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研究报告

  • 大豆种子分泌物中蛋白质鉴定及其对大豆疫霉的趋化作用

    文景芝;赵钰琦;高新颖;张卓群;吴羚阁;贾梦瑱;

    研究以大豆抗、感品种接种大豆疫霉前后种子分泌物中蛋白质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对大豆疫霉游动孢子趋化性、成囊和萌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LC/MS-MS鉴定蛋白质种类。体外活性试验表明,大豆抗病品种种子分泌物中总蛋白质排斥大豆疫霉游动孢子、抑制游动孢子成囊和萌发,且接种后抑制作用更强。大豆感病品种接种前种子分泌物中总蛋白质吸引大豆疫霉游动孢子,接种后转为排斥。大豆抗、感品种接种前种子分泌物中共鉴定得到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剂、类kiwellin蛋白、Bowman-Birk型蛋白酶抑制剂、类过氧化物酶等17种已报道具有植物防御活性差异蛋白,抗病品种防御蛋白种类多于感病品种;大豆抗病品种接种后诱导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PR-4、β-1, 3-葡聚糖内切酶等9种已报道与植物防御相关差异蛋白,大豆感病品种接种后诱导表达类PR-5、类α-淀粉酶/枯草杆菌蛋白酶抑制剂等8种具有防御活性差异蛋白。除已知具有防御活性的蛋白质外,其余诱导表达的差异蛋白也可能参与防御过程,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防御土壤中病原物包括大豆疫霉的侵染。

    2020年02期 v.51;No.300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豆GmVIT1克隆及耐盐功能分析

    李永光;景雅;孙铭阳;张沿政;苌兴超;陈龙;李文滨;

    植物液泡铁离子转运蛋白可维持细胞内铁离子含量,保证细胞正常生长,在植株抵抗盐碱环境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大豆中克隆得到液泡铁离子转运蛋白同源基因GmVIT1,蛋白结构域分析结果表明,GmVIT1属于CCC1蛋白超家族,具有高度保守的结构域。研究发现GmVIT1具有跨膜结构,并利用YFP荧光蛋白确定GmVIT1蛋白定位在液泡膜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显示,GmVIT1在大豆根、茎、叶、花、荚和种子中均表达,花中mRNA丰度相对较高;胁迫后发现,GmVIT1的mRNA积累受ABA负调控,盐胁迫下基因显著上调表达。大豆毛状根试验发现,过量表达GmVIT1的毛状根耐受150 mmol·L~(-1)氯化钠;转基因拟南芥耐盐性试验表明GmVIT1可显著提高植物耐盐能力。

    2020年02期 v.51;No.300 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8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豆GmFT5a基因启动子受日长调控模式分析

    赵琳;张妍;刘颖;许崇晶;

    研究构建大豆成花素GmFT5a基因启动子与pGreenII 0800双分子萤光素酶融合植物表达载体,农杆菌注射烟草,通过烟草体内瞬时表达活性试验分析长、短日照条件对GmFT5a启动子表达活性的影响,探讨GmFT5a受日长的表达影响。结果表明,经短日照处理的GmFT5a启动子表达活性高于长日照处理。说明短日照诱导GmFT5a启动子表达,进一步说明该基因为光周期调控因子。利用PLANTCARE在线预测工具分析GmFT5a基因启动子序列可知,GmFT5a启动子序列包含BOX 4、G-box、GT1-motif、Gap-box、chs-CMA1a光响应调控元件。由此说明GmFT5a基因可能通过启动子上光响应元件调控参与调控光周期。

    2020年02期 v.51;No.300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密度和行距对玉米生长特性、产量和籽粒营养成分的影响

    董伟欣;韩立杰;张月辰;

    以当地(河北省新乐地区)生产上常用品种先玉335为供试材料,分别设置6个处理:(40 cm×80 cm)/72 000株·hm~(-2)、(40 cm×80 cm)/67 500株·hm~(-2)、(40 cm×80 cm)/63 000株·hm~(-2)、(60 cm×60 cm)/72 000株·hm~(-2)、(60 cm×60 cm)/67 500株·hm~(-2)、(60 cm×60 cm)/63 000株·hm~(-2),简称B1C1、B1C2、B1C3、B2C1、B2C2和B2C3,研究不同密度和行距对玉米生长特性、产量和籽粒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由63 000株·hm~(-2)增至72 000株·hm~(-2),植株不断增高,茎粗变细,宽窄行较等行距更明显;叶片和茎秆干物质积累随密度升高而降低,而穗重则表现为中密度时最重且宽窄行优于等行距;叶绿素含量在中密度时促进产量提高,可溶性糖在吐丝后15 d(灌浆期)迅速升高,完熟期下降,蛋白含量则差异不明显,说明吐丝后15 d(灌浆期)是能量积累的关键时期,此外,叶面积指数随密度升高而增大,而叶片夹角则呈相反趋势,两种植方式变化趋势差异不明显;两种植方式下,中密度产量提高通过增加粒重实现,且宽窄行种植方式效果更为明显,籽粒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受密度和行距影响小,而中密度时粗脂肪、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较高且宽窄行优于等行距。由以上结果可知,先玉335宽窄行、67 500株·hm~(-2)密度种植有利于构建合理群体结构,植株代谢旺盛并促进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和籽粒营养成分,可为河北省山前平原区试点地区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2020年02期 v.51;No.300 2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西瓜果皮硬度相关性状分析

    王学征;杨天天;刘争;孙蕾;朱子成;高鹏;刘识;栾非时;

    采用TA-XT Plus质构仪对5个西瓜品种成熟果实果皮作穿刺试验,并结合果皮组织石蜡切片显微观察和果皮含水量、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含量测定,通过显微观察分析、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比较不同硬度果皮间差异。显微观察发现,果皮硬度较大品种外果皮细胞长宽比大、排列紧密,存在石细胞群,中果皮较厚、细胞为明显的从小到大排列方式;内含物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西瓜果皮含水量94.60%~96.35%,果胶含量0.736%~1.108%,半纤维素含量0.075%~0.640%,纤维素含量0.547%~0.855%;相关性分析表明,果皮硬度与果皮韧性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4,果皮硬度与果皮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果皮硬度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表皮细胞长宽比、果胶含量呈正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西瓜果皮硬度与半纤维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8,西瓜果皮硬度与含水量、纤维素含量呈负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西瓜果皮硬度与生理性状关系较复杂,与果皮硬度紧密关联性状依次为果皮厚度、果皮韧性、半纤维素含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含水量、果胶含量、外果皮细胞长宽比、纤维素含量、外果皮厚度。

    2020年02期 v.51;No.300 3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1K]
    [下载次数: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多糖对大豆分离蛋白乳液及乳液凝胶性质的影响

    朱秀清;王婵;孙禹凡;钟明明;齐宝坤;

    文章通过研究不同添加量(0、0.05%、0.1%、0.2%和0.3%)两种带电荷多糖(卡拉胶、瓜尔豆胶)与5%大豆分离蛋白(SPI)复合形成乳液及乳液凝胶性质,揭示复合物结构变化与乳化体系稳定性关系及复合物形成对乳液凝胶特性的影响。采用动态激光散射及红外光谱研究SPI与可溶性卡拉胶、瓜尔豆胶复合物形成乳液流体动力学半径及蛋白二级结构变化;通过测定乳液凝胶质构表征乳液凝胶硬度、黏弹性及持水性等物化性质。结果表明,多糖添加量为0.1%时所形成乳液粒径较小,乳滴形状规则、分布均匀,表面负电荷增加,添加卡拉胶所形成乳液稳定性高于瓜尔豆胶,多糖添加提高乳液凝胶硬度、黏弹性及持水能力,当添加量为0.1%时物化性质最佳。此外,多糖种类及添加量均可改变SPI二级结构,影响SPI与多糖结合,影响所形成乳液及乳液凝胶性质。

    2020年02期 v.51;No.300 4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下载次数:2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发酵条件对氨化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谢小来;魏川子;马逢春;陈明明;王雪;孙悠然;焦培鑫;

    秸秆快速氨化技术是使用高压氨气快速处理秸秆的一种新型秸秆处理方式,试验采用快速氨化玉米秸秆(氨化时间为2 h,压强为0.3 MPa,粗蛋白质含量为13.37%)为材料,分别研究不同温度(24、28、32、36℃)、时间(24、48、72、96、120 h)、含水量(55%、60%、65%、70%、75%)、酵母菌接种量(1%、3%、5%、7%、9%)对氨化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发酵条件,结果表明,①发酵温度为32℃组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②发酵时间为48 h组CP含量显著高于24 h组、96 h组和120 h组(P<0.05),与72 h组差异不显著(P>0.05);③发酵含水量为65%组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④酵母菌接种量为7%组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⑤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48 h,含水量65%,酵母菌接种量7%时,发酵氨化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7.01%,显著高于未发酵氨化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P<0.05)。综上,以最佳发酵条件处理氨化玉米秸秆,可显著提高发酵后氨化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试验利用氨化和发酵共处理玉米秸秆以提高其粗蛋白质含量,为提高玉米秸秆营养价值提供参考。

    2020年02期 v.51;No.300 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四川丘陵旱地玉米穴灌覆膜施肥播种机设计与参数优化

    胡云;王小春;陈诚;蔡金雄;蒲甜;张黎骅;杨文钰;

    四川丘陵地区冬干春旱,玉米播种时需浇水造墒、覆膜防旱,生产中常因缺水、水资源浪费严重、工序繁多等问题,严重制约玉米生产。研究设计一款集开沟施肥、精量播种、精准穴灌、盖土覆膜于一体的穴灌覆膜施肥播种机。通过盆栽试验确定土壤水分含量为13%(±0.5%)、15%(±0.5%)和17%(±0.5%)时,最低穴灌量分别为0.20、0.16和0.14 L时玉米可获得较高出苗率并保证苗期正常生长。结合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确定水箱容积为0.4 m~3,播种机主要由水箱、肥箱、穴播排肥器、种箱、精量玉米播种盘、开沟器、智能穴喷控制器、地膜轮等核心构件组成。播种时,智能穴喷控制器接受精量玉米播种盘排种红外传感信号,通过间歇性通电和通电时间精确控制灌水位置和灌水量。大田试验表明,样机播种符合农业部制定播种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样机灌水量为每公顷4.5 m~3,常规灌溉用水为每公顷22.5 m~3。与常规灌溉不覆膜机播相比,样机水分利用率提高31.03%,产量提高30.13%。研究结果可为四川丘陵旱地播种机研制和应用提供参考。

    2020年02期 v.51;No.300 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夹护式西瓜钵苗移栽机构设计与试验

    许春林;解江涛;王宇杰;李恩全;辛亮;

    为解决西瓜钵苗茎秆纤细和大株冠造成的取秧、输送过程中秧苗脱落和取秧过程中秧苗子叶损伤问题,基于西瓜钵苗形态,设计一种夹护式西瓜钵苗自动移栽机构,探入式取钵移栽可保护秧苗茎、冠及形态,提高移栽作业合格率。文章根据西瓜种植农艺要求及西瓜钵苗外形尺寸设定优化目标,开发对应计算机优化辅助分析软件,优化一组符合西瓜钵苗夹护移栽要求结构参数,建立机构三维模型并作运动学仿真。加工机构物理样机并作台架试验,通过高速摄影对比移栽作业实际轨迹、虚拟样机轨迹和理论计算轨迹基本一致,验证夹护式钵苗移栽机构设计合理性。取苗试验表明,夹护式钵苗移栽机构较普通探入式移栽机构取苗成功率提高5%终稿栽植成功率提高7.5%,栽植优良率提高7.5%,栽植优良率提高15%。夹护式栽植机构各项性可满足旱地移栽要求,护苗机构明显提高栽植质量,减少秧苗脱落和株冠子叶损伤。

    2020年02期 v.51;No.300 6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2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遥感蒸散发在无测站资料地区洪水模拟中的应用

    邢贞相;傅爽;孙明新;纪毅;付强;李衡;

    利用遥感蒸散发资料和半分布式水文模型,解决传统集总式水文模型在大尺度流域无实测蒸散发资料和下垫面不均匀条件洪水模拟精度不高问题。以三江平原七星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根据参证站(宝清站)实测蒸发数据对七星河流域遥感蒸散发数据作同化处理,将同化后遥感蒸散发数据输入半分布式水文模型中作洪水模拟。结果表明,遥感蒸散发数据可为无地面蒸发测站地区提供有效蒸散发数据,半分布式水文模型分析七星河流域下垫面不均匀特征,可满足洪水预报要求。

    2020年02期 v.51;No.300 7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7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研究进展

  • 果园风送式喷雾机智能化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边永亮;李建平;薛春林;王鹏飞;李昕昊;

    风送式喷雾机广泛应用于果园植保作业,因其施药作业参数不能根据果树冠层结构自动调节等缺点,沉积在单位叶片面积上药液极不均匀,无法实现精准对靶、智能喷施。文章梳理国内外智能喷雾技术发展现状,仿形喷雾技术、静电喷雾技术、在线混药技术、循环喷雾技术可有效提高农药沉积率,减少农药漂移,更好的满足节水省药的作业需求。列举出部分智能化喷雾技术在风送式喷雾机上应用与试验效果,为我国果园风送式喷雾机智能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多技术集成化、农机农艺融合度、高新技术集成应用将成为果园喷风送式雾机的未来趋势。

    2020年02期 v.51;No.300 8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下载次数:1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