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一经;刘博;姜艳平;崔文;唐丽杰;乔薪瑗;刘敏;
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免疫BALB/c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2株分泌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PEDV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结果表明,该双抗体夹心ELISA最佳反应条件为,兔抗PEDV抗体稀释度为1:800包被37℃1 h加4℃12 h,样品反应时间为90 min,酶标抗体工作浓度为1:2 000作用45 min,以OD490nm≥0.37作为阳性判定标准。该ELISA的重复性变异系数小于10%,最低检测限为5×103.67TCID50/m L,并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轮状病毒无交叉反应。用该ELISA方法和RT-PCR方法检测48份临床粪便样品,结果显示,ELISA阳性检出率为39.6%,而RT-PCR方法检测卡的阳性检出率为43.8%。表明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性高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PEDV快速检测。
2015年02期 v.46;No.240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下载次数:7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任晓峰;秦昭恒;曹丽艳;葛旭颖;
猪轮状病毒(Po RV)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其主要结构蛋白衣壳蛋白VP7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文章以制备的抗Po RV VP7单克隆抗体(MAb)3B6作为靶分子,利用噬菌体十二肽库展示技术对其模拟表位进行筛选。四轮筛选后随机挑取阳性克隆扩增后进行ELISA鉴定,同时提取其基因组DNA测序,10个阳性噬菌体亲和肽拥有共同的外源肽序列"VPLGTDNGDIWV",而且与靶分子有很高亲和力。阳性噬菌体亲和肽与VP7蛋白进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十二肽中有4个氨基酸(第167位P、第178位T、第179位D和第184位W)与VP7蛋白167~184位氨基酸有一定的相似性。竞争抑制ELISA证明亲和多肽降低Po RV与抗VP7单克隆抗体之间的作用,病毒竞争抑制试验表明亲和多肽可以竞争性地抑制Po RV感染细胞。因此由这4个氨基酸构成的基序很有可能作为猪轮状病毒VP7蛋白的一个模拟表位。
2015年02期 v.46;No.240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5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骞;牛海力;李菁;卢岩;耿蕊;孔保华;李东海;
研究主要探讨美拉德反应修饰对猪血浆蛋白抗氧化肽功能特性的影响。采用D-半乳糖对猪血浆蛋白抗氧化肽进行美拉德修饰,蛋白质和糖的比例为1??3(W/W),在90℃水浴中分别加热0、1和6 h,得到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测定其溶解性、表面疏水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结果表明,经美拉德反应修饰后猪血浆蛋白抗氧化肽的功能特性有明显改善,其溶解性、乳化及乳化稳定性、起泡及起泡稳定性均随反应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大(P<0.05),表面疏水性则随反应时间增加而降低(P<0.05)。同时,MRPs功能特性随体系中p H的改变而显著变化(P<0.05)。因此,采用美拉德修饰改善猪血浆蛋白抗氧化肽功能特性,可使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
2015年02期 v.46;No.240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广兴;李兰兰;潘龙;洪琴;张恒;杨巍;黄小丹;马德星;张瑞莉;杨贵君;
试验参考Gen Bank上鸡氨肽酶N(g APN)基因序列(登录号为NM_204861.1)设计多对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分段克隆g APN基因各段克隆产物并利用SOE-PCR将其进行连接,得到大小为2 906 bp的全长基因。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 ET-30a(+)构建重组质粒p ET-g APN并转化E.coli Rosetta,经诱导表达得到大小为113 ku目的条带。以纯化g APN重组蛋白为免疫原制备兔抗g APN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方法检测多抗血清效价为215。Western Blot试验证明,此多克隆抗体可以与原核表达的蛋白产生特异性条带,同时与18日龄鸡肾组织中获得的天然g APN蛋白样品有良好的反应性。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多克隆抗体可检测到pc DNA-g APN转染HELA细胞所表达的g APN蛋白。上述结果可为g APN蛋白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2015年02期 v.46;No.240 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贾晓旭;唐修君;陆俊贤;顾荣;葛庆联;高玉时;苏一军;
通过对藏鸡线粒体DNA(mt DNA)Dloop区全序列的测序和比对,结合Gen Bank已经测出Dloop区全序列的部分品种鸡的序列,探讨藏鸡的遗传多样性和母系起源。结果表明,藏鸡DNA(mt DNA)Dloop区全长1 231~1 232 bp、1 231 bp单倍型在859 bp处存在C碱基缺失。在20只个体中,共发现20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7种单倍型。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藏鸡7种单倍型可以分为A、B、E三个分支。A分支与红色原鸡(Gallus gallus murghi)聚为一类,推测可能起源于红色原鸡的印度亚种分支,B和E与红色原鸡滇南亚种(Gallus gallus spadiceus)聚为一类,推测这两个分支可能起源于云南、缅甸附近地区的红色原鸡滇南亚种。研究从分子水平上为藏鸡的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2015年02期 v.46;No.240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张忠远;吴国玲;王磊;程竟竟;郝健;单玉兰;
试验旨在研究共轭亚油酸和维生素A对蛋鸡免疫机能影响。试验选取30周龄健康褐壳蛋鸡216只,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采用3×3两因素完全交叉分组设计,分别饲喂添加维生素A(4 000、8 000和16 000 IU·kg-1)与共轭亚油酸(0、2%、4%)试验日粮,试验期为6周。结果表明,CLA显著增加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含量(P<0.05),VA对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含量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VA添加量增加,血清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增加。CLA对血清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G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CLA添加水平增加,血清Ig A和Ig M增加,对血清免疫球蛋白M影响差异显著(P<0.05),2%CLA添加组血清中Ig M含量高于0、4%CLA添加组,随着VA添加量增加,Ig A、Ig M和Ig G含量增加,VA对Ig A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对Ig M和Ig G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CLA和VA两者交互作用对Ig A、Ig M、Ig G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CLA对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且CLA添加2%时,IL-2含量最高,TNF-α含量最低。VA对IL-2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对TNF-α含量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随VA添加量增加血清中TNF-α含量增加,CLA和VA两者交互作用对IL-2及TNF-α影响差异显著(P<0.05)。CLA显著促进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m RNA表达(P<0.01),VA对PPARγ基因m RNA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CLA和VA交互作用对PPARγ基因m RNA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以上结果显示CLA和VA能提高蛋鸡免疫机能,且CLA和V A对蛋鸡免疫机能影响存在一定互作效应。
2015年02期 v.46;No.240 3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宁;于莹莹;王珊珊;乔书培;王伟;闫晓红;李辉;
人乳头瘤病毒的16型E6和E7癌基因已广泛用于建立哺乳动物的永生化细胞,但能否用于建立鸡的永生化细胞尚不清楚。试验究克隆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6和E7癌基因,分别构建这两个病毒癌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包装成逆转录病毒颗粒,感染鸡前脂肪细胞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E6和E7基因对鸡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E7基因显著促进鸡前脂肪细胞增殖,而E6基因则作用不明显。本研究为E6和E7基因在鸡细胞永生化研究奠定基础。
2015年02期 v.46;No.240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崔国文;杨帆;胡国富;李景欣;阎南南;齐永生;
为探讨饲喂玉米秸秆、苜蓿干草、玉米青贮和羊草对泌乳期母羊、羔羊生产性能及节粮效果的影响。选取体重、体况、产期相近的泌乳期母羊及其羔羊各25只,随机分为5组,根据不同粗饲料种类设计不同的日粮组成,预饲期15 d,正试期41 d。结果表明,与"玉米秸秆(44.97%)+精料(55.03%)"组相比,"玉米秸秆(51.72%)+玉米青贮(5.17%)+苜蓿干草(5.17%)+精料(37.94%)"组母羊增重、羔羊增重、泌乳量分别提高1.94、1.81和0.13 kg,料重比为20.65:1,节省精料18.04 kg,总增收145.62元;"玉米秸秆(46.51%)+苜蓿干草(10.23%)+精料(43.26%)"组母羊增重、羔羊增重、泌乳量分别提高1.14、1.29和0.091 kg,料重比为27.50:1,节省精料12.30 kg,总增收100.72元;"羊草(58.87%)+苜蓿干草(8.16%)+精料(32.97%)"组母羊增重、羔羊增重、泌乳量分别提高0.86、1.11和0.084 kg,料重比为29.38:1,节省精料22.96 kg,总增收98.04元;"羊草(57.69%)+精料(42.31%)"组母羊增重、羔羊增重、泌乳量分别提高0.42、0.78和0.063 kg,料重比为37.27:1,节省精料13.53kg,总增收57.17元。
2015年02期 v.46;No.240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蒋月;盛鹏飞;
分别从健康和患病鸡、鸭、鹅分离出302株大肠杆菌,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菌株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302株大肠杆菌除对阿米卡星和多粘菌素B较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鹅源大肠杆菌和鸭源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氯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性较高,鸡源大肠杆菌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同时,患病组家禽分离的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以外的其他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健康组大肠杆菌。结果显示,辽宁锦州地区鸡、鸭、鹅三种家禽大肠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三种家禽对抗菌药物的整体耐药性较强,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为指导兽医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
2015年02期 v.46;No.240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一兰;唐海明;程爱武;肖小平;汤文光;孙继民;李微艳;杨光立;
为探明不同施肥模式对大麦-双季稻三熟种植模式中大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影响,以通0306和蒙啤麦1号为材料,系统比较研究化肥、秸秆还田+化肥、习惯施肥和无肥4种施肥模式。结果表明,大麦主要生育期,单株根系干重均表现为秸秆还田>习惯施肥>化肥>无肥,茎干重表现为习惯施肥>秸秆还田>化肥>无肥;齐穗期和成熟期,各处理间大麦单株根系和茎干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单株叶、穗干重均表现为秸秆还田>习惯施肥>化肥>无肥。齐穗期和成熟期,根系干重占总干物质量的比例大小顺序为无肥>化肥>秸秆还田>习惯施肥,穗干重比例为秸秆还田>化肥>习惯施肥>无肥;茎干重比例以习惯施肥最高;叶干重比例在成熟期表现为化肥>无肥>习惯施肥>秸秆还田。齐穗期,化肥、秸秆还田和习惯施肥处理大麦叶片SPAD值均显著高于无肥处理;成熟期,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各处理大麦单株叶面积大小顺序为秸秆还田>习惯施肥>化肥>无肥。各施肥模式大麦产量表现为秸秆还田>习惯施肥>化肥>无肥,分别比无肥增产353.4~357.6、681.6~683.0和497.4~523.5 kg·hm-2。与化肥和习惯施肥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处理干物质总量大且分配合理,有利于改善产量构成因素,增加大麦产量。
2015年02期 v.46;No.240 64-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3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杨涛;宋丹;张晓莹;张迪男;李爽;钱蕾;车代弟;
以抗寒野生蔷薇种质单瓣黄刺玫(Rosa xanthina f.normalis)、刺玫蔷薇(R.davurica Pall.)、野蔷薇(R.multiflora Thunb.)、深山蔷薇(R.marretii Levl.)、突厥蔷薇(R.damascene Mill.)和现代月季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野生蔷薇与现代月季远缘杂交,研究野生蔷薇与现代月季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克服方法。试验共设杂交组合31个,授粉2 026朵,获得杂交果实393个,杂交种子452粒,杂交实生苗121株。结果表明,野生蔷薇与现代月季花粉萌发率差异较大,花粉萌发率与座果率呈一定相关性。远缘杂交表现出高度不亲和,采用重复授粉、激素处理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现代月季效果显著。正反交杂交结实率差异较大。现代月季品种间杂交亲和性表现也有较大不同。
2015年02期 v.46;No.240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6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李春艳;冯凤兆;冯露;成毅;成小松;
采用经典Spizizen方法将已构建的大片段重组质粒p HT01-nit(nit为腈水解酶基因)转化野生型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4,无法获得转化子。研究对Spizizen方法进行改进,分别在感受态制备及转化过程中加入有机溶剂及溶菌酶,并对有机溶剂种类、浓度,溶菌酶浓度,质粒与感受态共培养时间进行优化,提高转化效率,构建Bacillus subtilis N4-p HT01-nit。经IPTG诱导,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验证nit在野生型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4中的表达。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在感受态制备过程中添加4%的Tween-80,转化过程中添加5μg·m L-1溶菌酶,感受态与质粒共培养时间为1 h,条件优化后可得到37个转化子·μg-1DNA。在SDS-PAGE上可以看到与腈水解酶分子质量一致的蛋白条带。说明该优化后的方法效果明显,适合于大片段重组质粒转化野生型枯草芽孢杆菌。
2015年02期 v.46;No.240 78-82+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3K] [下载次数:8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魏自民;李晨辰;赵越;李洋;赵昕宇;魏雨泉;赵韬智;张旭;
为研究接种高效微生物菌群对堆肥过程的作用,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和数学分析方法,利用生活垃圾,通过好氧堆肥试验,对堆肥过程中水溶性有机物紫外特征参数SUVA254、SUVA280、E2/E4、E2/E6、E4/E6、E300/E400、E250/E365、E235/E203、E253/E220、A226-400、S275-295、S350-400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E300/E400、S350-400外,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显著,多个指标联合从堆肥样品DOM的芳构化程度、聚合度及分子质量、腐殖化程度以及苯环上的脂肪链的官能团多个方面有效说明堆肥腐熟情况。接种菌剂的堆体与不接菌剂的对照相比,DOM腐殖化程度、分子缩合度等明显增高。由于微生物菌剂的代谢作用,DOM的组成复杂化趋势相对明显,接种高效微生物菌群,能明显促进堆肥中物质分解转化,缩短堆肥腐熟期,提高堆肥效率。
2015年02期 v.46;No.240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杨方;韩春雨;潘淑凤;任雪;吴江;
为农作物静电喷雾试验设计一种输出可控直流高压静电的装置。装置硬件部分主要采用PWM控制方式改变开关管的导通与关闭时间比率,实现输出电压的可控性。输出电压可控范围0~30 k V,最小调节量为1 k V,误差为±0.5 k V,输出电流在50。检测显示电路依靠分压采样与A/D转换可测量电压并在液晶屏上显示,能够绘制电压的实时变化曲线,以便对负载阻态的变化进行实时观察。用高压电表对该装置的输出端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该装置的输出端为可控高电压小电流"静电"。
2015年02期 v.46;No.240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4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