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甜瓜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果实相关性状QTL定位

    栾非时;卢丙洋;周慧文;王学征;

    试验以厚皮甜瓜品系M4-5为母本材料,薄皮甜瓜品系M1-15为父本材料,配制杂交组合获得F1、F2代,研究甜瓜果实相关性状遗传规律。对M4-5和M1-15两亲本间存在SNP突变位点序列作CAPS检测,共设计CAPS标记523对,筛选出在亲本间有多态性的CAPS标记223对,多态率43.8%。利用多态性引物标记F2代群体,构建甜瓜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包含195个标记,12个连锁群,覆盖基因组长度1 702.55 c M,标记间平均距离8.78 c M。检测到果实相关位点共计28个,贡献率介于3.4974%~17.9684%。其中与果实形状相关位点14个,与产量相关位点9个,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关位点5个。

    2016年08期 v.47;No.258 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9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甜菜根系分泌物对大豆化感作用研究

    李彩凤;陈明;马凤鸣;盖志佳;郭剑;王玉波;

    以甜菜为供体,大豆为受体,研究甜菜根系分泌物对大豆生长发育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对大豆种子萌发抑制性化感作用随根系分泌物浓度升高而增大。检测出甜菜根系分泌物有31种,其中烷烃类4种(1.44%),酯类12种(62.62%),酚类1种(11.80%),酸类5种(10.33%),烯烃类1种(3.22%),醇类2种(1.23%),萘类4种(7.44%),酮类1种(0.43%),醛类1种(0.67%),其他(0.82%)。在甜菜根系分泌物中,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邻苯二甲酸为大豆主要化感物质,表现为抑制作用。甜菜根系分泌物对大豆产生化感作用,抑制其生长发育,在大豆幼苗期、始花期、盛荚期、鼓粒期四个时期,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化感作用IR(抑制率:Inhibitory rate)分别为-13.9%、-14.2%、-11.7%和-10.4%;同时降低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化感作用IR分别为-2%、-11%、-15%和-18%;对大豆株高、每株节数、每株荚数、每荚粒数,每株粒数、百粒重、单株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化感作用IR分别为-8.4%、-8.7%、-8.6%、-11.7%、-18.4%、-1.7%、-19.3%、-8.0%,平均抑制率为-10.6%,即抑制性化感作用潜力为10.6%。

    2016年08期 v.47;No.258 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寒地耐冷生防菌株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

    王玉霞;姜威;刘宇帅;孟利强;李晶;曹旭;胡基华;陈静宇;张淑梅;

    试验分离鉴定黑龙江省鹤岗地区玉米根围冻土中生防菌株wswshg~(-1)0,并检测其低温生长特性、分泌活性物质能力、拮抗病原菌活性及催芽促生特性。综合形态和理化特性、16S r DNA和gyr B基因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 thylotrophicus。该菌株在4~15℃低温及20~30℃常温范围内可正常生长,是一株耐冷生防菌株,分泌几丁质酶、纤维素酶、蛋白酶、嗜铁素、吲哚乙酸、抗菌蛋白等多种活性物质,抑制烟草角斑病菌、玉米茎基腐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大豆菌核病菌、水稻恶苗和稻曲病菌、番茄灰霉病菌以及刺五加根腐病菌生长,抑制率74.3%~89.2%。菌液处理玉米种子能促进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根长和茎长显著增加。该菌株具有低温生长、抗菌促生特性,为低温菌剂研发提供菌株资源。

    2016年08期 v.47;No.258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6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亚麻纤维素合酶LuCesA8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于莹;郭文栋;赵丽娟;吴建忠;程莉莉;赵东升;胡莹莹;吴广文;关凤芝;袁红梅;

    以亚麻快速生长期茎部组织总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PCR克隆纤维素合酶基因Lu Ce s A8(基因ID:Lus10029245)全长开放读码框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开放读码框全长2 967 bp,共编码988个氨基酸。通过多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该蛋白与麻风树Ces A8蛋白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达87%,与胡杨、可可树、雷蒙德氏棉及芝麻Ces A8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6%、85%、85%、81%。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该基因在亚麻不同发育阶段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快速生长期表达量最高,花期和绿熟期次之,苗期最低。研究为揭示Lu Ce s A8基因在次生细胞壁纤维素合成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2016年08期 v.47;No.258 39-4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1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一株DBP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张颖;王丽华;陈艺洋;王蕾;周长健;付嘉伟;范新会;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属邻苯二甲酸酯(PAEs),DBP与基质间非共价键连接,是环境污染物。由于DBP性质相对稳定,微生物降解是其降解主要途径。试验从荒废污染设施土壤中成功筛选一株DBP高效降解菌,经16S r RNA比对与剑菌(Ens ife r sp.)相似度为99%,将其命名为DNB-S2。经研究发现DNB-S2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35℃;p H 7.0;DBP浓度500 mg·L~(-1);转速125 r·min~(-1)。DNB-S2能利用高浓度DBP,在500 mg·L~(-1)DBP浓度下,48 h内降解率达95%。底物广谱性研究发现DNB-S2可降解PAEs家族中其他污染物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为PAEs污染的生物降解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2016年08期 v.47;No.258 4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猪FoxN1基因转录变异体亚细胞定位研究

    张冬杰;李苓;汪亮;刘娣;

    Fox N1基因主要表达于胸腺上皮细胞和皮肤角质细胞,在胸腺发育、T细胞增殖、毛发生长、指甲发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Fox N1基因存在多种转录变异体,人类Fox N1基因已发现18种转录变异体。转录变异体的存在使基因差异表达和蛋白质多样性存在可能。为深入研究转录变异体生物学功能,研究将前期发现的猪Fox N1基因3种转录变异体分别连入p EGFP-N1载体内,构建各自融合蛋白,转入猪PK15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录变异体亚细胞定位情况。结果表明,p EGFP-N1空载体转染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在PK15细胞核和细胞质均匀分布,而重组载体p EGFP-N1-Fox N1(a/b/c)表达的融合蛋白仅在细胞核内均匀分布。结果可为3种转录变异体后续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2016年08期 v.47;No.258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地顶孢霉培养物对奶牛瘤胃发酵、微生物区系及血液生化指标影响

    张永根;王一臻;李洋;张幸怡;林聪;张广宁;

    选择四头体重600 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荷斯坦奶牛,试验分为4组,分别为基础日粮组及基础日粮+10、20和30 g地顶孢霉培养物组(干物质基础)。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共4期,每期15 d。日粮中添加地顶孢霉培养物可降低瘤胃液p H,提高瘤胃中NH_3-N、TVFA、乙酸和丙酸浓度并调节瘤胃部分微生物相对菌群数量,同时增加血液中血糖和球蛋白浓度,降低β-羟丁酸、非酯化脂肪酸和谷丙转氨酶浓度。地顶孢霉培养物可改善瘤胃发酵环境,维持瘤胃代谢稳定,对奶牛机体无不良影响。结果表明,30 g·头~(-1)·d~(-1)为最适添加量。

    2016年08期 v.47;No.258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蓝狐营养需要量研究进展

    徐良梅;王超;陈盈霖;任海轮;倪树森;李佳凝;刘洋;戴东;马凯;

    随着我国毛皮动物养殖迅速发展,狐、貉和貂等珍稀毛皮动物养殖业受到广泛关注。饲料中营养可满足毛皮动物生长需要,在合理饲喂状况下,饲料性质与组合可影响动物生产力、产品质量及寿命。文章结合近年来蓝狐营养方面最新研究成果,分别从蓝狐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与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及添加剂等方面需求量展开探讨,为蓝狐在实际生产中合理饲养提供科学参考与理论基础。

    2016年08期 v.47;No.258 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药物共晶(HTHB)_4·(SiW_(12)O_(40))合成、表征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张羽男;张大俊;张宇;殷和美;刘立新;张向宇;冯艳茹;沙靖全;张云杰;王朝兴;沈宇;匡海学;

    利用溶剂热法探索合成一种未见报道的四氢小檗碱与硅钨酸药物共晶(HTHB)_4·(Si W_(12)O_(40)),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IR、XRPD和TGA等方法确定结构。X-射线单晶衍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四方晶系,P4/n空间群,晶胞参数:a=23.7874(15)?,b=17.2595(16)?,c=23.7874(15)?,V=9 766.1(13)?3,F(000)=7 496,Z=4。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相同药物浓度下药物共晶(HTHB)_4·(Si W_(12)O_(40))抗肿瘤活性优于四氢小檗碱和硅钨酸抗肿瘤活性。

    2016年08期 v.47;No.258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7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L”模型东北生猪规模结构波动效应研究

    王刚毅;朱能跃;曲丽丽;张桂僮;司润祥;

    为探究东北地区不同生猪养殖规模结构波动效应,完善东北地区生猪养殖短板,基于2004~2014年东北三省四种生猪养殖主体,即散户、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面板数据,利用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各养殖主体生产效率及其构成,通过LMDI模型得出生产效率增长率,从数值和增长率波动趋势分析影响东北地区生猪有效供给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对东北地区规模化生猪养殖主体有效供给作用强度最大;东北地区散户生猪有效供给主要影响因素不同;东北地区已具备规模化生猪养殖条件;东北三省各自生猪优势养殖规模不同。

    2016年08期 v.47;No.258 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鸡蛋壳膜分离装置设计及试验研究

    迟媛;王勇;任洁;李寒寒;张荣蓉;迟玉杰;

    鸡蛋壳蛋膜中富含的胶原蛋白、角蛋白及高分子化合物是医药、化妆品及生物工程中重要原材料,蛋壳与蛋膜分离具有一定应用价值。试验设计制造一种机械搅拌式鸡蛋壳膜分离装置,分离鸡蛋壳与附在其内壁上膜,分析分离容器内搅拌流场和鸡蛋壳膜分离最佳因素参数组合。通过仿真及试验,当分离容器直径400 mm,内壁均布四个宽度40 mm挡板时,桨叶旋转直径为200 mm,两层桨层间距≤200 mm,下层桨离底面距离≤100mm,转速≥150 r·min~(-1)时,产生较好整体轴向流,利于颗粒悬浮。以膜回收率最大化为原则优化分析,发现当搅拌转速168~200 r·min~(-1),搅拌时间8.5~15 min,料液比120,温度20℃时,膜回收率达68%以上,分离效果较好。该装置为研究废弃鸡蛋壳回收利用提供解决方案,为机械式搅拌分离各种禽类壳膜研究提供参考。

    2016年08期 v.47;No.258 90-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3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微波萃取花青素体系内低温压力产生规律

    郑先哲;李庆妍;薛宏坤;孙婧;

    针对微波萃取蓝莓时高温引起花青素降解问题,提出微波诱导低温压力萃取方法,利用内部压力作为目标成分扩散动力,以保证花青素萃取得率和效率。确定微波萃取花青素体系内低温压力产生规律是这种新萃取方法实施前提条件。以蓝莓粉为原料,料液比、微波强度、乙醇浓度及萃取时间作为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相同萃取时间下,萃取体系内部压力随料液比增大呈升高-降低-升高趋势;随乙醇浓度增大呈升高趋势;随微波强度增大呈升高趋势。萃取体系内部温度为50℃时,萃取体系内部分别在料液比130,乙醇浓度40%,微波强度100 W·g~(-1)时达到压力最大值,分别为0.068、0.076、0.058 bar。微波诱导压力萃取花青素,可在低温条件下保证花青素萃取效率及萃取率,为微波诱导低温压力萃取花青素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2016年08期 v.47;No.258 10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4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