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研究报告

  • 民猪CIRP基因的克隆与冷诱导研究

    张冬杰;刘娣;汪亮;别墅;杨国伟;

    采用生物信息学结合RT-PCR的方法,克隆民猪的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old inducible RNA-binding protein,CIRP)基因,获得3个变异体序列。猪CIRP变异体1基因cDNA长1 278 bp(GenBank登录号:HQ908794),编码172个氨基酸;变异体2基因cDNA长1 653 bp(GenBank登录号:HQ908795),编码182个氨基酸;变异体3基因cDNA长1 765 bp(Genbank登录号:HQ908796),编码144个氨基酸。CIRP变异体2与变异体1相比,在其编码区的第501碱基处,出现了一段375 bp的插入片段,该插入片段的第46~48个碱基为TAG,使翻译提前终止;变异体3与变异体2相比,在其编码区的第428碱基处,出现一段115 bp插入片段,该插入片段的第5~7个碱基为TGA,使翻译提前终止。3种转录变异体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6.4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7%。冷诱导后,CIRP基因在肌肉中的表达水平出现显著升高(P<0.05)。

    2012年12期 v.43;No.214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8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发酵黄芪对断奶仔猪日增重、腹泻率及免疫能力的影响

    韩宇;刁新平;宋明鑫;李沛军;

    将发酵黄芪添加于断奶仔猪基础日粮中,与基础日粮及抗生素作比较,研究其对断奶仔猪日增重、腹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础日粮组相比,发酵黄芪能显著提高仔猪日增重、降低腹泻率及免疫能力;与抗生素组相比,发酵黄芪能显著降低仔猪腹泻率,提高免疫能力。为生产新型功能饲料提供良好途径,为中药饲料添加剂替代抗生素研究奠定基础。

    2012年12期 v.43;No.214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比例民猪血统的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胴体特性研究

    张微;张索坤;魏国生;栾冬梅;

    选择不同比例民猪血统(民猪血统比例为1,1/2,1/4,1/8,0)的商品仔猪60头,在同一营养水平下,研究民猪血统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胴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民猪与引入猪种杂交后,含不同比例民猪血统的杂种猪各阶段生产性能均显著高于民猪(P<0.05)。综合考虑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生产性能表现的优劣顺序为:杜×大长猪、1/8民猪、1/4民猪、1/2民猪和民猪。结果显示,试猪在100 kg左右屠宰,1/2民猪、1/4民猪、1/8民猪的瘦肉率分别比民猪提高3.70%,7.23%和11.85%。眼肌面积分别提高32.35%,58.56%和57.79%,背部4点平均膘厚分别降低6.55%,17.38%和21.66%。杜×大长猪的生产性能和胴体特性与民猪及含民猪血统的杂种猪差异显著(P<0.05),随民猪血统比例的增加,杂种猪的屠宰率、瘦肉率和眼肌面积逐渐降低,背部4点平均膘厚、板油率和皮下脂肪率则逐渐增加。

    2012年12期 v.43;No.214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民猪与长白猪主要组织器官生长规律研究

    狄生伟;王希彪;崔世泉;王莉;汪蕊;

    选择民猪和长白猪为研究对象,利用异速生长式分析两个品种1~8月龄组织器官的早熟顺序。结果表明,民猪脂肪沉积较早,在2.5~6月龄间沉积大量的脂肪,生长发育全期腹内脂肪的沉积能力突出,而长白猪在6月龄后沉积脂肪速度加快;两个品种各脂肪组织占胴体比率在6~8月龄维持不变。民猪肉、脂、骨、皮早熟性顺序为:骨骼>肌肉>皮肤>脂肪,而长白猪为:骨骼>皮肤>肌肉>脂肪;两品种猪脂肪组织早熟性顺序均为:肠系膜脂肪>皮下脂肪>肾周脂肪>大网膜脂肪。民猪内脏器官早熟性顺序为:小肠>肾>胰>肝>脾>肺>心>胃>大肠;长白猪内脏器官早熟性顺序为:小肠>肾>肝>胰>心>脾>胃>肺>大肠。

    2012年12期 v.43;No.214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感染猪放线杆菌(Ⅰ型)对猪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左之才;崔恒敏;甘梦;彭西;邓俊良;

    将24头健康DLY仔猪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2组,采用鼻腔喷雾法一组接种生理盐水(对照组CG),另一组含3.8×107 cfu·mL-1猪放线杆菌(APP)的稀释液(试验组TG),研究感染APP对猪血常规指标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猪感染APP后,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数(GRA)、中间细胞数(MID)均极显著升高(P<0.01),淋巴细胞数(LYM)却极显著降低(P<0.01);TG的E-C3bR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极显著高于CG组(P<0.01),E-IC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低于CG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表明,感染放线杆菌猪的防御能力增强,但其免疫力下降,并且红细胞免疫功能及清除循环血液中免疫复合物的作用增强。

    2012年12期 v.43;No.214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稳定表达T_7RNA聚合酶的猪睾丸细胞系的建立

    祁光宇;刘萍;刘斌;王凡;武发菊;杜平;董金杰;黄银君;牟克斌;刘学荣;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T7RNA聚合酶基因参考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对T7RNA聚合酶基因进行扩增,将测序正确的T7RNA聚合酶基因和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双酶切后进行连接构建pIRES2-EGFP-T7RNA RNA质粒。再将构建正确的pIRES2-EGFP-T7RNA质粒经用脂质体法转染猪睾丸细胞,通过G418筛选和单细胞克隆化,同时构建pET-32a-RED原核表达质粒载体,用其检测T7启动子控制下的红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建立的ST/T7RNA细胞系经20次传代仍然能稳定表达T7RNA聚合酶。结果显示,成功建立能稳定表达T7RNA聚合酶的猪睾丸细胞系,为猪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平台奠定了基础。

    2012年12期 v.43;No.214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生牛雄性生殖干细胞的分离纯化与培养

    郑鹏;于磊;田亚光;黄贺;张贵学;

    为建立新生牛雄性生殖干细胞的体外增殖与分化体系,将新生牛睾丸消化成单细胞悬液,分别进行差速贴壁、不连续密度梯度Percoll分选雄性生殖干细胞和支持细胞,对分选生殖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结果表明,差速贴壁法能有效分选雄性生殖干细胞与支持细胞,2%血清浓度的培养液即可用于雄性生殖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添加100 ng·mL-1的GDNF能显著促进雄性生殖干细胞的增殖,增殖形成的雄性生殖干细胞集落具有一定多能性。

    2012年12期 v.43;No.214 32-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KDR等6个基因多态性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相关研究

    吴宪文;金鹏程;王守志;张慧;李辉;

    以东北农业大学高、低脂肉鸡双向选择品系第14世代群体(NEAUHLFG14)和AA肉鸡商业随机群体(AA群体)为试验材料,利用PCR-RFLP对鸡腹脂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鉴定出6个多态位点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分析这些位点的多态性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NEAUHLFG14中KDR基因的rs14483313位点多态性对腹脂重(AFW)和腹脂率(AFP)有显著影响(P<0.05),TUSC3基因的rs13548811位点对鸡后期体重有影响,EXOC1基因的GGaluGA263078位点在两个群体中都对7周龄体重(BW7)有显著影响(P<0.05)。TUSC3、PPAT、EXOC1和KIAA1211基因的突变位点对NEAUHLFG14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显示,6个基因可能是影响鸡腹脂性状的重要基因,但多态位点是否为功能性位点仍需进一步验证。

    2012年12期 v.43;No.214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鸡HOPX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张坤;张志威;王维世;闫晓红;李辉;王宁;

    前期研究发现,HOPX基因在鸡脂肪组织高表达,为了解该基因在脂肪发育过程中的作用,采用RT-PCR方法,扩增和克隆鸡HOPX基因全长CDS区,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real-time RT-PCR和半定量RT-PCR的方法,开展了HOPX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HOPX基因在东北农业大学肉鸡高、低脂双向选择品系脂肪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差异分析以及鸡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鸡HOPX基因的全长CDS区为222 bp,编码73个氨基酸。HOPX基因在鸡的多种组织中表达,其中,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在高、低脂系肉鸡的脂肪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HOPX基因的表达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且高脂系鸡HOPX基因的表达量高于低脂系;在鸡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HOPX基因的表达呈上升趋势。HOPX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提示,该基因在鸡脂肪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

    2012年12期 v.43;No.214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促进大鼠伤口愈合中药组方的筛选

    于文会;张洁;陆子音;韩名书;康欣;

    为了筛选出促进创伤愈合的最佳药方,试验选用血竭、乳香、没药、紫草、冰片、煅石膏等13味中药组成三个药方,制成Ⅰ号药膏、Ⅱ号药膏、Ⅲ号药膏。试验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其中A组、B组和C组为中药组,D组为阳性对照组和E组为空白对照组。利用Wistar大鼠建立缺损创模型,主要检测创伤的愈合率、机体白细胞、血小板、透明质酸以及中药制剂体外抑菌试验等指标。结果表明,用药7 d后,C组、D组的创伤愈合率,A组、B组、C组、D组的外周白细胞,C组、D组的血小板,B组、C组、D组的血清中透明质酸含量,这些指标与E组相比,差异极显著。Ⅰ号药膏、Ⅱ号药膏、Ⅲ号药膏、象皮生肌膏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效果,效果最好的是Ⅲ号药膏。结果显示,促进创伤愈合的最佳组方为Ⅲ号药膏。

    2012年12期 v.43;No.214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林蛙油灌胃对小鼠肝组织中Cu/ZnSOD基因表达的影响

    杜智恒;王慰慰;白秀娟;

    以小鼠为动物模型,通过直接灌胃的方法,验证不同剂量林蛙油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利用Realtime PCR的方法分析小鼠肝脏组织中与抗氧化相关基因Cu/ZnSOD的时空表达规律。结果表明,5周龄组和15月龄组小鼠灌胃林蛙油后,肝组织中Cu/ZnSOD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但总体上看,5周龄鼠0.45 g·kg-1剂量组Cu/ZnSOD基因表达增加量要普遍高于2.25 g·kg-1剂量组,但与1.35 g·kg-1剂量组差异不显著;而15月龄鼠1.35 g·kg-1剂量组Cu/ZnSOD基因表达增加量要显著高于0.45和2.25 g·kg-1剂量组,但0.45和2.25 g·kg-1剂量组差异不显著;而且15月龄组Cu/ZnSOD基因表达量升高的速度较慢,一般在灌胃第30天或第45天才出现显著差异。

    2012年12期 v.43;No.214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BALB/C小鼠不同组织RNA提取方法的比较

    于敏;曲娟娟;王征;朱超;

    为获得高质量BALB/C小鼠的核酸用于荧光定量RT-PCR分析,用某公司的RNA试剂盒、TRIzol试剂、氯化锂分别提取BALB/C小鼠心脏、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RNA。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发现,用TRIzol试剂在小鼠肾脏组织中获得的核酸片段具有更高的纯度及浓度,而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发现三种来源的RNA均具有较好的完整性。RT-PCR方法扩增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蛋白H-2K编码基因,3个样品均可扩增出104 bp的特异性条带。试验验证了TRIzol试剂从不同组织中提取小鼠总RNA均可作为RT-PCR的模板,为后续试验工作奠定基础。

    2012年12期 v.43;No.214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5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鹿结核病野毒株与卡介苗差异基因基因文库的构建

    刘东旭;时坤;李健明;杜锐;

    应用四碱基限制性内切酶对鹿结核病流行株和卡介苗基因组分别酶切,以鹿结核流行株酶切产物为testerDNA,卡介苗酶切产物为driver DNA,testerDNA接头连接后与driver DNA进行抑制性消减杂交。将获得的消减PCR产物与pMD-18连接,JM109感受态细胞,进行蓝白斑筛选。结果表明,RsaI酶切产生的酶切产物在0.1~2.0 kb之间,将消减PCR产物克隆后,挑取208个转化子,构建了鹿结核病流行株与卡介苗的差异基因文库。结果表明,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鹿结核病流行株与卡介苗基因组差减文库,可为鹿结核病自然感染和卡介苗免疫的鉴别诊断及鹿结核病的综合防治奠定基础。

    2012年12期 v.43;No.214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犬γ干扰素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生物活性检测

    李一经;吴昱;唐丽杰;葛俊伟;乔薪瑗;崔文;姜艳平;

    将犬γ干扰素基因和表达载体pET30a双酶切后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0a-CaIFN-γ,并转化到E.coliRosetta感受态中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蛋白约23 ku并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通过切胶纯化后肌注家兔,制备出CaIFN-γ的抗血清,测得血清效价为1:12 800。对复性后的包涵体通过细胞试验进行抗病毒活性检测,表明重组犬γ干扰素在终浓度为0.09 mg·mL-1时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本试验成功的原核表达、纯化了犬γ干扰素蛋白,制备CaIFN-γ的抗血清,为CaIFN-γ蛋白生物学特深入研究和生产应用奠定基础。

    2012年12期 v.43;No.214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饲料酸化剂对冬毛期水貂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王凯英;鲍坤;徐超;王夕国;岳志刚;刘晗璐;李光玉;

    将健康、体重相近的雄性育成前期短毛黑水貂100只,随机分成10组,每组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鲜料,试验组(Ⅱ—Ⅹ组)分别添加0.4%、0.6%、0.8%的磷酸;0.5%、1.0%、1.5%的柠檬酸;0.5%、1.0%、1.5%的乳酸。结果表明,饲料酸化剂能极显著地降低饲料及胃液pH(P<0.01),柠檬酸调节饲料、胃肠道pH能力不如乳酸、磷酸;能显著提高冬毛期水貂生产性能,屠宰体重差异明显,Ⅹ组分别比对照组和Ⅴ组高12.27%和17.84%;体长差异显著(P<0.05),处理Ⅳ最高,对照组最低;鲜皮长、鲜皮重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Ⅹ最佳;对血清尿素氮(BUN)和IgA等血清生化指标影响显著(P<0.05);对水貂肾重、脾重影响显著(P<0.05)。结果显示,水貂饲料中添加1.5%乳酸,能起到调节饲料和胃肠道pH、获得最佳生产性能、保障心肝脾肾等脏器健康的作用,并得到血液生化指标的印证,在该试验范围内是最合理的。

    2012年12期 v.43;No.214 7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在猪组织笼内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的药效研究

    杨雨辉;俞观泉;吴昊;

    为了合理应用恩诺沙星治疗猪大肠杆菌感染,采用猪体内安装组织笼的方法,研究感染组织笼用药后,组织笼内大肠杆菌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在不同大小的组织笼内的药动学特征不同,在小组织笼内的半衰期明显大于在大组织笼内的半衰期,在相同大小的组织笼内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半衰期表现为增长。感染笼注射恩诺沙星前后细菌的生长繁殖情况亦有不同,在大组织笼和小组织笼内,无药对照笼内的细菌在试验的过程中细菌的数量均基本上保持恒定,大组织笼内注入2MIC的恩诺沙星后,细菌在被抑制9 h后,出现再生长现象,而在小组织笼内细菌在被抑制12 h后,出现再生长现象。注入5MIC或8MIC的恩诺沙星后,大小组织笼内的5MIC和8MIC的细菌杀菌曲线几乎重合,并都在24 h后,在组织笼内检测不到细菌。细菌在接触药物的早期阶段下降最为迅速。通过分析认为,如果药物在体内消除慢,可以适当减少抗菌药物的用量。

    2012年12期 v.43;No.214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绵羊血浆中多拉菌素的HPLC测定及其药动学研究

    石艳丽;李巍;韩彩霞;张子群;李晓云;宋铭忻;

    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荧光检测器法测定绵羊血浆中的多拉菌素浓度,并对多拉菌素浇泼剂在绵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试验以绵羊6只,按0.5 mg·kg-1·bw-1给药并采血,血浆样品经固相萃取并进行衍生化反应,以反相HPLC测定血浆药物浓度,药代动力学参数用3P97程序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血浆中药物添加浓度在0.1~100 n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1 ng·mL-1,多拉菌素在绵羊体内的动态规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kα为1.89±0.68 d,T1/2kβ为4.95±0.86 d,Tmax为3.18±0.89 d,Cmax为19.93±0.37 ng·mL-1,AUC为144.7±23.36 ng·d·mL-1。结果显示,多拉菌素浇泼剂在绵羊体内血药浓度较高,吸收分布迅速,体内分布容积较大。研究结果对认识多拉菌素浇泼剂在绵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和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12期 v.43;No.214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家禽MSTN基因转录子的克隆及真核表达

    胡兰;隋世慧;

    为了确定家禽中MSTN基因转录子的种类、序列及表达差异,对1日龄海兰鸡、白羽鸡和寿光鸡腿肌MSTN基因进行RT-PCR扩增、TA克隆、测序及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海兰鸡、白羽鸡和寿光鸡鸡腿肌中均存在3种不同大小的MSTN cDNA;cMSTN-1由1 128 bp组成,海兰鸡与白羽鸡的cMSTN的序列相同,寿光鸡在第1 115碱基处由G变为A;cMSTN-2由985 bp组成,缺失了cMSTN-1的374~517 bp处序列;海兰鸡和白羽鸡的cMSTN-2与寿光鸡的cMSTN-2相比,均有5处碱基不同,而海兰鸡和白羽鸡只存在2处碱基不同;cMSTN-2在388~390 bp处出现UAA终止密码子;cMSTN-3由754 bp组成,缺失了374~748处的374个核苷酸,在上述三种家禽中cMSTN-3序列相同。转染成纤维细胞48 h后,pEGFP-N1-cMSTN-2表达蛋白质分子质量约为15 ku,而pEGFP-N1-cMSTN-3不表达。这是首次发现三个品种的鸡体内同时存在三种不同大小的MSTN基因转录子,该结果可为进一步确定MSTN基因的作用机理提供试验依据。

    2012年12期 v.43;No.214 97-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脱脂林蛙卵粉对产蛋末期绿壳蛋鸡卵巢功能及血清中激素水平的影响

    张宜强;杨洪雁;杜智恒;崔梓扬;孙晓蛟;白秀娟;

    试验选择15月龄产蛋末期绿壳蛋鸡120羽,采用单因素设计,随机分为4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处理Ⅰ为基础日粮,处理Ⅱ、Ⅲ、Ⅳ分别添加脱脂林蛙卵粉量为0.5%、1.0%和1.5%,预试验期7 d,试验期为30 d,分别于试验开始第10、20和30天采集样品,分析统计器官指数(卵巢与体重之比值)、血清中雌二醇(E2)及卵泡刺激素(FSH)两种雌激素的水平。结果表明,0.5%剂量添加脱脂林蛙卵粉试验组卵巢器官指数及血清中E2及FSH激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通过适量添加脱脂林蛙卵粉,对产蛋末期蛋鸡卵巢功能的衰退有一定延缓作用。

    2012年12期 v.43;No.214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生长阶段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消化酶活性比较研究

    徐革锋;刘洋;谷伟;牟振波;

    对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细鳞鲑消化道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及其分布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幼鱼、鱼种和亲鱼3个主要生长阶段,细鳞鲑胃内蛋白酶活性最高,幼鱼期蛋白酶活性略低,鱼种和亲鱼期维持在同一水平;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趋势是幼鱼、鱼种期逐渐增大,亲鱼期达到最大值;脂肪酶活性在幼鱼和鱼种期最高,亲鱼期的脂肪酶活性较低。3种消化酶在细鳞鲑不同器官的分布特点为,蛋白酶活性在胃部最强,其分布趋势为食道<幽门盲囊<肠道<胃;淀粉酶在各个消化区段均有分布,在前肠部位淀粉酶活性最高,在幽门盲囊和后肠处活性最低;胃内脂肪酶活性最高,从胃向后的消化道各主要部位的脂肪酶活性变化呈递减趋势,胃内最高,幽门部次之,肠道最低。

    2012年12期 v.43;No.214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斑点叉尾鮰hepcidin抗菌肽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

    赵冬梅;陶妍;

    通过RT-PCR从斑点叉尾鮰肝脏中克隆编码hepcidin原前体肽的基因"pIH"。与参考序列相比,显示两个氨基酸残基的变异。通过对编码hepcidin原前体肽的基因添加EcoR I和HindⅢ酶切位点,选择含"trxA"融合头的pET32a(+)作为表达质粒、E.coliBL21(DE3)作为工程菌,成功构建"pET32a-pIH"原核表达系统。阳性克隆经1 mmol.L-1IPTG诱导、在37℃培养12 h后,表达的"trxA-pIH"融合蛋白70%以上可溶。Tricine-SDS-PAGE分析表明,细胞经超声破碎后的上清通过固化金属离子亲和层析(IMAC)纯化后,可获得高纯度的目的蛋白。

    2012年12期 v.43;No.214 114-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大鳞副泥鳅生长激素基因cDNA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陈丽丽;王松涛;杜启艳;常重杰;

    从脑垂体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克隆大鳞副泥鳅生长激素基因(pGH)cDNA。结果表明,克隆到的pGH的开放阅读框包括633 bp,编码210个氨基酸,其中包括22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188个氨基酸的成熟肽,GenBank注册号为DQ350432。把pGH成熟肽的cDNA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PIC3.5K,PCR技术、酶切和测序证明重组子中确实定向插入了pGH成熟肽片段;将重组的pPIC3.5K-pGH用SalⅠ酶切后,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PCR技术筛选证明pGH已经整合到酵母染色体上。从而成功克隆大鳞副泥鳅生长激素基因cDNA,并构建了胞内真核表达载体pPIC3.5K-pGH。

    2012年12期 v.43;No.214 12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德国镜鲤和不同倍性泥鳅银染核型的比较研究

    李雅娟;高敏;钱聪;曹顶臣;孙效文;

    采用PHA体内二次注射法及快速银染法对德国镜鲤和不同倍性的泥鳅进行银染核型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德国镜鲤中期分裂相及间期核中呈现出Ag-NORs的数目为1~2个,含有2个Ag-NORs频率最高,分别为80%和56%。二倍体泥鳅中期分裂相及间期核中呈现出Ag-NORs的数目为1~2个,含有2个Ag-NORs频率最高,分别为72%和60%。四倍体泥鳅中期分裂相及间期核中呈现出Ag-NORs的数目为1~4个,中期分裂相中含有3个Ag-NORs,频率最高为36%,间期核中含有2个Ag-NORs,频率最高为40%。德国镜鲤2n=100,核型组成为30m+26sm+30st+14t,NF=156。NOR的染色体在核型中位置和NORs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sm组第8号染色体的短臂末端。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NOR的染色体在核型中位置和NORs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均是:m组第1号染色体的短臂末端。研究结果证实德国镜鲤与中国鲤鱼一样,是多倍化后经历二倍化过程演变而来,是二倍化的四倍体,即染色体数目为2n=100。四倍体泥鳅进行加倍后未发生二倍化或在二倍过程中,是遗传四倍体,染色体数目为4n=100。

    2012年12期 v.43;No.214 127-13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复方中草药对西伯利亚鲟亲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齐茜;刘晓勇;刘红柏;张颖;张永旺;张洪玉;彭翔;孙大江;

    由板蓝根和甘草组成的清热解毒复方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对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亲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剂量的复方中草药,在25~28℃养殖条件下饲养西伯利亚鲟24 d后测定分析其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的血清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CHOL)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的血清溶菌(LSZ)和碱性磷酸酶(AKP)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丙二醛(MDA)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血清过氧化氢酶(CAT)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的谷丙转氨酶(GPT)及谷草转氨酶(GOT)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1%复方板蓝根和甘草中草药添加剂在增强西伯利亚鲟免疫力的同时,也加重了肝脏负担。因此在使用中草药添加剂时,要注意药材选择及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2012年12期 v.43;No.214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三种不同盐生植物下土壤动物群落研究

    付颖;谢桐音;谢桂林;宋杰;付荣恕;

    通过对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盐生植物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研究发现,蜱螨目是该地区的主要优势类群,占捕获土壤动物总数量的79.66%;另一优势类群是弹尾目,占捕获土壤动物总数量的13.00%。膜翅目和鞘翅目是常见类群,分别占捕获土壤动物总数量的3.03%和2.07%;其他均为稀有类群。在调查的6个样点中,优势类群弹尾目个体数量受盐度影响明显,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黄河三角洲盐生植物下土壤动物多样性以夏季较为丰富,土壤动物多样性与均匀度表现为正相关关系。黄河三角洲盐生植物下土壤动物垂直分布显示:该区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

    2012年12期 v.43;No.214 139-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