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德堂;王江旭;王敬国;刘化龙;孙健;李承欣;李晨煦;赵宏伟;
研究抗旱品种小白粳子与不耐旱品种空育131构建含有207个株系的F9重组自交系群体,分别在水旱两种环境下作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表型与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水旱条件下水稻剑叶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表型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三者联系紧密。水旱条件下共定位到13个加性QTL,分布于2、3、5、6、7、9、11号染色体上,共解释68.7%表型变异。定位到12对上位性QTL,除第10号染色体均有分布,共解释106.2%表型变异。qE-9-2和qGS-9位于同一区间RM1328-RM409,水旱两种条件下仅检测到q Pn-6-1一个净光合速率的QTL,且干旱条件下加性效应和贡献率均高于正常水分,qE-9-2、qGs-9、qPn-6-1、qE-6、qE-9-3和qGs-11-1所在区间均与之前报道基因位置重合或相近。
2016年10期 v.47;No.260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武燕奇;郭素娟;
以10种板栗盆栽实生苗木为试验材料,采用自然干旱胁迫方法,测定干旱胁迫40 d后与抗旱性相关生理指标、根系形态指标等。运用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法比较各指标反映抗旱能力,综合评价10种板栗抗旱性。结果表明,各指标反映抗旱能力从高到低顺序为:POD、根系长度、根分支数、根系表面积、根尖数、可溶性糖含量、根系体积、SOD、根系直径、根冠比、MDA。10种板栗抗旱性排序为:大板红(DBH)>紫晶(ZJ)>燕龙(YL)>燕奎(YK)>燕山短枝(YSDZ)>燕山早丰(YSZF)>紫珀(ZP)>迁西晚红(QXWH)>迁西早红(QXZH)>迁西壮栗(QXZL)。此评价结果与干旱胁迫结束时植株形态表现基本一致。因此,DBH、ZJ可作为抗旱板栗砧木品种在迁西地区广泛种植。
2016年10期 v.47;No.260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骆畅;刘济明;王军才;李丽霞;熊雪;柳嘉佳;
以半年生米槁幼苗为试验材料,温室条件下砂培,设置四种不同磷素浓度供给,分别测定不同处理下米槁幼苗光合特征,并利用六种模型拟合米槁叶片光响应曲线,筛选最佳光响应模型。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是拟合米槁光响应最优模型。磷素供给与米槁幼苗光合特性相关,在2 mmol·L-1磷浓度处理下,米槁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表观量子率(AQE)均大于其他处理,光补偿点(LCP)小于其他处理。米槁叶片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随施磷量增加呈增大趋势,胞间CO2浓度(Ci)呈下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增施磷素可改变米槁对光的适应度,提高叶片光合能力。
2016年10期 v.47;No.260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袁淑杰;丁辉;姜媛媛;夏吾炯;
候选新药VPK是哈药集团技术中心自主研发治疗脑卒中的一类新药。VPK以长春西汀为母核,经水解、缩合、环化、成盐反应制备而成,经元素分析、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X-射线粉末衍生,X-射线单晶衍射对化合物进行结构确证,经PDE1活性研究显示,VPK和长春西汀均对PDE1有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17.40和1.97μmol·L~(-1),VPK在脑卒中治疗领域疗效较好,采用Caco-2单层细胞模型测定候选药物VPK吸收及外排转运特性,结果表明,VPK在顶端到基底端(A-B)及基底端到顶端(B-A)方向均表现高渗透,该供试化合物是外排转运体底物可能性较小。
2016年10期 v.47;No.260 2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振华;周贺;麻天宇;沈芾;林忠乔;钱聪;李雅娟;
以杂交三倍体泥鳅(4n♀×2n♂)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对不同发育阶段(胚胎、六月龄及十二月龄)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胚胎阶段整三倍体(3n=75)染色体数目为3n=75,核型公式:14M+9SM+52T,NF=98;亚三倍体(3n>75)染色体数目为3n=73,核型公式:13 M+6 SM+54 T,NF=92;超三倍体(3n>75)染色体数目为3n=77,核型公式:18 M+7 SM+52 T,NF=102。六月龄阶段整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5,核型公式:15 M+5 SM+55 T,NF=95;亚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3,核型公式:13M+6SM+54T,NF=92;超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6,核型公式:14 M+6 SM+56 T,NF=96。十二月龄阶段整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5,核型公式:16 M+6 SM+53T,NF=97;亚三倍体的染色体数目为3n=72,核型公式:13M+6SM+53T,NF=91;超三倍体的染色体数目为3n=77,核型公式:13M+6SM+58T,NF=96。研究表明,杂交三倍体(4n♀×2n♂)泥鳅不同发育阶段染色体核型整倍体及非整倍体均表现出多态性。结论为杂交三倍体泥鳅染色体组不稳定性研究提供细胞遗传学依据。
2016年10期 v.47;No.260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1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文哲;曹澜;罗立娜;魏东辉;宋欣悦;公维佳;
秸秆木质纤维素水解过程,影响秸秆沼气制备速度。提高水解效率关键是破坏木质素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屏蔽作用,而木质素降解需有分子氧存在。因此,在秸秆厌氧发酵前好氧水解发酵秸秆有利于提高秸秆生物可降解性。为揭示玉米秸秆湿法好氧水解特性,在总固体浓度(TS)为10%,好氧水解温度为35、38、41、44、47℃,好氧水解时间为8、16、24、32、40 h条件下湿法水解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湿法好氧水解能有效破坏玉米秸秆木质素结构,获得较高木质素降解率,温度44℃,时间经历8 h时木质素即降解15.79%,是好氧水解40 h时总降解率49.5%。在此条件下,总有机物损失率仅为4%,经过湿法好氧水解玉米秸秆TS产气量和产甲烷量与未经处理玉米秸秆相比分别提高28.4%和29%。
2016年10期 v.47;No.260 4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7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那明君;颜世东;杨波;乔杰;刘旺;周振响;董欣;
探讨自主研制玉米纸筒钵苗输送分苗装置作业性能及优化试验。采用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优化方法,以喂苗速度、分苗盘转速、纸钵间距为影响因子,分离率、工作效率为目标函数,对影响输送分离装置工作参数组合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喂入速度为2.6~3.0 m·min~(-1)、分苗盘转速为16~19 r·min~(-1)、纸钵间距为13 mm时,分苗率达95%,工作效率达61个·min~(-1)。为玉米纸筒钵苗输送分苗装置设计,解决制约半自动钵苗移栽机钵苗自动喂入问题提供依据。
2016年10期 v.47;No.260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1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赵艳忠;张晨光;王运兴;禹栋栋;杨阳;
针对免耕播种机地轮摩擦力不足、滑移率偏大,造成漏播、空穴等问题,文章以秸秆覆盖量为试验因素,地轮摩擦力和滑移率为试验指标,对比六种地轮(平板、直齿、斜齿、"V"齿、钩齿、鼠笼形)试验效果。结果表明,秸秆覆盖量0~400 g·m~(-2)时,钩齿地轮防滑效果最好,秸秆覆盖量400~800 g·m~(-2)时,"V"齿地轮防滑效果最好。对比选取防滑效果最佳"V"齿地轮,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优化"V"齿地轮相关参数(防滑齿齿数、防滑齿齿高、垂直载荷)。结果表明,各参数影响摩擦力和滑移率主次顺序为垂直载荷>防滑齿齿高>防滑齿齿数;当齿数为20、齿高为36 mm、载荷为457 N时摩擦力最大且滑移率最小。为免耕播种机地轮选择与设计提供参考,对改善免耕播种机性能、研制高质量免耕播种机具有参考价值。
2016年10期 v.47;No.260 5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赵立军;陈亚;王英雪;许春林;何堤;
针对水稻闭锁式立体育秧室内环境参数无法在线获取和难以调控等问题,研制闭锁式立体水稻育秧室环境控制与监测系统。该系统可视化监测与调控秧苗生长环境,确定秧苗生长最佳环境,实现监测调控自动化,使秧苗保持最佳生长状态;将STC12C5A60S2单片机作为下位机,结合DS18B20温度传感器、DHT11温湿度传感器及土壤水分传感器采集数据,运用STC12C5A60S2单片机自带AD数模转换土壤水分信息,实现秧苗生长环境可视化。后期育秧试验表明,秧苗综合质量优于大棚育秧秧苗。研究结果为后续完善秧苗生长技术提供有效数据保障。
2016年10期 v.47;No.260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贾兰;童欢欢;周继梅;赵光;辛宏斌;
为提高陶粒载体生物膜法水处理效率,增加陶粒表面微生物量,在原材料中加入强化剂电气石和多种添加剂,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从原材料配比、烧制程序等方面改良陶粒制备工艺,与普通陶粒对比,通过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分析新型陶粒特性。结果表明,新型陶粒具有较大吸附能力,在组成上较传统陶粒更倾向于非晶体,有较好生物亲和性和较大孔径结构,适宜微生物固定和生长。新型陶粒-SBBR反应器对有机物、氨氮和总磷处理效率分别为92.60%、91.77%和91.86%,出水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新型陶粒是一种性能良好微生物载体,应用前景广阔。
2016年10期 v.47;No.260 7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谢秋菊;罗文博;李妍;王莉薇;闫丽;
猪舍内氨气浓度对猪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建立准确氨气浓度预测模型尤为必要。目前已有针对猪舍内氨气浓度预测研究,但氨气浓度受猪舍内多种环境因素影响,缺少准确预测模型。为此本研究从实测猪舍内环境数据(包括氨气浓度、温度、湿度、活动量、通风)中随机选取1 537组数据,使用L-M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线性神经网络和Elman神经网络预测猪舍内氨气浓度。结果表明,基于L-M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建立5-9-9-1四层结构预测模型经290步后达目标误差,预测值和真实值最大绝对误差仅为0.1720,与Elman神经网络和线性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相比可提高猪舍氨气浓度预测准确性和及时性,为猪舍环境预警提供支持。
2016年10期 v.47;No.260 8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3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李继红;李文慧;王凯;
以松嫩平原典型区域(主要是黑龙江省大庆市)为研究对象,以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将2000、2007和2014年三期TM/OLI遥感数据分类,得到遥感解译图像。分别以转换矩阵和LUCC模型归纳分析土地利用类型转化趋势。差异分析得出,土壤重度、中度、轻度盐渍化与农业用地间土地覆盖类型转换频繁;动态计算各种土地利用类型,2000~2007年农耕不合理导致土壤盐渍化面积增加,2007~2014年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相对稳定。研究将遥感手段应用到土壤盐渍化监测中,为大庆市及整个松嫩平原盐渍化发展趋势判断、盐渍化治理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016年10期 v.47;No.260 9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