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研究报告

  • 猪乳铁蛋白肽LFcinP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组成型表达及其抑菌活性检测

    唐丽杰;邢婧珉;李杰;李一经;

    为获得具有生物活性作用的猪乳铁蛋白肽LFcinP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进行组成型表达,检索NCBI数据库公布的牛、羊、猪、骆驼等动物的乳铁蛋白及其抗菌肽的氨基酸序列,运用ExPASY在线网站,对猪乳铁蛋白保守区域所编码的蛋白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参照巴斯德毕赤酵母使用密码子偏好性,优化设计合成138 bp编码猪乳铁蛋白肽LFcinP基因,通过pGAPHαM酵母组成型分泌表达载体将其整合到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菌株,获得表达猪乳铁蛋白肽LFcinP基因重组酵母菌株GS115p/GAPHαM-LFcinP。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获得5.4 ku乳铁蛋白肽;分析96 h的蛋白电泳带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占酵母菌上清蛋白35.9%,表达量为48.5μg.mL-1;动态生长曲线法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重组猪乳铁蛋白肽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2012年06期 v.43;No.20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猪细小病毒X株在不同细胞上增殖效果比较

    朱绍辉;张述智;单虎;李志中;魏笑笑;董瑞娥;张浩;李超;夏伟;王晓丽;董平;

    为选择猪细小病毒X株增殖的细胞系,对猪细小病毒X株在ST、PK-15、CEF、Vero细胞系上增殖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病变时间和病变情况,并分别测定其TCID50和血凝价。结果表明,猪细小病毒X株在这4种细胞上都能产生细胞病变,在ST、PK-15、CEF、Vero细胞上最先开始出现病变的时间分别为24、36、72和48 h,测其在以上4种细胞上的TCID50分别为10-6.4/0.1 mL、10-5.8/0.1 mL、10-2.1/0.1 mL和10-3.2/0.1 mL,HA分别为1 210、1 28、1 23、1 25,因此,建议选用ST细胞作为猪细小病毒X株的增殖细胞系。

    2012年06期 v.43;No.208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猪TLR5基因定点突变表达载体构建

    李海涛;陈月婵;牛艳春;李朋;刘娣;杨秀芹;

    TLR5特异识别细菌鞭毛蛋白,在机体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人TLR5基因突变能影响蛋白功能并与一些疾病的易感性密切相关。研究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猪TLR5基因的全长编码区;采用PCR介导的定点突变技术得到该基因137(G/A)和1205(C/T)位点突变的两个变异体;以pcDNA3.1+为载体成功构建野生型(TLR5-WT-pcDNA3.1+)和突变型(TLR5-G137A-pcDNA3.1+和TLR5-C1205T-pcDNA3.1+)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细胞水平上的突变功能分析提供基础。

    2012年06期 v.43;No.208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成熟培养基对猪卵母细胞的影响

    郭云云;付博;马红;康雅雅;刘娣;

    评估NCSU23和TCM199两种培养基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孤雌激活以及核移植重构胚发育的影响。分别以NCSU23和TCM199为基础培养基,向其中添加相同浓度的半胱氨酸、激素和生长因子,作为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培养44 h(5%CO2、39℃、饱和湿度),挑选第一极体;成熟后的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和核移植重构胚操作,144 h后观察囊胚数。结果表明,NCSU23组与TCM199组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68.18%和67.55%)、孤雌囊胚率(38.40%和37.60%)与核移植囊胚率(23.79%和21.38%)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两者对孤雌囊胚细胞数的影响差异显著(分别为38.4和37.6个细胞)(P<0.05)。NCSU23成熟培养基能够使胞质成熟完全,提高囊胚细胞数,有利于妊娠的发生。可见,以NCSU23为基础培养基的体外成熟液有利于猪卵母细胞体外发育。

    2012年06期 v.43;No.208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肉种鸡产蛋中期能量限饲对子代肉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肌节长度的影响

    徐良梅;路磊;张慧;牛树鹏;吕荣创;田博;张艳云;

    试验对产蛋中期AA肉种鸡进行能量限饲,探讨其对子代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肌节长度的影响。选用产蛋中期肉种母鸡288羽,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日粮能量水平分别为基础饲粮能量的80%、70%、50%,对照组和实验组均限饲且饲喂量相同,于产蛋中期(40~42周龄)进行人工授精、孵化得到子代。每组选用90只肉仔鸡公雏,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自由采食同种日粮,试验期为49 d。结果表明,①生产性能:与对照组相比,50%、70%能量组仔鸡初生重显著降低(P<0.05),80%能量组仔鸡49日龄体重显著升高(P<0.05)。②血液生化指标:母体能量限饲显著降低了28日龄各组仔鸡血清中ALB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50%能量组IGF-1的水平(P<0.05)。③肌节长度:与对照组相比,50%、70%能量组1日龄肉鸡腿肌肌节长度显著降低(P<0.05),70%、80%能量组28日龄肉鸡腿肌肌节长度显著升高(P<0.05),50%能量组49日龄肉鸡腿肌肌节长度显著增大(P<0.05)。结果表明,肉种鸡产蛋中期能量限饲对子代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并且子代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补偿生长作用。

    2012年06期 v.43;No.208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后期限饲和补饲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白建;梁琛;

    通过限饲和补饲比较不同配比饲料对蛋鸡生长发育与产蛋量方面的差别。选用43周龄的封闭系统下饲养的普通级罗曼褐壳蛋鸡60只,体重2.1~2.3 kg,外观健康,剖检无临床病变。按体重配对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各组间体重无显著性差异。Ⅰ组为正常对照组,Ⅱ组限饲,Ⅲ组补饲。试验期4个月。试验完毕统计产蛋量,测定各项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产蛋量和产蛋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限饲组Ⅱ产蛋量和产蛋率均高于补饲组Ⅲ(P<0.05),后期限饲和补饲均可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整体补充饲养有利于蛋鸡的生长和生产性能提高。

    2012年06期 v.43;No.208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PHA复方制剂对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刘艳艳;秦光;李继昌;

    PHA复方制剂由植物血凝素(PHA)为主药组成,为探讨其对鸡新城疫(ND)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将复方制剂按体重0.05、0.2和0.3 g.kg-1三个剂量灌服,对Lasota疫苗免疫鸡ND的抗体效价、免疫球蛋白、血液中T淋巴细胞进行检测,攻毒后计算攻毒保护率。结果表明,PHA复方制剂0.05、0.2 g.kg-1组可显著提高抗体、IgG和IgA(P<0.05),提高血中T淋巴细胞数(P<0.05)和攻毒保护率,显示PHA复方制剂对ND疫苗有免疫增强作用及免疫保护作用。

    2012年06期 v.43;No.208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三种杂交仔鹅的生长曲线拟合及在选配中的应用

    戴燕萍;张玲;段修军;

    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lanffy 3种非线性模型对莱扬莱扬白鹅(LYLYB,莱扬白鹅与莱扬白鹅杂交后代)、莱扬白鹅(LYB,莱茵鹅与扬州鹅的杂交后代)、莱莱扬白鹅(LLYB,莱茵鹅与莱扬白鹅杂交后代)3种杂交后代的体重和体尺进行生长曲线拟合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杂交仔鹅3种模型的拟合度均高达0.99以上,都能很好地拟合仔鹅生长过程,以Logistic模型拟合度最高,根据实际饲养资料确定Logistic模型是拟合仔鹅生长的最优模型;以此模型估计3种杂交仔鹅体重和体尺的最大值发现,莱莱扬白鹅的生长速度最快,体重和体尺的增长均快于莱扬莱扬白鹅、莱扬白鹅。

    2012年06期 v.43;No.208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大蒜茎秆对肉兔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刘可园;刘郝佳;刘诚刚;白秀娟;

    试验选择30日龄的断奶仔兔80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处理组,每组20只。处理1为基础日粮(含30%羊草),其余3个处理分别为大蒜茎秆代替羊草5%、10%和15%,预试验期7 d,试验期为35 d,分别于试验开始第7、21和35天采集样品,分别分析日增重、料重比、免疫器官指数及血清中总蛋白、免疫球蛋白IgG和IgA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大蒜茎秆能够有效地提高肉兔的生产性能,添加大蒜茎秆组肉兔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料重比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大蒜茎秆添加量的增加,脾脏和胸腺指数及血清总蛋白、免疫球蛋白IgG和IgA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特别是21 d脾脏指数,35 d免疫球蛋白IgA含量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可见大蒜茎秆有利于肉兔免疫功能的提高。

    2012年06期 v.43;No.208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 ]
  • 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检测奶牛乳腺整联蛋白α5、β1亚基表达

    赵锋;刘畅;李庆章;

    屠宰健康荷斯坦奶牛,制备乳腺组织冰冻切片,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检测,比较单克隆和多克隆α5、β1亚基一抗的特异性(FITC标记二抗),用SMMHC多克隆一抗,TRITC标记二抗特异标识肌上皮细胞来辅助定位靶信号,Hoechst33258复染细胞核,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连续断层扫描并拍照。结果表明,借助对肌上皮细胞和细胞核染色定位清晰可见乳腺结构,α5、β1亚基主要分布在导管和腺泡腔上皮细胞膜、外围肌上皮细胞膜和间质中的成纤维细胞膜上,前者在面向腔和靠近基膜的细胞顶侧和基底侧表达均较强,后者仅在基底侧细胞膜上。对于具有极性分布的细胞膜抗原单克隆一抗定位更准确。α5、β1亚基定位在相同区域表明,α5β1异二聚体具有在导管和腺泡基底侧极性分布的表达特点,α5亚基在面向导管和腺泡腔的上皮细胞顶膜上表达,而β1亚基不表达或弱表达,显示该区域存在非α5β1异二聚体形式的α5亚基。

    2012年06期 v.43;No.208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乳脂合成前体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亚细胞蛋白质组学影响

    金鑫;李庆章;高学军;黄建国;佟慧丽;叶枫;

    向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添加β-羟基丁酸钠,利用双向电泳技术进行细胞亚细胞蛋白质组学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β-羟基丁酸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亚细胞蛋白表达有显著影响。Imagemaster6.0软件分析出4个表达上调的蛋白点,鉴定分别是ENO1、α-glucosidase、plastin3和ARPC2。通过实时荧光PCR检测以上蛋白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ENO1、α-glucosidase及Arpc2提高显著(P<0.05)。研究所筛选出的蛋白,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泌乳机制。

    2012年06期 v.43;No.208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草原红牛κ-酪蛋白基因的多态性及与泌乳性状关联性分析

    申瑞雪;郭将;马倩;赵衍铜;李传民;邱峥艳;高妍;张国梁;赵志辉;张永宏;

    为研究草原红牛κ-酪蛋白基因的多态性及与泌乳性状相关性,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κ-酪蛋白基因外显子5的遗传多态性。结果检测到TT、TC和CC三种基因型,统计分析表明,此多态位点与草原红牛乳蛋白和乳糖呈显著相关,乳蛋白:CC基因型极显著高于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P<0.01),而CT基因型也极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1)。乳糖:TT基因型和TC基因型极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1),而TT和TC基因型之间差异不显著(P>0.01)。其他泌乳性状的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1)。结果表明,κ-CN基因对草原红牛乳蛋白和乳糖具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初步推断κ-CN是控制这一性状的众多基因之一,是影响草原红牛乳蛋白和乳糖的一个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相连锁,可作为选育草原红牛高乳蛋白及低乳糖奶牛的分子标记,用于标记辅助选择意义重大。

    2012年06期 v.43;No.208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大叶南五味子中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条件优化

    蒋红;王宏军;李继昌;邓旭明;周铁忠;王春华;崔婷婷;

    以大叶南五味子果实为原料,采用3因素5水平响应曲面分析法对南五味子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响应曲面试验及回归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4 h,提取温度95℃,料液比1 28,南五味子多糖提取率为3.50%,南五味子多糖含量为76.01%。

    2012年06期 v.43;No.208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牛Dgat1基因高GC含量片段的定点突变

    杨斐斐;刘新峰;葛秀国;丁向彬;宋桂敏;李光鹏;郭宏;

    将扩增出的1.8 kb目的片段克隆入pUCm-T载体,以构建好的质粒为模板进行突变反应。DpnⅠ酶切反应产物,去除甲基化及半甲基化DNA模板。酶切产物经纯化后转入DH5α感受态细胞,提取质粒测序。结果表明,双核苷酸碱基AA突变为GC,成功得到突变载体。将定点突变试剂盒方法加以改进,完成GC含量高达69.5%模板定点突变,改进后的方法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有效地解决了高GC含量模板难突变难题。

    2012年06期 v.43;No.208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促乳中草药对泌乳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石宝明;单安山;

    选用分娩当日泌乳母鼠96只,分成4组,每组24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1%中草药(分别为王不留行、黄芪、益母草)。母鼠分娩后当日将每窝仔鼠一律调整为8只。在3、11、22日龄屠宰母鼠取血清测定各免疫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黄芪能显著提高泌乳后期母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和泌乳后期母鼠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益母草能显著提高泌乳后期母鼠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泌乳期内各组母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均差异不显著(P>0.05)。黄芪和益母草能增强泌乳大鼠的免疫功能。

    2012年06期 v.43;No.208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钼对小鼠后代醛氧化酶和黄嘌呤氧化酶转录水平的影响

    张才;王雪莹;李鹏;白刃;陈庭锋;杨自军;

    试验选用60只二月龄的清洁级ICR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雌性和5只雄性小白鼠,雌雄分开饲养,饮水中加入不同剂量的钼,分别是空白对照组、低钼组(100 mg.L-1)、中钼组(200 mg.L-1)、高钼组(400mg.L-1),4周后雌雄合笼饲养。产仔后从每组仔鼠中随机雌性小白鼠30只和15只雄性小白鼠按原分组给予不同剂量的钼,8周后,再从每组中随机选取雌性小白鼠10只和5只雄性小白鼠合笼饲养,待其产仔。如此往复,使小鼠繁殖四代。以第三代(F2代)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肝脏AOX和XO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F2代小鼠AOX和XO的转录水平随钼添加剂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可见长期钼暴露可提高小鼠后代AOX和XO的转录水平。

    2012年06期 v.43;No.208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研究

    周琼;刘芳萍;刘颖姝;赵玉林;李昌文;李睿;张秀英;

    通过对染毒途径、剂量和时间的研究,建立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采取腹腔注射和灌胃两种途径给予小鼠1%CCl4,染毒后24 h检测血清转氨酶含量,并观察肝脏病变。结果显示,灌胃组比腹腔注射组小鼠血清转氨酶变化个体差异小,肝脏病变明显,病灶分布均匀,且与实际中毒途径一致,故采用灌胃方法进行确定染毒剂量及时间试验。分别以0.125%、0.25%、0.35%、0.5%的CCl4给小鼠灌胃,染毒24 h后检测血清转氨酶含量,确定最佳染毒剂量。以该浓度给小鼠灌胃,分别于染毒后2、6、12、16、20、24、28、32、48 h检测小鼠血清转氨酶含量。结果表明,灌胃0.35%CCl4,小鼠血清转氨酶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此浓度灌胃后,20 h血清转氨酶含量显著升高(P<0.01),24 h达到最高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以0.35%四氯化碳,按0.1 mL.10 g-1体重灌胃,染毒24 h,可建立较理想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

    2012年06期 v.43;No.208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28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2 ]
  • 银杏叶复方对脾虚证小鼠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和血浆内几种神经肽含量的影响

    李焰;杨小燕;黄其春;王华;曾仲文;邵丽娟;

    采用利血平复制脾虚证小鼠模型,观察银杏叶复方对实验性脾虚证模型小鼠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血浆内几种神经肽含量和体重变化的影响。试验分为三组,即对照组、脾虚证组和银杏叶复方组。结果表明,①脾虚证小鼠IL-1、IL-2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IL-4、IL-6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银杏叶复方组上述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TNF-α含量较对照组和脾虚证组则显著提高(P<0.05)。②脾虚证小鼠的血浆IgG、IgM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银杏叶复方组IgG、IgM含量显著高于脾虚证组(P<0.05),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脾虚证组小鼠血浆Ig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和银杏叶复方组(P>0.05)。③脾虚证小鼠血浆β-EP(β-内啡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银杏叶复方组血浆β-EP恢复接近对照组(P>0.05)。④脾虚证小鼠血浆CGRP(降钙基因相关肽)含量较对照组和银杏叶复方组显著提高(P<0.05),NPY(神经肽Y)含量较对照组和银杏叶复方组则显著降低(P<0.05),银杏叶复方组小鼠体重的减轻幅度低于脾虚证组(P>0.05),脾虚证组小鼠体重的减轻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于脾虚证小鼠血浆中CGRP过高,NPY含量减少导致摄食行为降低体重下降。结果显示,脾虚证小鼠细胞因子网络调节系统的失衡与其较高的β-EP含量有关,即脾虚证小鼠存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之间调节失衡,引起脾虚时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经银杏叶复方治疗后上述免疫失调得到明显纠正。

    2012年06期 v.43;No.208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PCR-SSCP检测微卫星基因型方法的研究

    王哲鹏;刘瑞芳;闵育娜;滑鹏欢;

    非变性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在检测片段差异较小的微卫星等位基因时误差较大。针对Native-PAGE的不足,以鸡1号染色体上的7个微卫星位点为例,对PCR-SSCP(单链构陷多态)检测此类等位基因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MS202和MS502,通过检测单链DNA,PCR-SSCP能准确分离PAGE无法区分的片段差异较小的等位基因;对MS1404,单链和双链DNA分离效果相同;对MS1805、MS1803、wxt_MS_3,双链DNA得到了很好分离,但单链DNA分离效果不佳。结果表明,对某些微卫星位点,PCR-SSCP能弥补Native-PAGE不足。

    2012年06期 v.43;No.208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扎龙保护区人为干扰对繁殖期丹顶鹤的行为影响

    赵越;李淑玲;

    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及可操纵试验法研究人为干扰前后不同群体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的行为变化。结果表明,丹顶鹤在春季对人类干扰具有耐受性并表现出适应性。人为干扰对3种小群体丹顶鹤有不同影响,不同时期的丹顶鹤对人为干扰的耐受性有所差别。建议保护区在春季适时禁止放牧、控制捕鱼、控制放火烧荒等人为干扰活动;在保护区内尽量减少人为景观的建设,控制进入保护区的游客人数,合并或迁出人口较少的自然村屯。

    2012年06期 v.43;No.208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不同CO_2气腹压力对猫IL-6、CRP和TNF-α的影响

    张建涛;刘芳;祝玉卿;谭睿;刘明廷;王洪斌;

    探讨腹腔镜手术中不同CO2气腹压力对猫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随机挑选60只本地杂种猫,体重2.0~4.0 kg,试验分为6组,设置气腹压力分别为0、4、6、8、10和12 mmHg。分别于气腹前、气腹后90 min、气腹后l、2、3、5 d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猫血清中IL-6、CRP、TNF-α的浓度。结果表明,随着CO2气腹通入,IL-6、CRP和TNF-α浓度降低,且气腹压力越大,IL-6、CRP和TNF-α浓度越低;虽然IL-6、CRP和TNF-α浓度在气腹后仍会受其残留气体影响而降低,但相继在术后2~3 d都可恢复到正常水平。表明CO2气腹对机体有一定的影响,进行猫腹腔镜手术时,在保证足够的手术空间下,6 mmHg为最佳气腹压。

    2012年06期 v.43;No.208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密度对半滑舌鳎生长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孙学亮;杨树元;陈成勋;王庆奎;于学全;胡金城;邢克智;

    试验分为低(2.32 kg.m-2)、中(4.83 kg.m-2)和高(8.20 kg.m-2)3个密度,每个梯度3个重复。结果表明,经过56 d的饲养,高密度组的末体重、平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显著低于低、中密度组(P<0.05),高密度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低密度组(P<0.05),高密度组显著低于中、低密度组(P<0.05);在抗氧化指标方面,高密度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比活力显著低于中、低密度组(P<0.05),SOD活力在其他组织中差异不显著(P>0.05),过氧化氢酶(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在各组织中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溶菌酶活力随着密度的升高而降低,低密度组显著高于中、高密度组(P<0.05),补体C3、C4含量随密度的升高而降低,各密度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白球比值(A/G)、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总蛋白(TP)、白蛋白(Alb)、葡萄糖(Glu)在各密度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低密度组显著低于高密度组(P<0.05),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低、中密度组显著低于高密度组(P<0.05)。当养殖密度达到8.20 kg.m-2时,机体健康会产生负面影响。

    2012年06期 v.43;No.208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半滑舌鳎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条件研究

    王美玉;刘海金;范兆廷;宋立民;

    以半滑舌鳎为试验对象,对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和染色体制备条件如促分裂剂、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培养基、秋水仙素浓度及作用时间等进行探索,在建立一套基于半滑舌鳎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的染色体制备方法。结果表明,对于半滑舌鳎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用离心法收集淋巴细胞,培养基为含15%体积分数胎牛血清的L-15培养基,添加3μg.mL-1的PHA-P作促分裂剂,分裂指数可达2.6%±0.2%,6 d后收集细胞制作染色体,获得较好效果。

    2012年06期 v.43;No.208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尼罗罗非鱼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董忠典;周芬娜;袁颜颜;冯艳艳;王慧;

    从自然患病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肝脏组织分离出2株细菌,命名为M-O1和M-02。用M-O1和M-02分别在实验室人工感染健康的尼罗罗非鱼,被感染鱼3周内全部死亡,且患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从被感染的鱼体中分离得到2株类似细菌(分别命名为W-01、W-02),说明分离的菌株为本次尼罗罗非鱼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菌。通过生理生化方法进行种属鉴定,确认以上分离到的4株细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z hydrophila),分别命名为M-O1、M-02、W-01、W-02。用19种常见药物对上述菌株进行药敏试验,4菌株对丁胺卡那、氟哌酸、庆大霉素、链霉素、恩诺沙星、新霉素、氟罗沙星和复方新诺明极为敏感;对氧哌嗪青霉素、利福平、麦迪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敏感,对羧苄青霉素、头孢噻吩、先锋霉素、氨苄青霉素和林可霉素为不敏感。

    2012年06期 v.43;No.208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三种复方中药对鲫鱼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王瑞雪;王荻;李绍戊;卢彤岩;刘红柏;

    采用三种复方中药(编号分别为AB、CD和AH)分别饲喂1龄鲫鱼28 d,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以探讨所用方剂对鲫鱼肝脏中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期间水温20℃,每天按照体重的2.0%投喂制备的饲料。采集鲫鱼肝脏,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四个代表性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三种复方中药组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其中AB、CD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GSH-PX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AH、CD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三种复方中药均能提高T-AOC,其中AB、CD组提高效果显著(P<0.05)。所选的三种复方中药均对鲫鱼肝脏抗氧化能力有促进作用,其中CD组方效果最好。

    2012年06期 v.43;No.208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黑龙江林蛙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杨洪雁;张宜强;杜智恒;白秀娟;

    以黑龙江林蛙为材料,使用引物ISSR807,采用正交优化方法对影响PCR反应的Mg2+、dNTPs、引物、DNA聚合酶、模板进行体系优化,对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进行选择,建立适合黑龙江林蛙的ISSR-PCR分析的最佳体系:在25μL总体积中,包含10×PCR Buffer 2.5μL,Mg2+4.0 mmol.L-1,dNTPs 0.15 mmol.L-1,引物0.3μmol.L-1,TaqDNA聚合酶0.5 U,DNA模板2.0 ng.μL-1,最佳退火温度53.8℃。为利用该技术对黑龙江林蛙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构建遗传图谱提供一定的依据。

    2012年06期 v.43;No.208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保幼激素拮抗物KK-42对南美白对虾Y-器官发育的影响

    魏振;宁黔冀;

    采用1.95×10-4mol.L-1的KK-42溶液浸润处理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幼虾(体长为4.2~5.0cm),从组织细胞学水平对分泌蜕皮激素的Y-器官结构进行初步研究,观察KK-42处理后幼虾Y-器官的形态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伴随动物的生长,Y-器官腺细胞条索变粗,腺细胞核增大。KK-42处理后腺细胞核的结构、大小未见显著变化,腺细胞索的宽度明显高于同一时期对照组。

    2012年06期 v.43;No.208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连翘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刘逊;陈俭清;李明雁;李罡;李艳华;

    试验以药用糊精含量、乙醇浓度、干燥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以最低抑菌浓度(MIC)为评价指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选择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连翘颗粒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药用糊精含量67.03%,乙醇含量72.91%,干燥温度35.94℃,3个参数为自变量的二次回归模型方程为R1=0.010-1.914.10-3×A+2.288.10-4×B+2.288.10-4×C-1.172.10-3×A×B+1.953.10-3×A×C-3.906.10-4×B×C-4.374.10-4×A2+6.675.10-4×B2-1.542.10-3×C2,利用以上最优工艺,生产三批产品并测定MIC值,均为0.00625μg.mL-1。以上结果显示,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连翘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好。

    2012年06期 v.43;No.208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苜蓿绿汁发酵液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

    华金玲;郭亮;王立克;戴四发;李如兰;

    利用初花期的紫花苜蓿,探讨添加不同水平的葡萄糖(0、0.5、2、5 g.100 mL-1)和培养时间对绿汁发酵液发酵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绿汁发酵液适宜培养时间和葡萄糖添加水平。结果表明,添加葡萄糖可有效促进苜蓿绿汁液的发酵,且葡萄糖添加水平越高效果越明显;各处理均在发酵培养48 h乳酸菌达到峰值,pH下降至4.0以下(除未添加葡萄糖组)。苜蓿绿汁发酵液的适宜葡萄糖添加水平为2 g.100 mL-1,适宜发酵培养时间为48 h。

    2012年06期 v.43;No.208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围栏封育对绥化地区羊草草地生物量的影响

    陈积山;张月学;高超;邸桂俐;朱瑞芬;

    选择绥化地区现存羊草草地为研究对象,比较围栏内外枯落物生物量、地上总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枯落物生物量在围栏内外均呈现高—低—高的季节动态变化,且围栏内枯落物生物量积累明显大于围栏外。围栏内地上总生物量包括禾草类、杂类草和豆类草生物量均大于围栏外各组分生物量,且地上总生物量包括禾草类、杂类草和豆类草生物量在围栏内外均呈现明显单峰型增长曲线,这与该地区雨热同季的气象规律吻合,表现在围栏内外,地上总生物量的月增长率与月均气温和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他相关关系微弱等特点。

    2012年06期 v.43;No.208 138-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原子吸收法测定植物性饲料锌、锰含量不同前处理方法的评价

    郑树贵;马娜;田河;曹松屹;吴锐;

    采用四类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即湿消化法、干湿结合分解法、盐酸溶解法和国标干灰化法处理饲料样品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性饲料微量元素锌、锰含量。试验以不同处理测定的精确度、准确度、所需时间和操作的难易程度为指标,通过环境污染分析,综合比较各种处理方法对微量元素锌、锰分析的实际意义。结果表明,湿消化法、干湿结合分解法和盐酸溶解法可以达到国标法干灰化法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与国标干灰化法的测定结果无差异。进行植物性饲料微量元素锌、锰含量测定时,可以用湿消化法、干湿结合分解法及盐酸溶解法代替国标法,其中干湿结合分解法、盐酸溶解法简单易行,方法可靠,值得推广。

    2012年06期 v.43;No.208 144-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兴凯湖水体中微生物菌群生态分布的初步研究

    矫洪涛;白雪;李鸣晓;赵越;

    运用实验室培养方法,于2010年1~10月调查了东北典型湖库兴凯湖水体中4种功能菌群:氨化细菌(AB)、反硝化细菌(DNB)、有机磷分解菌(OPB)和无机磷溶解菌(IPB)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种细菌生理类群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其中冬季和秋季水体中AB、OPB和IPB的数量低于春季和夏季,而DNB则是在8月份和10月份菌体数量较高,其平均值分别为3.2×104、1.1×105MPN.mL-1。此外,不同采样点间细菌生理类群数量也存在较大差异性。

    2012年06期 v.43;No.208 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东营盐生植物园土壤动物垂直分布研究及其聚类分析

    赫福霞;谢桐音;谢桂林;付荣恕;

    采用Tullgren干漏法,研究位于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盐生植物园内土壤动物垂直分布情况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的10个样点中,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布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生境条件下变化很大,但是大多数样点内的表聚性特点明显;蜱螨目是该地区的主要优势类群,另一优势类群弹尾纲个体数量变化大,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黄河三角洲盐生植物园内土壤动物的多样性与均匀度变化趋势一致。各样点内优势类群蜱螨目的数量巨大,严重影响其他物种的数量和分布,对聚类分析影响较大,最终导致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和Jaccard相似性系数的聚类分析结果差异明显。

    2012年06期 v.43;No.208 15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