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小霞;李静;王志坤;刘珊珊;李海燕;马永;李文滨;
农杆菌介导方法是较成熟的遗传转化方法,由于大豆的特殊性使其在转化过程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大豆的转化频率,对影响农杆菌介导方法转化大豆转化率最大的乙酰丁香酮(AS)和pH两个重要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农杆菌侵染和共培养阶段的乙酰丁香酮浓度和pH均对大豆转化频率有明显影响,pH5.4~5.6为宜;乙酰丁香酮能显著提高大豆的转化频率,但浓度不宜过高,浓度过高反而降低转化效率,最佳浓度为100μmol·L-1。
2010年05期 v.41;No.18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卢丽英;任红玉;付立恒;
以大豆东农47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研究稀土元素Ce(Ⅲ)对UV-B辐射胁迫下鼓粒期大豆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0mg·L-1CeCl3能有效减缓紫外辐射胁迫所导致的叶绿素a与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趋势;在Ce(Ⅲ)处理前20d三项指标的变化规律均为Ce>CK>Ce+T>T;Ce(Ⅲ)的介入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UV-B辐射对光合色素的损伤。但Ce(Ⅲ)处理20d后,Ce和Ce+T曲线分别接近CK和T曲线,说明此时Ce基本已失去保护作用。研究为进一步探讨稀土元素防护紫外辐射(UV-B)农作物的损伤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2010年05期 v.41;No.183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于晶;孟健男;曾俨;苍晶;李卓夫;
以抗寒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和"济麦22"为试验材料,研究土壤含水量及低温交叉逆境下两个材料的生长习性及返青情况。结果表明,生长习性与温度及土壤含水量无关,在不同温度及不同土壤含水量下东农冬麦1号植株均匍匐于地面生长,济麦22均直立于地面生长;返青率与土壤含水量及温度直接相关,含水量在25%左右最适于返青,随着经历低温时间的延长及温度的降低,返青率略有下降,幅度在60%~100%。在一定幅度范围内,温度与返青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含水量与返青率呈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指导大田冬小麦封冻前及春季返青前浇灌提供理论依据。
2010年05期 v.41;No.183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王秋菊;张玉龙;李明贤;赵宏亮;迟力勇;王立志;
以绿洲2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在水稻全生育期实行不同程度的控水灌溉处理,研究其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控水灌溉降低了水稻叶面积指数以及茎、叶干物质重量,增加了水稻根部干物质重量,能够促进水稻分蘖,增加植株穗粒数及千粒重,提高产量,试验中控水灌溉处理Ⅱ的产量高于常规灌溉11.04%,且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
2010年05期 v.41;No.183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乔世佳;李淑敏;孟令波;
通过培养皿试验,以抑菌率、菌丝干重、产孢量、孢子萌发率等四个指标来评价春夏秋冬小白菜、苏州青油菜、小花叶芥菜、红圆芜菁、香港迟花芥蓝和香港白花芥蓝六种芸薹属植物对黄瓜枯萎病、黄瓜灰霉病、黄瓜立枯病和水稻稻瘟病等四种病原菌生物熏蒸效果。结果表明,所选六种芸薹属植物对四种病原菌都具有抑制效果。不同芸薹属植物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存在差异,小花叶芥菜抑制效果最好,其次为红圆芜菁、香港迟花芥蓝、香港白花芥蓝和苏州青油菜,春夏秋冬小白菜抑菌效果最弱;同种芸薹属植物对不同土传病害病原菌抑制也存在差异,其中同种试验植物对黄瓜立枯病病菌的抑制效果要好于其他三种病害。
2010年05期 v.41;No.183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付颖;叶非;苏宏杰;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土壤中单嘧磺隆的方法,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考察了浸泡时间、超声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并比较了超声提取与振荡提取的提取率。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和超声时间的延长,单嘧磺隆的提取率有所提高;超声振荡比机械振荡的提取效果好。优化试验条件:浸泡时间0.5h,超声时间5min,波长245nm处紫外检测,该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20μg·kg-1,平均添加回收率为103.29%~115.33%。
2010年05期 v.41;No.183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慧君;滑雪;赵长山;
由米尔贝(Milbemycins)原药的理化性质可知其可以加工成乳油制剂,研究通过筛选相关辅助剂(溶剂、乳化剂、光稳定剂)配制出5%米尔贝乳油,并完成产品质量分析,最后进行实验室小样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米尔贝乳油配方如下:有效成分含量≥5%,6.8%NP10,1.2%EL90,1%抗氧化剂1010,2%乙酸乙酯,溶剂油200#补足至100%。小样的各项理化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且在稀释30000~50000倍时红蜘蛛的校正死亡率均能达到95%以上。
2010年05期 v.41;No.183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钟海秀;翟美玲;秦智伟;
以强雌系黄瓜品种D0422和弱雌系黄瓜品种东农803为试验材料,设5个播种期,每次间隔15~16d。调查黄瓜主茎前20节内雌雄花数量及雌雄花比例。结果表明,播种期对强雌系黄瓜品种D0422的影响较大,雌花数量与雌雄花比例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先上升再下降,雄花数量很少,在5个播种期中以4月5日雌花数量最多,雌雄花比例也最大。播种期对弱雌系黄瓜品种东农803的影响不大,并且此品种以雄花为主,雌花只占很少的比例。
2010年05期 v.41;No.183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宏宇;陈霞;左洪波;张艳菊;秦智伟;周秀艳;
采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对中国现行推广的204份黄瓜品种和54份国内外引进的种质资源进行了枯萎病的人工接种鉴定。204份黄瓜栽培品种中,豫艺春优、绿剑金春、吉杂十八等18个品种对枯萎病表现为高抗,占鉴定品种总数的8.8%;56个品种表现为抗病,55个品种中抗;48个品种表现为感病,27个品种高感。从54份种质资源中筛选出1份高抗枯萎病材料D0327,且该材料能够对枯萎病免疫。
2010年05期 v.41;No.183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于锡宏;蒋欣梅;刁艳;王丽丽;刘在民;于广建;
选用不同浓度脱落酸(ABA)、氯化钙(CaCl)2、水杨酸(SA)对3叶期的番茄幼苗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研究低温胁迫下(昼温/夜温=(10±0.5)℃(/5±0.5)℃)三种外源化学物质对番茄冷害指数及与抗冷性相关的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和15mg·L-1ABA、1400和1800mg·L-1CaCl2、300和400mg·L-1SA喷施番茄幼苗后,番茄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降低,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升高,冷害指数降低,对冷害具有缓解作用。所有处理中以1400mg·L-1氯化钙处理的效果最好。
2010年05期 v.41;No.183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9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 陈丹明;郭绍霞;
在不同浓度人工海水胁迫下,测定接种不同AM真菌(Glomus mosseae和G.versiforme)的牡丹幼苗的总干重、K+/Na+、MDA、SOD等12项指标,以不接种为对照,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①筛选出生长胁迫指数、MDA、叶绿素、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K+/Na+6个AM真菌牡丹耐盐性进行评价的指标;②根据耐盐综合评价值(D)得出不同处理耐盐性排序为:接种G.mosseae处理>接种G.versiforme处理>CK;③3个不同处理的预测值(VP)与D值极显著相关。
2010年05期 v.41;No.183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丽楠;彭显龙;刘元英;李宗云;张明聪;李佳;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一般产量水平(25穴·m-2,目标产量9.0t·hm-2)下,设置习惯施肥、优化施肥,在高产水平(28穴·m-2,目标产量10.5t·hm-2)下,设置常规高产施肥和优化高产施肥,共4个处理,研究了养分管理对寒地水稻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肥在节约氮肥30%的条件下,通过增加后期施氮比例,使抽穗后干物质积累总量提高11.2%,产量提高了11.6%,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优化高产施肥模式在比常规高产施肥模式节约12%的氮肥的条件下,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提高16.6%,产量增加了7.2%,也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果证明,水稻产量随着抽穗后干物质增加而显著增加,因此抽穗后干物质的增加对水稻高产更重要。
2010年05期 v.41;No.183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5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8 ] |[阅读次数:0 ] - 姜宁;付强;
为了分析黑龙江省水资源在空间上的匹配情况,将黑龙江省划分为13个子区域,将水资源总量作为匹配原象,选取人口、耕地面积、第二产业总产值作为匹配对象,引入经济学中的洛伦茨曲线,并通过积分方法求解基尼系数,应用基尼系数分析水资源与人口、耕地资源和第二产业的匹配程度。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和第二产业总产值的空间匹配基尼系数分别为0.4606、0.4824和0.7184,匹配程度处于较差或极差水平;在未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中,应注意水资源空间匹配的合理性。
2010年05期 v.41;No.183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9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2 ] |[阅读次数:0 ] - 沃晓棠;黄智超;孙彦坤;玄明君;王鼎震;
研究基于扎龙湿地1955~2004年逐日气温和降水量资料,采用滑动平均、趋势分析、小波变换和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探讨了扎龙湿地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扎龙湿地年及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的趋势,年平均气温在1988年发生了一次明显的突变,其后气温达到一个更显著的增暖时期,90年代以来的增温非常显著,该时期是50年以来的最高温期。扎龙湿地年及各季降水量除春季外均呈减少趋势,以秋季降水减少最为明显,研究时段内无明显的突变过程。扎龙湿地未来几年气候存在着向暖干期变化的可能性。
2010年05期 v.41;No.183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郭庆勋;阮文渊;怀凤涛;郝宏智;
以辣椒品种"益都红"胎座RNA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根据pal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得到1条全长2157bp的目的片段。该基因包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718个氨基酸,预测的分子质量为73ku。与多种植物PAL的氨基酸序列有一定的同源性,其中与同科同属植物朝天椒的同源性最高。应用分子克隆的方法成功地构建了pET-32a-pal重组表达质粒,优化得到诱导表达的最佳条件为:IPTG0.3mmol·L-1,温度28℃,时间6h,经SDS-PAGE检测6×His-PAL在E.coli中得到了高效表达,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93ku。因此,该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为深入研究辣椒PAL的基因结构、生物活性、表达调控机制以及辣椒素的生物合成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0年05期 v.41;No.183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锦妍;李富恒;谭大海;岳明翠;黄福山;
为了解决植物形态解剖结构观测方法中的成本高、耗时多、操作不便等问题,进行了植物叶形态解剖结构简易快捷观测方法的筛选研究,利用各种食用胶的可塑性、透明性和胶粘性等特点来获得植物材料的细胞痕迹,通过显微镜间接观察所取植物材料的解剖结构,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一种简便、快捷的新方法,丰富植物学制片技术。结果表明,明胶适用于叶片表皮和横切面细胞痕迹的制取;徒手切片法适用于叶柄横切面解剖结构的制取,操作简便、观测效果好;95%乙醇用于叶片的脱色效果最好,但先要在梯度浓度为20%、50%、70%的乙醇溶液中各浸泡2h,使叶片逐渐脱水,防止叶片脱水变形。
2010年05期 v.41;No.183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5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东杰;马中苏;
通过PCR技术克隆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apr基因,并分别对该基因和编码蛋白进行同源性比较和酶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apr基因序列全长1509bp,编码503个氨基酸,同源性100%;克隆到表达质粒pET-22b(+)后,将重组质粒经热激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蛋白分子质量为55ku。测定酶活为19500U·mL-1。该基因克隆和表达的成功对于制备大豆抗氧化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其生物学和酶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05期 v.41;No.183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建平;单安山;程宝晶;李仲玉;
选用96头健康的、体重平均(20.8±0.9kg)的二元杂交猪(大白×长白)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试验组分别添加1%CA、0.5%SC、1%CA+0.5%SC,对照组为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研究日粮中添加五味子(SC)、柠檬酸(CA)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五味子可显著提高生长肥育猪血清中TP含量,降低血清ALT活性(P<0.05),二者联合使用可显著提高生长肥育猪血清中TP、HDL含量,降低CHOL含量和ALT活性,提高生长猪的饲料利用效率(P<0.05)。五味子、柠檬酸联合使用效果在饲料效率和脂肪代谢方面优于单独使用。
2010年05期 v.41;No.183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黄贺;赵骞;
以德国牧羊犬为实验动物,用两种不同的冷冻方法和剂型对犬的精液进行冷冻,以冻精解冻后的活率作为评定指标,提高犬精液利用效率和扩大犬精液的使用范围。采集4条公犬的精液40次,分别在四种稀释液中稀释,冷冻成两种剂型,根据冻后活率比较优劣。结果表明,稀释液2颗粒冻精的冻后活率显著高于稀释液1、稀释液3和稀释液4(P<0.05);对犬的精液进行炸熏法和程序冷冻法冷冻,炸熏法冷冻的精液冻后活率均显著高于程序冷冻法冷冻的精液(P<0.05)。
2010年05期 v.41;No.183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杜英秋;廖辉;马永华;陈国友;苏萍;单宏;
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饲料中的硒。结果表明,用硝酸和高氯酸对试样进行消化,用6mol·L-1的盐酸对试样进行还原,通过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饲料中的硒进行测定,样品、质控样、添加回收测得值准确可靠。在0~50μg·L-1的浓度下,硒的浓度和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99,测得数据结果RSD小于5.08%,加标回收率处于96.0%~109.0%之间,方法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灵敏度高。
2010年05期 v.41;No.183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超;佟广香;匡友谊;张春雷;尹家胜;
利用AFLP技术,分析比较雌雄哲罗鱼Hucho taimen(Pallas)之间的遗传差异。采用两个酶切组合,共45对引物组合对雌雄个体进行扩增。结果表明,电泳检测条带清晰丰富,两个酶切组合分别扩增出958和971个位点,多态性比例分别在4.76%~62.26%和6.98%~37.50%,15个位点在雌雄个体中的比例存在很大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雌鱼聚在一起,雄鱼聚在一起,未发现雌雄特异位点。研究积累了大量AFLP分析数据,可为哲罗鱼性别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2010年05期 v.41;No.183 96-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杨雪晶;鞠环宇;高明春;马波;王君伟;
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Haemagglutinin Neuramindase,HN)是鹅源新城疫病毒诱导体液免疫的重要靶抗原。经pMD18-T-HN阳性质粒扩增了HN基因,扩增的片段亚克隆到转座载体pFastHTb中构建重组转座载体pFastHTb-HN。将其转化到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得到重组杆粒rBacmid-HN,重组杆粒rBacmid-HN转染sf9昆虫细胞,收获的重组病毒盲传两代。PCR鉴定重组病毒,获得的重组杆状病毒命名为rBv-HN。经间接免疫荧光(IFA)和SDS-PAGE鉴定,获得的重组杆状病毒rBv-HN在sf9昆虫细胞中获得表达,且表达的蛋白大小为75ku左右,与理论值相当。Western blot和Dot-ELISA检测结果表明,表达的蛋白可与鸡抗NDV血清发生特异性抗原反应,证实所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2010年05期 v.41;No.183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鞠会艳;乔军;高玉伟;杨松涛;夏咸柱;
根据GenBank中报道的CDV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性引物,对犬瘟热病毒小熊猫株(CDVLP)核蛋白(N)和融合蛋白(F)两种主要结构蛋白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DVLP株N蛋白基因全长1571bp,预测编码523个氨基酸;F蛋白基因全长1989bp,预测编码662个氨基酸,F蛋白氨基酸序列中含有5个潜在的N-联糖基化位点。聚类分析提示,CDVLP株是一株与CDV强毒株亲源关系很近的毒株。用DNAstar软件对CDVLP株和Onderstepoort弱毒株N蛋白和F蛋白进行了疏水性及抗原表位预测分析。抗原表位差异提示CDVLP毒株N和F蛋白的免疫原性可能要优于Onderstepoort弱毒株。在分子水平上阐明了CDVLP株的N和F蛋白基因更适合作为构建基因疫苗和重组活载体疫苗的目的基因。
2010年05期 v.41;No.183 112-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王青竹;高学军;卢志勇;骆超超;刘晓飞;于微;李学琳;
从大列巴、馒头、发面饼、麻花、白酒酒曲、米酒中筛选的66种菌及实验室保存的12种菌种中筛选出3种产芳香物质益生菌种,分别加到面粉中用于发酵馒头、玉米粉发酵发糕及制造饮料、糯米粉中,用于发酵粘豆包及发酵饮料,以期进一步增加发酵产品风味,最终得到产品品质更优良的谷物发酵食品。结果表明,酿酒酵母适合发酵面食和发酵酒精性饮料,保加利亚乳杆菌适合面食增香和发酵谷物酸性饮料,嗜酸乳杆菌适合发酵谷物酸性饮料。
2010年05期 v.41;No.183 12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6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徐雅琴;任建辉;崔崇士;
以南瓜果肉为原料,采用大孔树脂对南瓜果胶提取液进行脱色纯化,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确定AB-8型树脂为最佳树脂;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适宜脱色条件为:脱色的溶液pH2.0,脱色温度为25℃,脱色流速为0.30BV·min-1,脱色效果较好,脱色率为90.0%,果胶损失率为1.80%;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盐析较优条件为:Al(2SO4)3用量为6mL,溶液所需pH5.0,盐析时间为70min,盐析温度为50℃;果胶得率为8.16%,果胶纯度为60.25%,各项指标达到了我国的质量标准要求。
2010年05期 v.41;No.183 126-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欣艳;赵达;王乐新;王畅;
针对果皮表面残留农药进行微观深度探测及分析。结果表明,苹果表皮氧乐果及敌敌畏随施药浓度及施药时间的残留沿纵向深度变化呈现非线性规律性,主要残留部位为果实表皮的角质层区距表面8μm,氧乐果残留分布的规律性强于敌敌畏。
2010年05期 v.41;No.183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潘小莉;张兆国;苏晓琳;
文章利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对大豆进行浸油前预处理,在获得较优的粕残油率基础上,为提高其生产率降低能耗,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找出系统参数(模孔直径、物料水分、螺杆转速、套筒温度)对机械生产性能(生产率、度电产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模孔直径26mm、物料水分18%、螺杆转速160r·min-1、套筒温度120℃的组合时,生产率最优;模孔直径26mm、物料水分18%、螺杆转速160r·min-1、套筒温度60℃的组合时,度电产量达到最佳。
2010年05期 v.41;No.183 135-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法春;李荣钦;王中奎;兰小中;
以西藏林芝地区为例,合理时段采光为中心,运用积分优化设计方法,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温室采光性能与光照辐射状况、日照时数、采光效率、地理纬度和温室方位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日光节能温室采光曲面新的计算机模拟优化设计方法与运行流程。
2010年05期 v.41;No.183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魏卓;郑琪;张俐;杨方;关林林;
根据GPS定位信息的采集、测量实际农田试验数据,得出的农田面积测量简易算法,设计出一种基于GPS-OEM的车载田间面积测量系统。该系统在农业机械作业时,利用GPS-OEM模块实时接收GPS定位信息,能够算出农业机械的动态作业面积。系统拥有常用的CAN总线通信接口和存储设备,方便与其他设备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存储。并具有测量准确,价格低廉等特点,适合于各种农业机械作业面积的测量。
2010年05期 v.41;No.183 14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