的色度,使酒的颜色更鲜艳,但是对葡萄酒的pH值没有显著影响。分析得到在微波功率420W,处理时间5min,葡萄酒在陈化期间可得到最佳颜色。研究结果可用于加速葡萄酒陈化进程,改善品质。

    2010年01期 v.41;No.179 124-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7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方格法与数字图像法测定盐碱化草地植被盖度的比较

    关法春;梁正伟;王忠红;关志华;

    盖度是衡量植物群落结构的一个重要数量指标。试验以样方尺度下草地植被盖度为研究对象,通过精度评价和实际测定,比较了数字图像法与传统方格法之间的优劣。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格法相比,数字图像法具有误差小、准确性较高和操作简便的优点,可应用于草地植被盖度的样方测量。

    2010年01期 v.41;No.179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4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纳米银对秸秆腐解过程中元素和成分含量的影响

    李涛;王宏燕;郑国香;李文哲;孟杰;

    试验以玉米秸秆为材料,采用静态培养方法,对添加过不同浓度纳米银溶液的玉米秸秆腐解过程中元素和物质成分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纳米银对秸秆腐烂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纳米银溶液的处理碳元素和木质纤维素含量降低的速率明显减缓,氮元素含量升高速率显著降低,说明纳米银对环境中的微生物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纳米银在防止秸秆腐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010年01期 v.41;No.179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2009年大豆分子标记及辅助选择育种研究进展

    李文滨;赵雪;

    DNA分子标记技术、QTL定位和分子辅助选择育种的应用对优质多抗大豆品种的快速选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诸多重要的性状包括大豆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生态性状、抗生物及非生物胁迫性状等的相关QTL研究和利用在国内外均有报道。随着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和实验技术手段的进步,分子标记和QTL研究向基于基因组功能区段的新型分子标记以及QTL的精细定位研究转移已成为发展方向。目前,国外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现阶段偏重于利用随机分子标记进行QTL研究,对于先进的技术手段还在起步或摸索阶段,与真正实现高效的分子辅助选择育种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文章就2009年国内外大豆分子标记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及应用的发展动态做一综述。

    2010年01期 v.41;No.179 139-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1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科技进展

  • 乳蛋白磷酸化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李珊珊;王加启;魏宏阳;杨永新;张乐颖;张春林;卜登攀;

    蛋白质的磷酸化是一种可逆性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调节蛋白结构和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乳蛋白质的磷酸化与牛奶的稳定性有关。采用蛋白组学方法和技术,在实现乳蛋白质组成鉴定的同时,又能分析蛋白质的磷酸化修饰位点。文章综述了磷酸化蛋白质的检测和富集分离技术及乳蛋白磷酸化修饰的研究进展。

    2010年01期 v.41;No.179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野猪的遗传学研究与开发利用进展

    李忠秋;马建章;

    野猪是重要的兽类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对野猪的遗传资源进行研究评估,既能起到保护遗传资源的作用,又能利用它们来改良家猪形成新的猪种。文章主要从野猪的生物学特性、与家猪的起源进化关系及开发利用前景等方面对野猪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野猪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2010年01期 v.41;No.179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微生物产赖氨酸的研究进展

    刘晓飞;高学军;刘营;敖金霞;王青竹;

    赖氨酸是人和动物营养的9种必需氨基酸中的第一必需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等领域。发酵法是目前生产赖氨酸最主要的方法。文章从赖氨酸的生产现状、生物合成途径、代谢调控,育种等方面阐述了微生物生产赖氨酸的研究进展。

    2010年01期 v.41;No.179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9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新年贺词

    徐梅;李庆章;

    <正>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值此2010年即将到来之际,东北农业大学党委和行政,向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和全体职工家属、学生家长、海内外校友及社会各界朋友

    2010年01期 v.41;No.179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约稿函

    <正>《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50年已创刊为《哈农学报》,1957年正式创刊为《东北农学院学报》,1994年因学院升为东北农业大学,故更名为《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由东北农业大学主管主办,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农业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

    2010年01期 v.41;No.179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写作指南

    <正>1来稿要求1.1要求:必须符合本刊宗旨,学术性强,理论水平高,反映国内、国际高水平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精炼,具有创新性、时代性、规范性。

    2010年01期 v.41;No.179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