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研究报告

  • 根外喷施硫酸镁对水稻淀粉品质的影响

    金正勋;曲悦;何沈雨;朱琳;杨玲;王思宇;王珊;王剑;张忠臣;

    选用寒地穗重型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穗数型高产品种龙稻11号与优质品种龙稻18号为试验材料,盆栽条件下通过灌浆成熟期喷施硫酸镁和齐穗期增施氮肥处理及对照处理,系统比较根外喷施硫酸镁对水稻淀粉品质性状、叶片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转录表达量及根系活力变化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成熟期喷施硫酸镁显著降低稻米蛋白质含量,提高稻米蒸煮食味品质,而齐穗期增施氮肥处理使稻米蛋白质含量提高而降低蒸煮食味品质,硫酸镁处理通过降低稻米蛋白质含量提高稻米黏性和食味品质;灌浆成熟期喷施硫酸镁或齐穗期增施氮肥均显著提高灌浆成熟期叶片全氮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以及灌浆各时期叶片Rubisco亚基基因转录表达量,增强水稻根系活力,促进根系氮素吸收,调控灌浆不同时期叶片和籽粒GS活性,但喷施硫酸镁效果显著优于增施氮肥;叶片全氮含量与GS活性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含量、伤流液含氮化合物总量及Rubisco各亚基基因mRNA表达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减氮同时在灌浆成熟期根外喷施硫酸镁是提高水稻产量和蒸煮食味品质的有效途径,研究为阐明根外喷施硫酸镁对水稻淀粉品质形成的影响和提高优质绿色水稻栽培技术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2019年09期 v.50;No.295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6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温度和光周期对大猿叶虫不同地理种群杂交子一代滞育诱导研究

    于洪春;孙苓芙;席贤举;裴海英;庄宝龙;薛芳森;

    文章研究光周期和温度对大猿叶虫3个不同地理种群及其杂交F_1代滞育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哈尔滨种群无明显温度和光周期反应,滞育率91.8%~100%;山东泰安种群和江西龙南种群光周期反应明显,给定温度和光周期下其滞育率分别为10.7%~100%和1.1%~100%。温度和光周期对大猿叶虫哈尔滨种群与泰安、龙南种群杂交F_1代诱导反应与亲本哈尔滨种群显著不同,具有明显温度和光周期反应,与亲本泰安种群和龙南种群温度和光周期反应相似,短光照抑制滞育,长光照诱导滞育,温度与光周期可协同诱导滞育发生,低温和长日照诱导大猿叶虫滞育,而高温和短日照则不利于滞育发生。两地理种群雌雄虫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杂交F1代滞育率差异均不显著,但均显著低于亲本哈尔滨种群,大多数温度和光周期下滞育率显著高于亲本泰安和龙南种群。研究结果预示大猿叶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现象复杂,对光周期和温度反应存在种内变异,滞育发生受雌雄基因共同作用。

    2019年09期 v.50;No.295 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9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添加物对木耳液体菌种老化的影响

    许修宏;盛思远;朱海峰;李德天;

    以黑木耳品种‘黑威15’为试验材料,研究营养物质对木耳液体菌种生长及老化的影响,筛选抗老化及易老化培养基,研究其抗氧化酶活性、底物降解酶活性、抗氧化物质及膜质过氧化程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磷酸二氢钾及VB1可延缓菌丝老化,且促进菌丝生长。添加硫酸镁对菌丝老化有缓解作用,但抑制菌丝生长。添加过量氮源可促进菌丝生长且加速菌丝老化。②与对照及易老化培养基相比,抗老化培养基中菌丝总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表明活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相关酶活性的提高对延缓菌丝老化具有重要作用。③SOD活性随菌龄增加而逐渐减小,与菌龄呈显著负相关。在抗老化培养基中,丙二醛含量随菌龄增加而降低,两者间呈显著负相关。在对照及易老化培养基中,MDA含量随菌龄增加呈上升趋势,两者间呈显著正相关。研究对分析木耳菌丝老化机制及解决液体菌种老化问题具有理论价值。

    2019年09期 v.50;No.295 1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猪胚胎体外培养体系优化对胚胎干细胞建系的影响

    余卓然;张雪;高放;安铁洙;孔庆然;刘忠华;

    为提高体外胚胎发育质量和体外胚胎建立胚胎干细胞系效率,研究以N2B27为基础的干细胞培养体系对猪孤雌胚胎体外发育和后续建立胚胎干细胞系的影响。设立3个试验组:PZM-3组,孤雌激活的胚胎全程PZM-3培养体系中培养; N2B27组,孤雌激活的胚胎全程N2B27培养体系中培养; PZM-3-N2B27组,孤雌胚胎在PZM-3培养体系中培养至桑葚胚后更换为N2B27培养体系。结果表明,N2B27组无法获得囊胚,但PZM-3-N2B27组胚胎可正常发育至囊胚,囊胚率未显著提高,但囊胚细胞总数显著提高(P<0.05)。PZM-3-N2B27组获得孤雌囊胚用于建立猪胚胎干细胞系,显著提高原代克隆形成率(P<0.05),获得猪胚胎干细胞系呈碱性磷酸酶阳性,表达Oct4、Sox2和Nanog等多能性基因。结果表明,采用PZM-3和N2B27培养体系结合获得的猪孤雌囊胚利于猪胚胎干细胞系建立。研究为进一步优化猪胚胎体外培养体系,获得初始态胚胎干细胞系提供参考。

    2019年09期 v.50;No.295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3K]
    [下载次数:4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东北地区东方蜜蜂遗传分化和多样性分析

    郝璐楠;周姝婧;朱翔杰;徐新建;蔡宗兵;牛庆生;袁春颖;陈东海;周冰峰;

    调查我国东北地区东方蜜蜂Apis cerana,分析其遗传分化并探讨隔离机制,明确东北东方蜜蜂种群遗传特征和多样性水平,探究蜜蜂种群遗传分化和遗传多样性相关规律,建立并完善东方蜜蜂种群遗传学。利用33个形态标记和38个微卫星DNA标记,对东北7个样点共461群东方蜜蜂及北京平谷、浙江金华、四川平昌、海南儋州外群作遗传分化、遗传特征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形态标记、微卫星DNA标记分析结果均显示,分布于长白山山脉抚松、安图、敦化、本溪、宽甸东方蜜蜂聚为同一种群。长白山种群肘脉指数、翅长、第五背板绒毛带长、第四腹板长等形态指标数值较高。微卫星各位点等位基因以1、2种为主,频率达80%以上的21个。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长白山种群的观察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信息含量等数值较低。东北地区东方蜜蜂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长白山山区,形成长白山东方蜜蜂种群。该种群与北京、四川、浙江、海南东方蜜蜂发生明显遗传分化,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分化主要原因为辽宁省长白山以西平原地区,东方蜜蜂逐渐消失,基因流阻断。长白山东方蜜蜂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环境和人为因素导致种群数量减少。

    2019年09期 v.50;No.295 3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2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miR-142-3p在MCF-7细胞中靶向调节AKT pathway活性机理

    王春梅;张玥;赵峰;门晶晶;王保胜;王赛赛;崔英俊;张莉;

    为探究miR-142-3p在MCF-7细胞中作用机理,采用RNA免疫共沉淀技术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筛选及验证miR-142-3p作用靶基因;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验证靶基因及其介导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及通路活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靶基因PTEN对miR-142-3p调节关系。结果表明,miR-142-3p靶向调节AKT和PTEN表达;miR-142-3p过表达组中PI3K-AKT-mTOR通路活性显著降低;miR-142-3p抑制组中PI3K-AKT-mTOR通路活性显著上升;抑制PTEN表达显著提高miR-142-3p表达量。因此miR-142-3p靶向调节AKT和PTEN表达继而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活性,PTEN与miR-142-3p存在调节关系。

    2019年09期 v.50;No.295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OUPMODEL的松嫩平原黑土区土壤水热过程模拟

    王子龙;柳春先;姜秋香;付强;陈伟杰;印玉明;

    为探究松嫩平原黑土区不同积雪覆盖条件下冻融土壤水热耦合过程。文章基于物理过程COUPMODEL模型,运用普适似然不确定方法(GLUE)估计积雪、土壤水热运移有关参数,模拟裸地、自然积雪、压实积雪、加厚积雪状态下各层土壤温度与土壤液态含水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模型对自然、压实、加厚积雪覆盖条件下雪深模拟较理想;模型可较好模拟裸地、自然积雪、加厚积雪覆盖条件下20~140 cm土层土壤温度,其中裸地最佳,自然次之,自然略优于加厚,模型对压实积雪状态下20~100 cm土层土壤温度模拟效果仍较好,但对140 cm土层模拟效果略差;此外,模型可模拟各状态下20~60 cm土层土壤液态含水率,模拟效果优劣排序依次为自然、裸地、加厚、压实。结合GLUE方法 COUPMODEL模型可用于不同积雪覆盖条件下土壤水热变化规律研究。

    2019年09期 v.50;No.295 5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0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农牧交错带典型样区DEM分辨率对高程梯度的影响

    师动;杨勤科;朱奇峰;

    根据坡度算法基本项高程梯度p和q,选取陕西绥德和黑龙江拜泉两个样点,分析分辨率及组分对p和q影响。结果表明,p和q反映地形在x、y方向起伏程度。随平滑程度增加、采样间距增大及分辨率降低,p和q变化规律类似。随分辨率降低,图像平滑且产生信息损失,方差、值域变小,分布集中。分辨率及组分对p和q影响排序为:分辨率>平滑程度>采样间距。

    2019年09期 v.50;No.295 5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7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核极限学习机奶牛日粮能量消化预测方法

    付强;沈维政;魏晓莉;张永根;辛杭书;苏中滨;赵春江;

    为准确评价饲料营养价值和提升饲喂管理水平,精准预测奶牛日粮能量消化指标具有重要意义。传统上主要基于线性回归(LR)方法预测奶牛日粮能量消化指标,但受参数模型假设限制,预测结果精度低,甚至偏离实际。文章首次将核极限学习机(KELM)方法应用于奶牛日粮消化能(DE)和能量消化率(ED)预测,KELM作为一种典型非参数机器学习模型,无需提前对预测模型作任何假设,仅通过学习训练样本数据,便可拟合出最接近实际的函数,特别适用于奶牛日粮能量消化等复杂系统预测问题。与传统LR方法和其他非参数模型RBF-ANN、SVM及标准ELM对比验证与讨论,结果表明,基于KELM预测方法在MAE、MAPE、RMSE及RT等多数指标上优于其他方法,特别是与传统LR方法相比,KELM方法预测精度更高,可作为对奶牛日粮DE和ED预测新型参考方法,为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预测和评价动物饲粮营养价值应用研究提供借鉴。

    2019年09期 v.50;No.295 6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原茬地免耕覆秸播种机寒地秸秆腐解特性研究

    陈海涛;柴誉铎;侯守印;王星;史乃煜;王洪飞;

    基于玉米-大豆轮作模式,分析2BMFJ原茬地免耕覆秸大豆播种机北方寒地玉米秸秆覆盖还田腐解周期。在自然条件下,168 d试验周期内,应用秸秆残余应力法与多重比较法结合研究地表覆盖秸秆腐解规律,秸秆不同部位腐解规律,增施有机肥对秸秆腐解影响。结果表明,地表覆盖秸秆可自然腐解,阶段性明显,经机械剪切未被撕裂秸秆降解率56.3%,撕裂后秸秆降解率62.4%;不同部位玉米秸秆降解率差异显著(P<0.05),秸秆自顶部至底部降解率呈线性降低;增施有机肥对秸秆腐解具有促进作用(P<0.05)。研究结果揭示2BMFJ原茬地免耕覆秸播种机北方寒地玉米秸秆覆盖还田腐解特性;填补北方寒地玉米-大豆大田轮作模式下,经机械剪切后覆盖在地表不同形态秸秆腐解规律空白;为原茬地免耕覆秸精量大豆播种机械化技术在北方寒地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2019年09期 v.50;No.295 7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微波复热方便米饭温度均匀性研究

    郑先哲;朱勇;沈柳杨;王晓蕊;张友朋;刘钗;刘成海;高明;

    为改善微波复热方便米饭温度均匀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4种不同高度规格(4.0,4.5,5.5,7.0 cm)矩形盒对方便米饭在微波复热过程中温度分布及均匀性的影响。利用3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方法,以微波作用次数、微波作用时间(单次)和间歇比(微波作用时间/间歇时间)为变量,温度均匀性系数为指标,优化微波间歇复热方便米饭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矩形盒装方便米饭存在边角聚焦效应,边角处出现热点,中心区域出现冷点,米饭底层温度最高,表层次之,中层温度最低;温度均匀性随矩形盒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在高度为4.5 cm时温度均匀性较好;微波作用次数对温度均匀性影响较大,间歇比对温度均匀性影响较小;微波间歇复热方便米饭最优工艺参数为微波作用1次,单次微波作用时间180 s,间歇比13,温度均匀性提高30.77%。研究结果可为方便食品微波复热工艺及品质改善提供参考。

    2019年09期 v.50;No.295 8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3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